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索 认知心理学 1979(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508页(12307字)
索尔索(Robert L.Solso),美国着名心理学家。1979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系统地描述和总结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全面完整地展示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情况。全书分3个部分对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了论述:信息的检测和加工,记忆结构和过程,以及更高级的认知。这是一本经典的认知心理学着作,被美国多所大学用作专业教科书。下面的提要即以该书中译本为依据。
第1章 导言
索尔索在导言中讨论了认知心理学许多重要的方面。他认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知识的科学,即知识是怎样获得、贮存、转化和运用的。人们常常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认知心理学,并用信息加工模型来研究认知系统。建立信息加工模型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信息加工的各阶段和人脑中信息的表征形式。为此,认知心理学的领域综合了心理学研究的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发展心理学、表象、思维和计算机科学。
知识的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课题,有关此课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50年代末以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又重新将其作为研究的主题。现在,研究者们普遍承认的一条原理是:人对于世界的表征并非必然与世界的真实本质完全等同。外来的信息受到人们已有的过去经验的影响,被抽象地甚至可能是歪曲地储存在人的记忆系统之中。因此,为了能对外部现实进行透彻地集中研究,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概念科学和认知模型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的第一编探讨了信息的检测和加工阶段,此阶段主要涉及感觉刺激的检测、模式识别和词的识别方式,以及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注意的作用。
第2章 感觉信号的检测
信号的检测是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感觉是对刺激的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20世纪50年代中期,信号检测理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心理物理学对感觉阈限概念化的方法,人们开始了解在复杂经验中,需要在模糊的和(或)难以检测的刺激的情况下作出决定时,人的阈限不仅取决于刺激的强弱,而且还受到内部心理状态的直接影响。信号检测论假定感受性是连续的,而不是“全或无”,绝对意义上的阈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的阈限是由几种因素结合所决定的一个点,其中某些因素起源于人的认知。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加以解释的高级认知,此时过去的经验赋予刺激以意义。所以,知觉过程包括了对现实的检测和解释两方面。在一次短暂呈现中能够体验到的事物的数目称为知觉广度。奈瑟将视觉印象的持续性及其作进一步加工的短暂可行性,视作一个阶段或状态,称为视象记忆,书中也将其称作前知觉视觉储存。斯珀林创造了“部分报告”技术来研究视象记忆。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视象记忆很短暂,只持续几百毫秒;它很准确,而且能累积信息;它似乎与被试的控制没有关系;它的储存容量至少有9个项目,并可能大得多。
斯珀林先后提出了4个视觉记忆的模型来描述被试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条件下的行为,模型除了简单的视象储存以外,还包括声象储存、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以及外显反应。目前,感觉储存除了视象记忆外,莫雷、达尔文等人还进行了一些声象记忆的研究,但味觉、嗅觉、触觉方面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因为人的“高级”认知系统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只有一小部分感觉线索能够被选择出来作进一步的加工,而感觉储存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机制,使我们有时间提取关键的特征,选择恰当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编码、转化和储存等。当一切都正常进行时,被加工的信息刚好不多不少地是人类正常生存所必需的。
第3章 模式识别
模式指的是感觉刺激的复杂结构,人类观察者可能将这种结构识别为某一物体。模式识别是由感官可得到的信息和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共同决定的。
有关视觉模式识别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模式识别基于对刺激的整个模式的知觉,整个图形的各个部分的意义来自整体。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加工观点认为,模式识别由模式的各个部分引起(自下而上),概括之后,就识别整个模式;或者,整个的识别导致各组成部分的识别(自上而下)。一些理论家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部分和整体的解释是同时进行的。模板匹配理论指出,当感觉刺激与内部的相应心理形式相匹配时,模式就被识别了。该理论要求大脑中贮存无数的模板,这是不合实际的。但作为一种简单的模式识别程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原型识别理论针对模板匹配理论的不足,提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是某种抽象物,它们起着原型的作用。模式识别就是要对照原型进行检查,当知觉到的模式与抽象的(或理想的)心理模式之间形成匹配时,就成为识别模式了。此理论比模板说更经济且更具灵活性。特征分析理论认为,模式知觉是信息的高级加工,在这种高级加工之前,输入的复杂刺激根据本身较简单的特征而得到最低限度的分析,当外来信息的简单特征得到初步的分析之后,再完成高水平的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模板理论和特征分析理论并不总是相互排斥,模板匹配和特征匹配都是模式识别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在不同的水平上操作。在复杂的模式被分解为它的各个成份之后,人类的大脑就借助于模板匹配识别这些成份。根据匹配程度,特征通过进一步加工实现一种合成。
第4章 字母单词和信息加工理论
字母和单词的识别部分地归因于视网膜的物理刺激作用以外的人类关于字母和单词排列顺序的丰富知识以及对于文本主题的理解。为了检查没有清晰地知觉却清晰地进行编码的信息加工问题,需要进行字母-单词识别中知觉广度的研究。研究包括5种类型:字母注视研究、通过显示器呈现字母和单词、边缘视觉中的字母-单词识别、文本有效性的研究以及眼睛追踪研究。许多研究表明,上下文、熟悉性对字母和单词的知觉有相当的影响。
目前,有关单词识别的理论有3种假设。字母编码假设认为,单词识别决定于与单词意义一起储存在记忆中的书写或视觉表征;音素编码假设认为,单词识别是通过看见单词、将视觉表征转变为音位或声音表征,并运用它从词汇记忆中进行回收而完成的;双重编码假设合并了以上两种假设的特征,认为单词识别能够由书写和音素表征来进行,而记忆回收的过程可以平行出现。将音素特征合并为单词识别中的一种因素的书写编码假设已由迈耶等人证实。
第5章 注意
注意是心理努力对感觉或心理事件的集中。人们有选择地注意某些线索,是因为加工信息的能力受到“通道容量”的限制,不能同时加工全部感觉线索。在信息加工的某个地方存在着一种瓶颈口,这种瓶颈口的一部分是因为神经的限制。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几种描述信息加工中瓶颈口位置和机能的模型。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是有关注意的一个较早的模型。该模型假设瓶颈口在知觉分析阶段或它的前一个阶段。某些不注意的信息,未被传送下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但是一些断裂单词/数字实验却发现被试根据意义对信息片断进行分组,从而对过滤器模型提出了疑问。特里斯曼针对过滤器理论的问题——敏感信息通过不注意通道的检测这个实质性问题,提出了衰减器模型。此模型保留了布罗德本特模型的大部分结构,并且提出“阈限”概念。她认为在被试的单词储存中,某些单词具有较低的激活阈限。信号通过过滤器,无关信息受到衰减,而不是完全阻断。这样,当识别阈限在单词识别系统内比较低时,即使信号比较小,信号仍然可以识别。与过滤器模型和衰减器模型不同,多依奇提出了另一种模型,并由诺曼进行了修订。此模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假设所有信号都被识别,然后被传送到一个衰减器,被试只对其中的一部分作出反应。在这个模型中,感觉输入的意义是同时派生的。只有在感觉输入进行一些加工之后,系统的容量才成为有限的。选择某些信息而忽视其他的,是根据它们的“相关”或关联。所以,关于信息受到选择的时刻存在不同的观点。争论的结果是,初期过滤器系统最低限度地加工某种信息,但将更复杂的加工留给稍后的系统,这样既可以解释布罗德本特强调的大脑节约使用的观点,同时,也解释了表明某些加工必须出现在选择之前的研究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奈瑟对“注意”这一论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以上模型均假设大脑类似于现实中的通讯系统,超出通道容量的信息在传送途中会丢失。他对这些假设提出异议,并提出了“人类能获得多少信息的极限是没有的”的大胆设想。
有关唤醒和注意之间的关系,卡内曼提出了一个既体现唤醒又体现信息加工中人的局限性的注意理论。他认为,信息加工的主要限制是资源的有限分配。他的模型的两个中心成份是“分配策略”和“对能量要求的评估”。其中,分配策略受4个因素的控制,即反映不随意注意规则的持久倾向、瞬时意向、对要求的评估和唤醒效应。
控制和注意是人类信息加工的重要结构。双过程理论假定信息要么自动加工,要么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记忆中一种要素的激活,当刺激呈现时,这种加工就开始了,并且在这一加工中激活了一系列特征。在信息的自动加工过程中,被试对编码施加某种控制,自动激活的一些特征可以指导后继的加工反应。
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记忆的结构和过程,包括记忆的结构和模型、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语义组织和记忆术等。
第6章 记忆结构和模型
记忆的二元结构最早由詹姆斯提出。后来,沃和诺曼用框图表示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之间的关系。阿特金森一希夫林赞成沃和诺曼所描述的记忆二元论的概念,但是他们假定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内存在许多分支系统。在他们的模型中,记忆有3种储存:感觉登记、短时储存和长时储存。刺激在适当的感觉范围内被登记下来,它们或者被丢失,或者被传送供进一步加工。感觉登记的一个下属成份是前知觉储存系统,它有丰富的信息而且迅速衰退。短时储存被认为是一个工作系统,信息形式不同于原来的感觉形式。短时储存有两种作用,一是作为缓冲器,另一个是充当信息加工器。短时储存中的信息在15至30秒内发生衰退,放在“复述缓冲器”中的项目可能保持更长的时间。项目保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转移到长时储存中,当然被取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长时储存中的信息被认为是相对永久性的,信息储存的位置根据信息的内容而确定。长时储存的机能是监视感觉登记中的刺激,并为来自短时储存的信息提供储存空间。从一种储存到另一种储存的信息加工主要由被试控制。阿-希模型最明显地区别于其他记忆理论的是结构和控制的分离。在后来的一本书中,希夫林和阿特金森扩大了被试可随意实施控制过程的特征。要激活哪些特殊控制因素,取决于作业和即时指令的性质。他们的模型也受到一些批评,例如有人提出他们没有解释信息是如何从短时储存中失去的,甚至指出项目丢失这个观点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虽然他们的模型有不足之处,但此模型有足够的灵活性,足以容纳新的研究成果。
记忆的二元结构虽然受到生理学研究和大量的行为证据的证明,但是由于影响长时记忆的变量以相似的方式影响短时记忆,所以一些人认为,用二分法来研究记忆不如用连续体好。因此出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加工水平”说。“加工水平”模型设想,进入的信息受到一系列的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更深刻、更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刺激的加工水平取决于刺激的性质和可用于加工的时间。记忆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记忆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人们在一个较原始的水平上分析之前,就能够在有意义的水平上予以知觉。因此,加工的水平更多地是加工的扩散。高度熟悉的、有意义的刺激,比意义较弱的刺激更多地在更深的水平上加工。加工水平模型也受到一些批评,如该模型只不过是说有意义的事件就记得更清楚,这是一个常识,而且没有客观且独立的深度指标等等。
结构理论与“加工水平”理论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异是它们各自对复述有不同的观念。前者认为,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复述,起着将它转移到持续时间更长的记忆储存中去的作用;后者将复述分为维持性复述和精密性复述,而且认为维持性复述不会导致更佳地保持。
另外,塔尔文将记忆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情节记忆是对特定经验的记忆,它接受和储存当时的短期事件或插曲,以及那些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很容易变化和失去,但是可以为识别过去遇到的事件提供重要的基础。语义记忆是单词、概念、法则以及抽象观念的记忆,它对于语言的运用是必要的。语义记忆与情节记忆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的内容,而且还在于它们对于遗忘的敏感性。情节记忆中的信息很快失去,而语义记忆则在时间的消逝中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第7章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小但意义重大,是我们最初加工来自环境信息的地方。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在7个单元左右。一个单元可以是许多事物——从对象的物理分组到单词、短语、句子。通过组块的过程,短时记忆的容量得到扩大,但是只有在长时记忆中的某些信息被激活时,组块才能出现。因此在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时,既要考虑到长时记忆的特点,又要考虑短时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中占支配地位的信息编码似乎是听觉编码,虽然最近的证据表明,短时记忆中可能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另外,霍普金斯等人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听觉和视觉信息是以不同方式编码的。而且,被试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是以情景线索为基础的。斯腾伯格利用相加因素法研究了短时记忆中信息检索的规律。他认为,认知过程实质上是序列扫描,而且这种扫描是彻底的,不会自动停止。但有一些实验对他的模型提出了疑问,如该模型很难解释序列位置和刺激呈现频率对反应时间的影响。人们假设了3个机制来说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丧失,它们是衰退、替代和干扰。衰退说认为,短时记忆的丧失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痕迹的强度在头脑中自然减弱;替代说认为遗忘是因为旧项目被新项目替代;干扰说认为,遗忘可归因于与储存的信息相似的新信息所产生的混淆。现在一般认为,以上每种原因都可能造成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丧失。
第8章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最显着的特征是它的多样性——编码、信息的提取、结构、容量以及持久性方面的多样性。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持续时间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长时记忆中的编码是声学的、视觉的和语义的多维编码。关于长时记忆最普遍的假设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某种有条理的方式组织的,新信息记录在现存的组织内部。有关极长时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极长时记忆确实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对遥远事件的识别记忆受到首次编码程度和复述分布程度的影响。
关于长时记忆遗忘的机制,衰退理论认为,如果信息不经使用或复述,就会衰退;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信息间相互干扰所致;而从信息加工产生出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回忆不出某种东西,不是因为它衰退了或是受到了阻碍,而是提供的回忆线索条件不恰当或不充分,不能匹配记忆中项目编码的性质。只有在初始学习期间出现的,或对于编码来说是独特的线索,才能在回忆时有效地起作用。因此依存线索遗忘的基础是特征编码原理。另外,线索、结构和信息回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结构间的联想矛盾:联想的反应越多,发现储存的信息和线索之间连接的概率就越大,但是搜索时间也越长。
第9章 语义组织和记忆
语义组织是指意义元素的组合和群集。组织都是为了克服固有的信息储存的有限容量,增加记忆广度,便于单词分类,提高回忆。有关语义组织的理论有群集模型、集合论模型、语义特征比较模型和网络模型等。按照群集模型,由单词表示的概念以一种组织了的形式(相同项目的群集)保留在记忆中;而集合论模型认为概念是作为集合在记忆中表征的,这些信息的集合可以包括类别的例子,也可以包括类别的属性。语义特征比较模型则假定语义类别在记忆中被表征为一组属性或特征,其中某些特征对于确定一个类别是必须的,而另外一些特征则没有那么重要。前者称为定义特征,后者称为属性特征。另外,还有网络模型,它假定储存在语义记忆中的单词是作为独立的单元存在,任何单词的意义都以与其他单词的关系而得到表示。储存在概念中的单词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对概念的特征相应的实行分级贮存,在每一级概念上,只储存该级概念独有的特征,而同一级的各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储存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安德森和鲍尔提出的人类联想记忆模型认为知识是以命题的形式表征的。记录信息的主要结构是主谓结构,更复杂的形式依据修饰短语简单形式进行重复,时间、地点和背景等可以附加在事实观念的陈述上。在林赛等人的埃莉诺模型中,语义记忆是按照结节和线的复杂网络储存的,结节代表概念或者事件,线表示有意义的联系。长时记忆中表示的有3类信息——概念、事件和情节。
第10章 记忆术和记忆
记忆术指的是方法和手段,其作用是增强记忆信息的储存和回忆。具体地说,包括位置法、标记词法、关键词法、对材料加以组织化、数字回忆的顺口溜或密码编码、名字回忆的发音方式或面孔、体态特征编码;单词回忆的首字母记忆法等。记忆术的技能基础可以概括为组织、中介和表象三方面。书中介绍了几个具有超常记忆能力的非凡记忆者的个案,如费奈格尔、阿肯特斯和苏德奥宁等。
本书的第3部分探讨了更高级的认知,包括心象、语言、思维、概念形成、问题解决以及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等。
第11章 心象
心象被定义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表征。心象研究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又一次成为认知研究的主题。信息在头脑中是如何储存和表征的?完全表象假说认为,被试可以将视觉和言语材料转化为表象,然后将表象储存在记忆中。概念命题假说假定所有信息都是以抽象的形式储存的,而双重编码假说主张有表象和言语两种编码储存系统,信息可以按照一种或者两种系统编码或储存。两种编码可能在信息加工中重叠,但其中一种编码占主要地位。一般而言,表象码似乎更适合具体信息而不适合抽象信息,而言语码更适合加工抽象信息。形象码和言语码之间的另一差别在于我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前者适合于空间加工方式,而后者适合于信息的序列加工。双重编码理论不仅得到心理学实验的支持,还得到神经学研究的证明。
为什么表象会影响记忆和学习?佩维奥认为,这是由双重记忆码引起的。也有人认为,表象在对偶联合实验中的效应是由刺激分化引起的。而鲍尔的关系组织理论认为每个刺激都有一个内隐码层次,层次中包括心象。这些内隐码由刺激激发,在对偶联合学习中,它还与反应词有联系。而表象的作用是增加联想的强度。这种设想与双重编码假设一致,但强调对象间关系的组织。谢泼德认为心象与“实际的”知觉象如果不是在结构上等同,至少在功能上是等价的,内部视觉信息是外部视觉信息的二级同型物。
虽然心象已经又一次成为研究热点,但是仍然有人认为,心象不过是由主观负现象构成的。如派里申就指出知识本质上是概念的和命题性的,而不是感觉或形象的。在索尔索看来,在加工的某种水平上,信息是以形象编码的,而在加工的另一水平上,同样的信息是以概念编码的。因此3种假说都可接受,同时也承认信息的编码可以延续到认知过程的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以独特的方式转录信息。
第12章 语言
语言不仅是传播交流的核心,而且是思维、信息表征和“更高级”认知的核心。对语言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研究中有关句法的基本原则近年来有所扩大,包括信息如何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这种扩充始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其理论中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转换规则3个术语经常被使用。他还指出,人类语言是一种产生的、生成的系统,语言分析不应建立在音素或词素水平基础上,而应建立在语义水平基础上。这样才能解释迅速产生的各种语言形式,以及这些形式何以能同样被人们理解。
乔姆斯基理论中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他断言语言的基本成份是天赋的和普遍的,人类具有加工信息和形成语言抽象结构的先天图式,并试图确认全人类语言共有的语言操作,但这主要是建立在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转换的基础上。可是,在语义和音素水平上,语言显然并非如此。沃夫针对与这些表层特征有关的因素提出了语言关联性假说。他认为语言影响我们知觉事物的方式、加工信息的方式以及在记忆中储存、提取事物的方式。此观点遭到比较语言学家的反对,他们用实验证明了语言决定论的缺陷。其实,特定语言码的发展依赖于文化的需要,一个语言集团中的成员学习哪些涉及学习该文化的价值意义,其中一些价值意义可能与生存竞争有关。语言码发展的结果能进一步决定什么信息被编码、转换和记住。
语言表层结构的下面是深层结构,布兰斯福特和弗兰克斯认为,人们有一种从表面印象中形成抽象的倾向,而这些抽象就是人们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这就使得人类的记忆不仅仅是客观刺激的复写,而是语义加工的结果。有一些研究者考察了和现实生活中语言经验更为相似的、有意义的散文的心理加工过程。巴特利特发现,被试对于故事的记忆会出现以下几种转换:省略、合理化、优势主题、信息转换、序列转换等。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图式的原因。自巴特利特提出故事是借助于图式而记忆编码的这种观念以来,当代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理论来进一步阐明故事记忆的功能特性。索恩代克用“结构”这个术语表示情节组织的句法,并创设了一个故事的语法。依据这种语法,可以改写高层次故事的成份,将其变成较为简单些的成份。他认为,故事似乎是以一种规则和结构化了的方式组成,反过来,它又反映了读者对文字材料的编码和构造的倾向性。依据故事的结构成份分析故事,可划分高等级和低等级的要素,处于高等级的要素比处于低等级的要素重要。
以上有关抽象表征的讨论是以视觉材料和言语加工为基础的。其实其它类型的材料亦如此。在音乐中简单的音符可以构成主题、乐句、乐章,而乐章又可以被简化为以乐句为结构的音乐。像语言一样,音乐也存在语法结构,可以进行音乐句法转换。同理,动作行为也可以依据内部表征的一些计划或抽象的形式进行编码,或者依据类似句法抽象的运动程序进行编码。运动行为是前程序化认知结构的结果。
第13章 认知发展
随着个体从弱小的婴儿成长为成熟的成人,思维活动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关于思维的发展规律,我们将考察两种不相同的观点——皮亚杰的观点和信息加工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在智力成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有两条主要原则:适应和组织。而且他认为知识就是行动。随着发展,动作图式变得愈加内化,它们以快如闪电的思维序列出现在头脑中。他假定人类智力大概通过4个主要阶段发展起来: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每一阶段内的变化一般是量的、直线式的变化,而不同阶段的变化则倾向于质的变化,并且4个阶段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演化顺序。信息加工的观点则注重描述各种不同过程,如注意、模式识别、感觉登记、工作记忆等在儿童身上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而不考虑这些过程是如何发展的。通过各项研究发现,儿童与成人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儿童注意易缺失且控制注意的能力弱,掌握的策略少且不知道该如何运用策略。随着年龄的变大和训练的增多,他们会逐渐自发地使用一些策略。皮亚杰的观点与信息加工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皮亚杰的理论是认知一元论的观点,他假定所有的认知发展都能够由单一的统一的原则集合来加以解释,试图用少数一般原理来解释极其多样化的智力过程。相反,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多元论的观点,心理被看成是形形色色的个别过程的集合,这些过程不一定遵循相同的规则,也不仅仅受一组发展原理的支配。皮亚杰的理论的显着优点是试图明确描述发展赖以出现的机制,但他的方法论上却存在缺陷;信息加工理论有着可靠的实验基础,但是不能找出变化的机制。
第14章 思维、概念形成、问题解决
思维是通过判断、抽象、推理、想象、问题解决这些心理属性综合相互作用而进行信息转换,形成一种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通过三段论逻辑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思维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来评价思维过程的正确性。三段论推理的实验显示了3类重要的自变量:论证的形式、论证的内容和被试的个体差异。伍德沃思等认为,三段论推理中没有根据正规的逻辑演绎而出现的错误是由于论证形式产生的“气氛”效应,并预言最常被接受的结论是论证形式的函数。但是,塞雷索等认为,被试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并非大多来自气氛效应,而是由于被试错误理解了前提的意义。最近,约翰逊-莱尔等人进一步证明,三段论法的格式结论有强烈的影响。另外,内容变量也影响对论据正确性的判断,因为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影响认知。贾尼斯等检验过,如果结论与判断态度相一致,就有接受无效三段论的倾向。三段论推理中的第三个变量是个体差异的影响。有些实验者指出,教育程度低或年老的被试对推理问题解决得不好,特别是当推理内容充满情感的时候;“聪明”的被试能注意论证的形式而不是其内容。
概念形成指辨别一类事物或观念的共同特征。有关概念形成的理论有:联想理论、假设检验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联想理论假定,当把一个刺激和将其识别为一个概念的反应“正确地”加以配对时给予强化,不正确匹配时则不予以强化。给予的强化使有关特征的属性和反应类别之间产生联想。假设检验理论认为,人们借助于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来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布鲁纳等人认为,概念获得的最初一步,是选择一个和探询的对象相符的假设和策略,然后运用扫描策略或聚焦策略,通过假设检验最终形成概念。鲍尔等扩展了这个模型,其主要特点是,被试在形成概念时,一次只注意一个刺激特点,只要信息被估计为相关的则保留,否则就抛弃,然后转向另一类刺激的抽样。他认为刺激呈现时,不是所有的线索都有相同的力量,有些更具吸引力。他还指出记忆的作用,不过仅限于记住先前的尝试。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概念的形成。亨特将一个类别的肯定例与否定例均分别储存于计算机内,计算机通过发展分类树的复杂性来学习概念。但此程序的成功依赖于完美的记忆,这与人类的实际情况有出入。威廉斯发展的概念学习模型更为现实。她假定有两个记忆储存:一个短时缓冲器,用于新近出现的刺激;一个长时记忆,用以保持和评价作为不相关而被拒绝的刺激属性。两种储存中的信息相互作用,运用早先的对不相关属性的判定来检验当前的假设。
问题解决是向着一个特殊问题解决的思维,包括反应的形成和选择可能的反应。有关问题解决的早期研究主要是“试误说”和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近来对这个领域的新兴趣可部分地归因于人工智能和记忆各领域的发展。最着名的问题解决的人工智能模型是由纽厄尔、西蒙和肖设计的通用问题解决者(GPS)。此模型具有很大的容量、搜索策略、以及模仿人类问题解决过程的一些概念。GPS最基本的概念是,问题是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通过“手段一目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赖特曼及其同事发展了一个称为“Argus”的思维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成份是一个执行中心和一个语义要素网络,它与GPS的不同在于它假设许多认知过程同时进行,且信息容易衰退。格里诺的问题解决模型是以一个标准的记忆系统为基础的。该模型中的问题解决包括两个主要阶段:表示问题的认知网络的构成,然后在问题网络和所需网络之间建构一个联合关系的集合。艾森施塔特等提出了与此类似的内部表征模型。问题解决作业中的内部表征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解决问题部分依赖于记忆中储存的主观表征,并且内部表征的构成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第15章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有一种共生的关系,相互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人工智能是机器从事需要有智力参与的工作的能力。大多数此方面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描述能被计算机模拟的人类认知过程。亨特将人类信息加工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类比,提出记忆分配模型。该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人脑有几个记忆区域,其目的是调节来自环境的信息流,以便使信息能依据过去经验进行编码。从环境来的信息,一次多个感觉道地通过一系列缓冲记忆而进入短时记忆。到达短时记忆的信息被解释为有意义的语义码而贮存在中间记忆中。从原始信息的编码到更高水平的信息再编码是受长时记忆控制的。
计算机的能力包括感知、模式识别、复杂图形辨认、被动储存、主动记忆、语言加工、问题解决等。机器人是体现了以上若干种能力,能够以人类的方式完成人类任务和行为的装置。一些空间机器人的最初原型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生产的汽车机器人。该装置有电视摄像机、范围寻找器以及一个触觉传感器。所有信息经各种各样的程序分析,安排机器人的行为程序,使它能操纵环境。后来,该机器人的记忆和控制系统被大大扩展,使其具备了一些新的智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