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
书籍: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
更新时间:2019-03-08 00:42:42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643页(397字)
郡、国名。
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改东郡置国。治濮阳(今县西南)。
辖今河南滑县、濮阳、范县,山东郓城、鄄城等县地。
西晋末改为郡。北魏移治鄄城(今鄄城北)。隋初废。
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濮州为濮阳郡。市名。
在河南省东北部。京广铁路自汤阴有支线通此。辖市区和濮阳、南乐、范县、台前、清丰五县。春秋称帝丘,战国称濮阳,为卫国都城。
1983年设市。以在濮水之阳得名。人口339万(市辖区44万,1996年)。
为新兴石油工业城市,中原油田勘探局及开发研究院设此。
还有化学、机械、化纤、化肥、建材等工业。县名。在河南省濮阳市郊,南临黄河,邻接山东省。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秦置濮阳县。金、元入开州,1913年改开县,1914年仍改濮阳县。1983年曾撤销并入濮阳市。1987年复置县。
农产有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矿产有石油、天然气。
工业有采矿、化肥、纺织、机械等。古迹有戚城、宋真宗回銮碑、明中心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