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登道夫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军事学名著提要》第226页(8191字)
鲁登道夫(Ludendorff,1865~1937)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865年出生在一个德国骑兵军官家庭,成年后进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1894年从军事学院毕业后,到德军总参谋部任职。1908~1914年先后任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德国步兵第85旅旅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历任德国西线第2集团军司令部军需长、东线第7集团军参谋长、东线德军参谋长等职,指挥了坦能堡和马祖里湖会战。1916年8月,他升任德国最高统帅部第一总军需长(相当于副总参谋长),负责作战,成为德国国防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和战争的实际指挥者。他负责实施了《兴登堡计划》和《辅助勤务法》,对全德国的民众和经济进行了总动员。德国在战争中失败后,鲁登道夫被解职。后来他作为1920年卡普暴动的组织者之一被逮捕,获释后埋头着述,撰写了《我对1914~1918年战争的回忆》等多部着作。其中,作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理论的反思和总结的《总体战》,堪称他的代表作。
《总体战》全书共7章。
第1章 总体战的本质
作者认为,战争理论大师克劳塞维茨根据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拿破仑时代的战争经验写成的《战争论》一书是过去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在克劳塞维茨那个时代,国家元首不顾人民的意愿而发动所谓“内阁战争”,也就是政府以其军队进行的战争,已经不复存在了。当时所谓人民参预战事,一般只是缴纳税款,或是由于军队的行军、宿营和作战而直接受到伤害。法国革命把完全有别于过去的一种力量,即人民力量置于战场之上,但当时的战争还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如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抽象的”或“纯粹的”形态。只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才表现出完全另一种特征。不仅各参战国的军队在相互厮杀,竭力毁灭对方,而且人民也在为战争效力。于是战争矛头也指向了人民,也使人民遭受深重灾难。在这场战争中,哪些属于陆海军范围,哪些属于人民范围,已难以区分。军队和人民已融为一体。人民战争真正体现出它的字面含义。世界强国正以这种汇集起来的力量相互对垒。在宽大战场和海域与敌军作战的同时,也需对敌国人民的精神和肉体施以攻击,以达到瓦解其精神、瘫痪其生命的目的。
总体战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政治的变化,而且还由于人口不断增长而实行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以及使用杀伤力日益增强的武器装备。战争的多种多样性时代已成为过去,而总体战却随着技术手段的改善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由于飞机性能的改善和数量的增加,不但可以投掷各种炸弹,而且可向居民散布传单和其他宣传品;由于无线电设备性能的改善和数量的增加,可向敌方进行宣传;世界大战中敌军作战区域纵深的正面已扩展到数百公里宽,致使这些地区的居民全部被卷入战争,从广义上说今天的战场已扩展至作战国的全部领域,不仅军队,并且人民都程度不同地直接遭受战争行动的苦痛,并且受着粮食禁运和宣传等活动的间接影响。因此说,总体战不仅是针对军队的,也是直接针对人民的。这是无情的和确凿的现实,而且必将使用各种作战手段为这一现实服务。当然,只有当整个民族的生存真正受到威胁,全民决心投入战争时,总体战才能付诸实施,这一特性是由总体战本质所决定的。
总体战的本质需要民族的总体力量,因为总体战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的。在不容更改的既成事实的影响下,战争本质已发生变化。按照规律,政治的任务范围必将因之扩展,政治本身也必将发生变化,它必将像总体战那样,具备总体的特征。为发挥一个民族在总体战中的最大力量,政治必须提出维护民族生存的理论,而且要对人民为其生存在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包括精神领域——的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战争对一个民族的生存是最大的负担。因此,总体政治必须在平时就为战时民族自下而上的斗争做好充分准备,加强这种斗争的基础,使其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不会在战争的严峻时刻发生动摇、出现裂痕或被敌人摧毁。
第2章 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
军队扎根于人民,是人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民的力量表现在其体力的、经济的和精神的力量上,并决定了军队在总体战中的力量强弱。精神力量在维护民族自下而上的斗争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军民团结如一,休戚与共。维护民族生存的斗争并非始于今天,也不会终于明日,而是旷日持久,绵长无期。今天,没有一个国家不对军队的武器、训练和装备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只有团结精神能最终决定这场争取民族生存的战争的结局。单单依靠这种精神团结,人民便可以不断向艰苦搏斗的军队输送新的精神力量,就能甘为军队工作,甚至在战争艰辛和敌人攻击下,也能始终保持克敌制胜和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平时期,由于民族尚能维持精神团结,军队在国家中占据一种特殊地位并非难事。但随着动员的实施,数以百万计的休假人员返回军队,这种特殊地位便会随之消失。接着,人民和军队的精神状态也会日趋低落;战争延续时间越长,这种情况越趋严重,如果前线不能以胜利消息给军队和人民以直接的精神鼓舞,那么军队和人民的精神力量最终会丧失殆尽。
总体战领导的最为紧迫的任务是,要求总体政治领导推动民族团结——而这本来就是总体政治所应负的民族义务。不言而喻,国家即总体政治和总体战领导必须采取一些特别措施,比如严格的新闻检查、对泄漏军事机密者进行严惩、封锁与中立国家的边境交通、禁止集会、逮捕“不满者”的首要分子——至少如此,以及对铁路交通和广播进行必要监督,等等。
今天在总体战中,“人民”这个词汇及这个实体,已被推到第一线来了。同时,民族精神在平时尤其是危难时刻对于维护民族生存的意义已为大家所认识。固然,在总体战中保卫国家与维护民族生存密不可分,但在总体战中作战的毕竟不是国家,而是“人民”。人民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将其全部力量奉献给前线或后方。要想让人民这样做,那只有使“战争是为了维护民族生存”这句话变成确凿无疑的事实,而不能只是口头禅。在总体战中,人民是中心,总体战的领导必须考虑人民这一因素。总体政治应为总体战领导提供人民的力量,并为维护生存而服务。只有尊重种族的和精神的法规,才能将民族、作战和政治凝聚为一个强大的统一体,成为维护民族生存的基础。
第3章 经济与总体战
总体战政治和总体战领导平时就应当认识到,在经济领域军队和人民也构成一个强大的统一体。他们必须对下列重大问题进行认真审查:依靠国内力量能为全民的生活需求——包括军队尤其是作战——提供什么保障?必须从国外进口哪些原料?战争爆发后进口能否维持?国家出海口是否仍能畅通无阻?是否会因海战或敌国封锁而被封闭?
与人民和军队的经济供给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国家的金融状况,以及国家为战争动员和作战将要采取的财政措施。这是一个总体政治能为总体战服务的巨大领域。这一任务对一场短期战争来说似乎不难解决。未来的欧洲战争很可能是一场短期战争,各作战国都肯定从尽速结束战争着眼,因为短期战争不需要付出过大的经济和财政力量,也不会危及民族的团结。但将来的战争很可能是长期的战争,而金钱对这样一场战争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奥国将军蒙特库利所说的那样,打仗首先需要钱,第二还是钱,第三仍然是钱。对于得到国内支持的战争,只要不破坏健康的财政管理基本原则,其政府都千方百计筹措到资金。但在向国外购买人民和作战必需的物品时,国内的支付办法就行不通了,必须以外汇和黄金购买,结果势必对国内币值产生影响。因此,一个国家应始终为总体战创造一个坚实的财政基础而努力。
战时一个国家能够提供的补给品、饲料和原料越多,对人民、军队以及总体战领导来说就越是一大幸事,总体政治也就越容易实施。然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出现这种有利的局面。因此,各大国都力争在和平时期就在至少战时能够自给的领域内自给,进而从国外进口原料,大量储备,使人民的供给和军队的装备至少有一定的保障,但这种准备工作因各国所处的地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如是不是与中立国家毗邻、是否临海等)。如果一个国家的供给在遭到破坏以后也能基本维持,那么它与一个战时只能通过中立国和海洋少量进口的国家相比,对国外物资供给的需求就要少得多。
第4章 军队的兵力及其内涵
要想进行总体战,就必须在战争开始之际,将由全民力量组成的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和编制合理的军队提供给军事当局,而不应留待开战后在各方面进行补救。胜利属于兵力强大者,这是一条传统的作战经验。虽然弱军也曾有过胜绩,但世界大战最终向人们揭示,还是数量居优势的人取得了胜利。在战争中,数量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数量的意义必须有深刻而坚定的认识,不允许有丝毫含糊。
良好的军事训练包括体魄和意志的锻炼,加之精良的装备,可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并给其以安全感和优势感,当然维护民族生存的战斗意志是一切的前提。尽管所有的国家都比过去更加注重军事训练和优质装备,但总体战领导仍可进行优于敌人的训练,以求略胜敌人一筹。战场上,力争以强大的火力消灭敌人,同时保护自己,这就要求部队不断增加新式装备。军队的实力是由人和技术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然而人总是处在第一位的。人是由没有生命的装备运往前线的,但装备总是由人来操纵的,并由人来赋予它以消灭敌人的力量。总体战及其没有生命的技术辅助器材,向士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不仅取决于训练的深化,而且尤需通过增强精神力量来加强军纪。严格的训练要使士兵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急时刻,即在与其保全自我的斗争中更“机械”一些,这是战争对他们的作战能力提出的无情要求。惟有如此,他们才能将生命置之度外,奋勇杀敌。军纪应按总体战的要求,在军队尤其是后备军中加以精心维护。在战时,军纪比平时更重要。在维护民族生存的斗争中,依据特殊法规对那些违反军纪者给以迅速、严厉、无情的制裁是十分必要的。
军队数量、训练和装备是一支军队的外表,只有精神的和道德的内涵才能赋予军队以力量,使其坚持旷日持久的总体战。
第5章 军队的编成及其使用
军队是个庞大的组织。军队的各部分并不都直接参加作战,但须合力击溃敌人的抵抗,决战时刻尤其如此。决战能够决定战争胜负,会战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作战行动。会战必须投入战斗部队。假如敌人不具备与我相同的火器,不能从远距离发射毁灭性炮弹,那么己方部队在火力战斗中的运用本非难事。因此,不但要消灭敌人,而且要保存自己。
在现代的战争中,武器的作用在不断提高,火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要取得火力优势,必须发挥全部火器的作用。但无论武器的作用如何巨大,人还是决定战斗胜负的主要因素,这不仅在陆上是如此,就是在条件特殊的空中、海上和水下也依然如此。空、海军在进攻中,也是依靠各种武器的火力,不断接近敌人,在最近距离上将敌人制服。
总体战要求进行决战。无论是小规模还是大规模决战,都要运用巧妙的战术和战略,使敌人犯错误,我则利用之。在形形色色的作战样式中,工事和依托阵地的防御肩负着重大使命。它使己方在其他地段实施的决战易于取胜。但防御者只有从防御转入进攻,才能夺得决战的胜利。进攻始终是决定性的作战样式。优秀的指挥官总是在关键的地点发动进攻,因为在多面作战中以及绵亘的战线上,不可能处处都实施进攻,敌人会设法阻止。领导的艺术在于,在陆上、空中或海上,利用己方兵力兵器的优势,构成主要突击方向,对薄弱部位的敌人实施进攻,一举将敌击溃。其中突然性具有巨大意义。当敌对双方都以强大的火力作战时,则应尽量利用对方的弱点,因此要在自己的后方梯次配置部队,在战线后方保留预备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危险。
总体战的本质,决定了陆、空、海军的作战行动都是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空军除夺取制空权及与陆、海军密切协同外,还应攻击敌人运送道路、铁路,以及其他与作战行动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设施和在这些设施中劳动的工人,还有居民区。海军通过封锁以及运用巡洋舰、辅助巡洋舰和潜艇进行巡洋舰贸易战,切断敌国人民和军队的物资供给。还有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需要提及,即“人民战争”。它是于1870~1871年以法国游击队作战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游击队由若干爱国者集合而成,没有军事指挥,着便服,无标志,因此也不受国际法的保护。在比利时,我们也曾见过类似的组织,叫国民近卫军。如果人民战争是在占领军背后,由一支经军事训练、佩带枪支并有军事指挥的队伍进行的,那么这种人民战争就是符合国际法和惯例的人民战争。民族的痛苦需要这样的人民战争。但只有当人民具有牢固的精神团结和强烈的争取民族生存的愿望时,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成为可能。
第6章 总体战的实施
以为战争必须由宣战开始,是一种错误观点。总体政治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发表什么宣战书或漏洞百出的人民宣言,而是使人民深信,战争是为民族生存进行的。这样,人民才会不遗余力效忠于战争。
一国作出作战决定后,便开始在军队、经济、人员方面做战争准备。这种准备即动员,需按审慎周密、准确细致的计划和规划实施,如召回休假人员;征集马匹;使常备军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改编平时编制为战时编制,向要塞发出警报,进行后备人员的征召和训练。在今天,准备工作还要涉及财政、经济领域,乃至人民的生活和供给,还要为维护民族的精神团结制定方针政策。
在作出进行战争的决定后数小时,庞大的空军部队、骑兵师、摩托化部队、陆军各兵种、海军轻型舰只以及用于贸易战的船只,均应做好全部战斗准备;从第二天开始的二至五日内,剩余的陆、空军部队和海军舰队,一切平时编组的和补充常备军的队伍、预备役部队、卫国军、后备队、攻城部队、兵站也均应做好战斗准备。战争准备的最重要一项内容是战略展开的准备。在下达战略展开指令的同时,需对外交态势做全面估价,对敌情和敌人可能采取的一切措施进行细心周密的考察,要明了战场的地理条件,对己方军队也要了如指掌。一旦下定以军队主力寻求首次决战的决心,就必须在决定性方向上集中兵力,以备进攻,而在其他战场上则有多种选择。
部队一经部署完毕,即可投入作战,不可有丝毫迟疑。作战行动的重点是集中空军力量夺取制空权,袭击敌人开进中的部队及其飞机场,在随后的48小时内,海军要全部出动准备实施决战,或执行指令为其规定的任务。陆军的机动可能迟一些开始。庞大的陆军部队不可能飞到边界,必须通过精心安排的铁路运输,由内地向边界和作战地域实施大规模机动。
兵力机动和防御措施完成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会战和战斗。总体战的实施过程,往往是一次行动接一次行动,一场会战接一场会战。为重新聚集力量,中间也许有或长或短的间隙,运动战也变为阵地战,将战线延伸数百公里,使敌人既无法攻克,又无法包围,直至战争结束。但战争的结束往往不是靠战胜敌国军队,而是靠敌国民族的分裂。
随着战争的延续,人民的不安情绪会随之增长,人民的精神将受到巨大考验。若想避免受其影响,就需要有坚强的民族团结精神。在这种濒死的痛苦中,惟有民族精神的强烈觉醒以及对人民的正确引导,才能维持民族的团结。要在总体战中依据敌国人民的情绪发挥宣传的作用。对于敌国人民当今的思潮,他们的希望和心愿,以及对政论和战争的态度,都要进行潜心周密的研究,这是宣传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当民族团结开始出现裂痕的时候,由于战争的灾祸及它给人们精神和肉体造成的创伤,宣传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7章 统帅
所谓统帅,系指以其头脑、意志和心灵为维护民族生存而领导总体战的人。他应立于最高位置,其决断和意志必须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权威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指挥战争,去下达相应的指令。在这方面,任何人的建议都不具有权威性,不应以任何方式削减他的职权。
总体战对统帅的要求可谓无边无际,对其功绩和能力的要求已超过对过去历代统帅的要求:
统帅不应分散精力,只应处理重大事务。至于哪些事务对他来说意义深远,完全取决于统帅自己的认识和定夺。统帅必须有下属,这些人能够跟上统帅的思路,能够依照统帅指令的精神,严格按有关程序和法规处理下列事务:指挥军队和维持军队战斗力(同时也要注意以往的战争经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族团结;监视中立国。统帅需要一个国防参谋部参谋长,他一方面代统帅草拟和颁发命令,另一方面独立处理上述各项事务,是统帅的左膀右臂。国防参谋部的组成必须合理,应集中陆战、空战、海战、宣传、军事技术、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魁首奇才,以及熟悉人民生活的专家。
统帅是独断独行之人。他是寂寞孤独的。在他手下虽然都是出类拔萃、精明聪慧之士,但无人能窥测其精神世界。
统帅和战场上的指挥官,还有士兵,都在品格上有极高的要求。品格往往比知识更重要。军队不需要追名逐利和阿谀奉承之人,它需要品格坚强之人!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越要求品格坚定和可靠。只有具备这种品格,才能赢得下级信赖,才有能力担此重任。
知人善任、识人长短、熟知人的心灵和洞察人的动机都是统帅应具备的能力,此外还要有沉着稳健和自我克制的品质。在他身上必须具有必胜的意志,并以此激励军队和人民去英勇奋斗。
平时,统帅应当确信在种族的基础上能够达到民族团结,要教育人民,使其懂得一个民族的团结是执政者、国家官员乃至人民进行总体战的共同财富。他要负责对财政和经济进行审查,看它是否符合总体战的要求;负责统帅全军,处理军队平时训练和装备事宜;为政治规定作战中政治所应遵循的大政方针;在陆战中,应在寻求决战的地点亲自指挥,对那些不宜直接下达作战指令的地方,可仅提出他的基本思想,留待有关下级指挥官去实施,但他必须密切监视行动的实施;要关注兵站、后方部队空军、海军和后备部队,并注意检查他们的军纪和精神状态;要仔细阅读关于敌军和敌国人民精神状态的报告,并积极动用各种手段摧毁敌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总体战》一书的思想核心是“动员全民力量”参战。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孙子兵法》就对此有过精辟论述。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法国军民抗击欧洲封建王国军队的武装干涉时,总体战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但第一个集中论述“总体战”理论的人却是鲁登道夫。他不仅注意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已波及参战国的全部国土和全体军民,使得参战国被迫进行总体战,还发现武器装备的发展使战争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增强,同时也为实施总体战提供了良好技术手段。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策源国的主要军事行动的策划者和指挥者,鲁登道夫仇视社会主义,仇视犹太民族,因而书中夹杂着一些狂热的种族主义语言和错误看法。这是读者在阅读该书时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