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 科学与人类行为 1953(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149页(9731字)

伯尔霍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1904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小城镇中一个“温暖而安定”的家庭。斯金纳中学毕业后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语。1928年斯金纳进入哈佛大学念研究生,专攻心理学。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斯金纳一生着作丰厚,主要包括:《有机体的行为》(1938)、《沃尔登第二》(1948)、《科学与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教学的艺术》(1968)、《强化的相倚联系》(1969)、《超越自由和尊严》(1971)、《关于行为主义》(1974)以及《对行为主义和社会的反思》(1978)。

在西方学术界,斯金纳被盛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的杰出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给予斯金纳高度评价:“作为具有敏锐眼光和创造力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心理学领域发起了一场挑战我们传统行为观的运动,并在这一领域唤起了许多创新。他对强化相倚联系(contingencies of reinfonement)概念的透彻分析,对进化理论及言语行为内涵的阐释,他的行为主义哲学观点,他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他的科学工作的广泛实际应用是现代心理学家无法与之相比拟的。”(2)

1953年由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科学与人类行为》是“作为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教科书来写的”(舒尔茨语)。全书共分为6部分,第1部分:人类行为科学的可能性;第2部分:对行为的分析;第3部分:作为整体的个人;第4部分:群体中个人的行为;第5部分:控制机构;第6部分:人类行为的控制。

上述6个部分逻辑严密统一、观点承上启下、思路明确清晰,全书充分体现了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术思想。该书向传统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提出异议,反对从有机体的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肯定遗传素质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重视后天环境条件对有机体行为的塑造。有机体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函数关系、条件性行为特别是操作性条件行为以及强化等概念是分析、理解、控制人类行为的关键。该书的后半部分着重分析了作为整体的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探讨了控制机构如政府和法律、宗教、心理疗法、经济、教育、文化对人类行为的控制问题。

该书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主要通过对行为的分析,说明人类行为科学的可能性。书中认为,在人类运用科学一次又一次超越和征服自然的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与人类初衷背道而驰,且科学自身又无法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挽救人类运用科学时带来的不幸遭遇,我们不必在科学发达的领域停滞不前,我们只需要把我们对人性的理解提高到相同的高度。自然科学只有包括大量人性科学时才能取得进步,科学的结果才能广为应用。我们应该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性科学,包括心理学。

书中从科学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科学是解答任何种类知识的唯一基础。科学是一种组织、态度和倾向,科学凭此接受、描述和解释事实,并在这基础之上总结既往,预测未来。科学功能的有效性在于科学方法可以体现为一种操作活动,它从观测单个事件出发,寻求一般规则,概括普遍规律,从而构成特定功能系统。人类行为具有物理状态性质,它是一些可以说明的前提条件的产物,这些前提条件即外部环境中的相关变量。从这种角度看来,某种意义上“人是机器”。所以,人类行为因其重复性、规律性以及决定性等特点成为科学的合法对象。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符合科学从普遍决定论出发探索因果关系的一般要求。

使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人类行为直接得益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开始怀疑人和动物之间的严格区别,引发斯金纳相信人和动物在行为的基本过程方面并不存在质的区别。相反,类似于在生理学、解剖学等方面的特点,人和动物在行为学方面也应该会有惊人的相似。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使我们在分析行为时,除了认识到中性刺激物取代作用、反应形成过程等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思考强化的数量关系、定量特征、强化程序以及强化效果。关涉强化的科学思考使得在分析行为时回避生理问题等复杂机制,直接考察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解释行为,从而得出环境变量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

行为科学分析的资料来源于以下方面:(1)随意观察;(2)控制现场观察,如一些人类学的观察方法;(3)临床观察;(4)在工业、军事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中,在控制得更严格的条件下对行为进行广泛的观察;(5)人类行为的实验室研究;(6)对低于人类水平的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人们对行为科学分析通过上述第六条途径获取的资料提出的异议最多。低于人类水平的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推出的结论对分析人类行为有何帮助呢?书中认为,人类行为因其复杂性、多样性和成就性有别于其他物种的行为,但是行为的基本过程并不因此而有差异。低于人类水平的动物行为相对简单,可以在控制条件下长期重复,有利于积累实验资料。而且,它们的行为与人类行为相比较起来没有社会、伦理等干扰因素,更容易概括出行为的基本过程。所以,在行为科学发展初期低于人类水平的动物行为的研究结果能够有益地给理解人类行为提供借鉴和参照。

传统上,人们习惯从有机体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书中认为这种做法只能提供虚假解释(explanatory fictions),无助于了解行为的真实原因。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由于放弃从前固守的从主观原因出发的思维模式而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样心理学也必须放弃从个体内部寻找行为原因的思维模式才能取得重大进步。因为一方面,人的主观事件无法与科学构成合法联系,即主观事件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另一方面,人的主观事件如内部的心理原因、内部的理性原因以及生理感受状态不仅不具有解释行为原因的价值,相反它们往往掩盖行为的真正原因。

书中提出三环节因果链模型来分析行为发生过程,三环节包括:(1)从外部对有机体进行的操作;(2)内部状态;(3)行为。习惯上人们从第二环节即内部状态中寻找第三环节即行为的原因。内部状态(如,情感、思维等)是存在,但它本身并非无缘无故、无由而至。用三环节因果链模型来说明就是,作为第二环节的内部状态必须依赖于第一环节即从外部对有机体进行的操作。因而真正理解行为的原因就必须建立起第一环节与第三环节之间的函数关系,把外部环境因素看作是决定行为的根本原因。

采用三环节因果链模型分析人类行为既承认了情感、思维等主观事件的存在,同时又能合理地跳越第二环节即内部状态,直接建立起第一环节和第三环节之间的合法联系,即考察环境——行为系统。跳越第二环节除了因为它直接依赖于第一环节外,作为第二环节内部状态本身的情感、思维等主观事件不具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所要求的物理状态性质。从个体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必然流于简单,忽略了本应把行为看作一个过程或一种关系来进行分析和考察。心理学必须放弃传统解释行为的思维模式。

书中第2部分:对行为的分析。作者着重提出了一些理解行为的概念,如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分辨、强化以及惩罚等。它们构成了分析、理解、预测和控制行为的基本要素。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可归属于操作性行为概念范畴,如:读书、写字、打球、开车、划船等。“操作”这一术语所强调的事实是,行为对环境发生影响并产生结果。与应答性行为受刺激物直接控制不同,操作性行为是发出行为而不是诱发行为,它是有机体在最初无任何明显可辨识的诱发刺激物在场的情境下,主动发出并受随后产生的结果控制。也就是说,在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描述时,我们不必提及任何先于反应而出现的刺激。

大部分操作性行为与周围世界形成了重要的联系。鸽子实验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灯光信号亮了时,就对伸颈行为进行强化,关掉灯则不进行强化,最后,只有当亮灯时鸽子才会做出伸颈反应。这一实验证实了一种与条件和无条件反射大致相同的刺激——反应联结的存在:灯光一出现,立即就伴随着鸽子头部的向上运动。但是,这一关系从根本上说不同于反射中的刺激——反应联结。它具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和属性。对这一相倚联系可以描述为刺激(灯光)是反应(伸颈)伴随着强化(食物)的诱因。对鸽子的影响是,当灯亮时,反应最后更可能发生。这一现象形成的过程就叫做分辨。一旦分辨已经形成,我们就可以通过呈现或排除分辨性刺激来立刻改变反应的概率。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分辨性刺激与行为反应联结的例子。例如,在某果园里,如果只有红苹果甜的话,摘苹果吃的行为就会逐渐受到刺激的红颜色的控制。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此类相倚联系。微笑是社会交往得到赞许的暗示。蹙眉是社会交往得不到赞许的暗示。这种联系通常是很正确的,在一定程度上,交往会逐渐依赖于对方的面部表情。我们通过微笑或蹙眉来对对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就是应用了上述事实。

强化是分析行为的重要概念。行为被强化即被加强,也就是在未来类似情境下,同类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增加。受到强化的行为不是指某一特定行为,而是指一类或一组相似行为。强化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增加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正强化是指行为反应形成时,向情境附加一些东西作为正强化物,如食物、水、性行为、金钱、赞许、注意等,使得行为概率增加。负强化是指行为反应形成时,从情境中消除一些东西即负强化物或厌恶性刺激,如噪音、低温、批评、冷漠等,使得行为概率增加。

人类行为绝大多数是经过强化而形成的操作性行为。人类个体要么获取了某些东西(正强化情景时),要么避免或逃避了某些东西(负强化情景时)才形成一定的行为反应方式。强化类型的“正”、“负”含义不能按照日常普通意义去机械理解。比如,女孩子拒绝男孩子约会邀请,按一般理解,拒绝产生的效果是“负”的、消极的,但是很有可能正是因为拒绝反而增加男孩子去接近女孩子的次数。同样,不恰当地过分赞许某人,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被赞许者的反感,而使得赞许带来负面效应。所以,正、负强化物不是从事物的一般性质而是从它们具体发挥的实际效果去界定。

也可以把强化物分为初级强化物和条件强化物。初级强化物是指直接满足人类个体生存必需的东西,如食物、水、性行为等。条件强化物指与初级强化物得失密切相联系而发挥强化作用的事物,如金钱、赞许、注意、批评、冷漠、学习成绩等。拥有金钱就可以获取基本生活必需品(初级强化物),学习成绩良好可以顺利获得毕业文凭,意味着较易谋取工作职位,保障基本生活。与初级强化物得失相联系的条件强化物能够影响行为的发展。比如,来自异性成员的赞许、注意或爱因为与初级强化物(安全、性行为等)相联系而直接影响异性间交往行为。同样,父母给予孩子的赞许或批评因为与提供给孩子的初级强化物(食物、温暖等)相联系而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

正常情况下,行为和强化物之间存在可理解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有时行为和强化物之间也表现出不可理解的、偶然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形下的行为,书中称作“迷信”(superstitions)行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都大量存在这种行为现象。比如,祈雨仪式后的偶然降雨会促使人们更多次地重复祈雨仪式;偶然在一条路上拾到10美元的人,可能会愿意再次途经此路。还有一种情况,行为和强化物之间根本没有联系,也就是说,个体行为被忽视或者没有产生出强化效果。在这时,由于行为不再继续受到强化,导致行为次数逐渐减少甚至行为不再出现,这个过程叫做操作性消退。

惩罚是减少以某种方式产生行为倾向性的手段,它一般通过附加负强化物、厌恶性刺激或消除正强化物,来使行为受到抑制,减少行为出现概率。尽管惩罚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技术,但是从长远来看,惩罚与强化不同,它无论对被惩罚的有机体还是对执行惩罚的机构都有不利。令人厌恶的刺激尽管是需要的,却会引起许多情绪反应,包括躲避或报复的倾向,并且使人忧虑。惩罚虽然具有立竿见影之效果,但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它降低了团体的工作效率和满意感。文明人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逐渐用其他形式的控制取代惩罚。

书中的第3部分:作为整体的个人。作者主要分析了自我控制、思维、自然科学中的秘密事件以及自我等问题。

传统上,人们习惯把自我控制现象作为行动的自我负责的例证,强调“意志力量”、“个人责任”或“自制力”。但是诉诸外部变量而进行的分析表明:内部起源和决策力量并不重要。社会应该对大部分的自我控制行为负有责任。从根本上说,控制并非来自个体。一个人可以用许多时间来安排他自己的生活——他可以仔细选择生活环境,可以大量操纵其日常环境。这种主动性表现了高度的自我决定,但这本身也还是行为,我们只能按照个体的环境和历史中的其他因素来说明它。正是这些因素从根本上提供了控制。

自我控制实质上是有赖于产生控制行为的环境变量,因而是源自有机体之外的。在思维领域里也有相应的问题:思维总是创造性的吗?我们不能把明显出自模仿或受明确的言语刺激控制的反应视作“创造”。我们之所以在反应以前从未在同样情境中形成过的情况下达到新思想的实现,并不是运用什么个体所“拥有的”创造性元素的结果。我们思维的刺激诱导是我们个人的经历和严格符合定义的行为过程的结果。

对于人类个体,有一小部分是秘密的。比如,情绪体验上的喜、怒、哀、惧、爱、恨等。但是我们不需要因为出于私人性原因就假设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事件会具有独特的性质。一个秘密事件可能按其有限的可接近性而加以区分,但就我们所知,它不具有任何独特的结构和性质。秘密性这一问题将最终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解决。

书中第4部分:群体中个人的行为。作者通过对通常所说的社会行为进行分析,说明了有机体如何利用行为的基本原理去控制另一个有机体。伦理学意义上的群体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它的每一个成员,对行为基本过程的分析就为这些方式提供了基础。

社会行为可以认为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间互相的行为,或是他们与一般环境相适应的行为。社会行为的出现,是因为一个生物体作为另一生物体的环境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第一步就要分析社会环境及其特征。这里面包含两个问题:社会强化和社会刺激。社会强化需要其他人在场,如果不涉及另一生物体,我们就无法描述这种强化。经由他人调节而强化的行为,在许多方面与机械环境所强化的行为不同。社会强化按照强化动因的条件,时刻都可以发生变化。不同的反应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而一个反应又可能获得不同的效果,这些完全是偶然的。结果便是,社会行为较之与社会环境中类似的行为,就更加广泛丰富。社会强化的另一特征是:强化系统很少是独立于行为强化的。其他个体经常是社会刺激的重要来源。由于行为偶然性的介入,一个社会刺激,正像其他任何刺激一样,会在行为控制中变得重要起来。比如,我们群集而处,“微笑”的面部表达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是某些社会行为接受某些强化的偶然结晶。社会刺激几乎不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它控制着模仿行为。

个人控制可以用如下术语表述:A作出改变B的行为的举动正是为了获得B的行为对A所产生的结果,通俗地说,A是在有意控制B,当然这并不是说A必须确知自己行为的原因或结果。个人控制中个体控制一些相关变量以运用他自己的优势去影响对方,其种类和程度取决于个人自身的条件和控制者的技巧。强壮者诉诸身体力量,富翁借助金钱,漂亮的姑娘运用美色或有条件的性强化,懦弱者依靠谄媚,悍妇使用厌恶刺激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个人控制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如下的标准模式,个体首先操纵可利用的变量去产生和保持控制者和受控者之间的接触,如果这一举动是成功的,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的可能了。个人控制技术包括:(1)操纵刺激。通过操纵刺激进行自我控制的多数技术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其他的行为的控制。如,当我们按照更能吸引顾客的方式把商品布置在商店里时,我们是在为行为安排辨别性诱因。(2)作为控制技术的强化。如果一个人拥有财富,他可能以工资、行贿、赏金等形式将它们用以进行强化的目的。(3)厌恶刺激的使用。个人控制中的负强化是儿童讨厌的哭叫或缺乏价值的成人行为。(4)惩罚。以施以厌恶刺激为形式的惩罚较为普通,如身体伤害。(5)强调强化中的相倚联系。(6)剥夺和餍足。(7)情绪。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建立情绪性心理倾向。(8)药物的使用。个人控制中最常使用的药物是酒精。像特定的情绪性操作一样,它常被用来使个体倾向于喜好的行为。

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每个成员施以控制。当群体成员为有限的资源竞争时,就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系统,其中一个人的强化是另一个人的负强化。

书中的第5部分:控制机构。作者讨论了政府、宗教、心理治疗、经济、教育等社会力量实施的有效控制,分析了关于这些控制的某些关键问题。

也许对人类行为进行控制的最明显的机构类型是政府。书中重点论及的是政府实施控制所经过的行为过程。从狭义上讲,政府是行使惩罚权力的机构。当然,政府机构还常常采用其他的控制形式。在现代国家的有组织的政府机构中,特定的惩罚任务是由特定的群体——警察组织和军队来执行的。这些群体的权力通常是纯粹的物理力量,并受到特定设施的加强。政府的惩罚有些是消除正强化物,另一些普遍的惩罚是呈现负强化物。从广义上讲,被控制的个体如果其行为遵从机构控制规则,他即服从于机构的支配。在政府机构的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将其控制的实施过程编集成典即法律。法律是对过去的控制方法的描述又是对将来类似的方法的保证。法律是行为的规则。在这个意义上,法律说明了某些行为的后果。这些后果反过来“制约”着行为。

主要的宗教控制方法是扩大团体和政府控制。行为并不仅仅分为“好的”与“坏的”或“合法的”与“非法的”,而且也分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与“原罪的”,而因此得到强化或惩罚。在最小可能意义上限定一种宗教动因的控制来自一种业已表明的与超自然的联结,通过这种联结,动因安排或改变了某些相倚联系,这些相倚联系包括直接将来中的好运或厄运,或包括未来生活中的永久的祝福或惩罚。

心理治疗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它本身就是与这一问题有关的。它并不是一种有组织的力量,但却是一种专业的力量。心理治疗的成员观察了或多或少的标准化的实践。在许多人的生活里,心理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源。心理治疗的主要技术旨在翻转作为惩罚的结果而产生的行为的变化。然而,这种惩罚却经常地被宗教或政府力量承认和允许。因此,在心理治疗和宗教的以及政府的控制之间存在着某种对立。

一个简单的经济控制例子是,用金钱或商品强化,引诱个体去劳动。控制者使工资的支付同工作的成绩形成相倚联系。行使经济控制的权力自然地属于那些拥有必需的金钱和商品的人们。经济的力量可以由一个单独的个体组成,也可以是高度组织的,如大工业、基金会甚至政府之类的组织。

教育就是建立在将来对个体和他人有利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将受到许多不同方式的强化。教育所使用的强化物具有人工性,诸如“训练”、“练习”、“实践”等术语所示。教育强调的是行为的获得而不是行为的保持。已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所使用的强化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包括好分数、升级、毕业文凭、学位和奖章,所有这些都与赞许这一类强化物相联系。教育机构的条件强化物如果同以后遇到的自然相倚联系联结起来可能会更有效。使学生了解从教育中获得的利益,教育本身便具有了强化价值。

书中第6部分:人类行为的控制。作者讲了关于人类事务中的控制的一般问题。

个体从团体中获得了大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书中论述了团体给个体作出榜样的各种过程。当某些反应受到强化,其他的反应未受强化或受到惩罚时,个体的行为和一定的团体的标准相一致。这些结果通常是和非社会环境的结果交织在一起。团体作为一种强化的环境而发挥作用,在这种环境中,某类行为受到强化,而另一类行为受到惩罚,但团体本身却通过其他的回报利益被维持下来。随着个体达到了同行为的标准模式的一致,他自己也会支持这种模式,并对其他人的行为应用相似的分类。同时,他自己的一致的行为也对其他人的行为分之比较的标准作出了贡献。因此,一旦一种习惯、生活方式已经出现,社会系统似乎就会合理地自我维持它。

在许多文化团体里,我们观察到可以被描述为“在实践里做出改变”的实践。巨大的宗教书籍提供了许多深思熟虑的社会环境的建造的例子。在政府控制里,法律的规定常常建立了新的文化实践,一部宪法是在更广泛的规模上的相似的保证。计划一个大工业或政府力量的结构是在文化设计里的一个实验。这一切都是操纵社会环境的小部分的例子;那种被叫做“乌托邦”的思想包含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的设计。作为一种社会环境的特征,文化实践修改了团体成员的行为。结果的行为可以影响团体在同其他团体或同非社会的环境的竞争的成功。有利的文化实践倾向于成为团体的特征,它幸存下来并因此使这些实践永存下去。某些文化的实践可以说是具有遗传意义上的生存的价值,而其他的则是致死的。简言之,一种特定的文化是对行为的一种实验。它是一系列特殊的条件,许许多多的人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和生活。这些条件产生了行为的各方面的模式即文化的特征。

尽管科学为一种更有效的文化设计提供了基础,但是谁去进行这样的设计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如果我们注意对团体的长期的影响,这个问题就转变成“如果文化要生存下去谁应当控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根据生存的观点,最有效的控制可能是以文化实践的生存价值的最可信的评价为基础的。既然行为的科学是与证明文化实践的结果有关的,我们便有理由相信这样一门科学将是文化或生存的文化的一个本质的标志。因此,当前的文化,仅在这一方面的意义上是最有可能生存的,在当前的文化里,科学的方法被最有效地应用于人类行为的问题。科学终究是由人自己做出的一种在知识积累里的进步,最高贵的人类尊严是接受人类行为的事实而不管它的短暂的含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