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性消费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290页(910字)
通过让他人明白消费者的财富、权力和社会经济地位,从而获得一种比他人优越的自我感觉的消费。
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而是通过炫耀所拥有的财富获得社会或其他人的认可。
炫耀性消费概念是在托尔斯坦·凡勃仑(Thortein Veblen)于1899年所着的《有闲阶级论》中明确提出和系统论述的。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许多学者论述过这种消费行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曾在其文章中描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很富裕,并且富裕的标准不同于大众。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所消费商品的价值,只有他们可以支付得起。斯密进一步认为,这种消费行为是由社会风气决定的。J·B·萨伊(J.B.Say)和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雷(John Rae)也曾对此作过论述。然而,正是凡勃仑将炫耀性消费这一重要现象与对有闲阶级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综合地了解了这一消费现象。
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凡勃仑分析了炫耀性消费和炫耀性浪费的作用。
认为有闲阶级的此种消费方式,不只是为了个人的享受和个人的福利,同时还因为此种消费存在着“荣誉准则”,即可以作为上层阶级身份的象征和增强个人地位的有力手段。
凡勃仑认为,炫耀性消费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切阶层中,但其最重要的主体是有闲阶级。因为炫耀性消费需要消费主体能正确鉴别哪些消费品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它必须消费恰如其分的物品,并且必须懂得用恰当的方式来消费。
而审美力的养成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这一点只有有闲阶层有充分的条件。判断某种支出是否属于炫耀性消费,就要看这种支出的结果除了习惯性偏好和合乎体面的标准外,是不是还使得生活更加完美舒适。
凡勃仑对于炫耀性消费习惯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的解释,产生了所谓的“凡勃仑效应”。
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一些消费者认为这是该商品品质的下降,或者认为是其“独占性”的丧失,从而不再购买这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