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代偿间歇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7:07:44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423页(974字)

当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时,虽然R-R间隔长短不一,但在室性早搏之后仍可见到一较长的代偿间歇。

因心房颤动时心室节律不齐,很难判断这种代偿间歇是否完全,故称为类代偿间歇。类代偿间歇与窦性心律并发室性早搏的代偿间歇不同点有四:(1)房颤时没有窦性P波,室上性R-R时间长短不一,无法像窦律并发室早那样判断代偿间歇是否完全。(2)类代偿间歇一般较房颤的平均R-R时间为长,但不一定长于每个室上性RR时间,特别是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有时甚至反可比室上性R-R时间为短,因而有时可造成诊断上的困难。(3)即使配对时间固定,类代偿间歇可以长短不一(与隐匿性传导有关),而窦性心律伴室性早搏的代偿间歇多是完全的。

当房颤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而有连接性心律同时并发室性早搏时,其代偿间歇多是等周期代偿间歇或不完全代偿间歇,多是较固定的,这一点有助于与房颤伴室早(无完全性房室脱节)相鉴别。(4)类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是隐匿性传导。

一方面,室早逆传入房室连接区下部而不能通过连接区的全程,在连接区产生一次新的不应期,这次隐匿性传导所形成的绝对不应期,使早搏后的若干个房颤的激动不能下传至心室。另一方面,在相对不应期附近,接踵而来的房颤激动虽下传至连接区的一定深度,但并未能完全通过连接区的全程,而再次发生新的不应期,又可使其后若干次房颤的激动不能下传至心室,结果形成较长的类代偿间歇。

细波型房颤,并发配对时间固定型单源室早呈二联律,类代偿间歇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细小f波(波幅<0.1mV),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为细波型房颤。(2)频发过早的、波形彼此一致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配对时间固定为0.48s,QRS波宽达0.16s,后有类代偿间歇,为室早呈二联律。

(3)本例的代偿间歇有如下特点:配对时间固定,但代偿间歇的长短不一,这是类代偿间歇与一般代偿间歇的不同点,是f波的下行隐匿传导和室早的逆行隐匿传导的综合结果。本例连续三次代偿间歇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也即房性下传心搏的频率加速),缩短至一定程度时室早便消失,提示这些室早可能是慢率性室早(或称继发性室早),受二联律规律的支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