房室干扰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6:49:5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350页(678字)
亦称“连接区干扰”或“交界区干扰”。
发生于连接区的干扰,为常见的干扰现象之一。当连接区处于前一个激动所造成的不应期时,可对任何方向传来的激动都不发生反应或反应迟缓,这种现象称为房室干扰。
房室干扰可分为“完全性房室干扰”和“不完全性房室干扰”两类。心电图特征:(1)不完全性房室干扰:即*干扰性P-R间期延长。(2)完全性房室干扰:常有如下几种情况:①房性早搏发生过早(落入T波顶峰之前),当其抵达连接区时,适逢后者处于窦性激动的绝对不应期中,因而早搏不能下传入心室,心电图仅出现提早发生的房性P′波,其后不继以QRS波群,称为未下传或阻滞性房性早搏;②连接性及室性早搏之后的窦性P波未下传心室,即有完全性代偿间歇;③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经过连接区下传时,因频率过快及连接区组织生理不应期的影响,也常发生完全性房室干扰。例如,心房扑动的2∶1房室传导、超过180次/min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出现的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实际上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可以保护心脏免于频繁的搏动。此外,房室干扰常合并连接区的隐匿性传导。
室性早搏伴完全性房室干扰
图示窦性P波,频率为60次/min,P-R间期0.14s,为窦性心律。第4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P波,为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之后的窦性P波未下传心室(P波后未继以QRS波群),系室性早搏伴完全性房室干扰所致。
上一篇:房性P′波
下一篇: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