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军事学名著提要》第392页(11939字)
战略问题历来都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战略的制定以及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军事斗争的成败、国防建设的方向、国家的安全乃至发展前途,意义极为重大。美国防务问题研究专家约翰·柯林斯(John M.Collins)于1973年出版的《大战略》一书是大战略理论研究的代表之作,该书全名为《大战略:原则与实践》,系统地论述了战略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的实质、分类、战争武警、作战原则、威胁判断、战略威慑等,并对美国国内对战略问题的主要看法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着重分析。该书还阐述了当时冷战条件下美国的各派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并对对外政策以及与军事战略相关的地理、经济、科学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大战略》一书自面世以来,深受战略家的推崇,一直是各国政治家、军事家以及研究分析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大战略》共分6大部分29章以及前言和代序,共27万余字。第一部分题为“大战略的结构”,内容包括“目的与手段、对威胁的估计问题、战略的实质、作战原则”;第二部分是“战略环境”,包括“全面战争的性质、有限战争的性质、革命战争的性质、冷战的性质”;第三部分是“当代美国各派军事思想”,包括“对美国安全的外来威胁、美国大战略的概貌、威慑的概念、战略报复的概念、战略防御的概念、灵活反应——美国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关于集体安全的概念、美国对欧洲的战略、美国对东亚和西太平洋的战略、美国对中东的战略和反暴乱的战略思想”;第四部分论述了“特殊考虑事项”,包括“地理的影响、武装部队的特点、军备控制的影响、经济与财政方面的制约和科学、技术与战略、民族特性及其态度”;第五部分是“通往战略优势的道路”,包括“成功的战略家的特征、培养创造性的思想、怎么办”;第六部分是“越南战争:对大战略的一个实例研究”。
柯林斯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以完善的战略建立卓有成效的国防,提出一个关于战略原则应考虑的问题和技术等方面的简明纲要,概述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希望为制定战略提供适当的方法。该书在承认存在威胁的前提下,探讨了大战略的各个方面以及大战略与国家安全利益、目标、政策以及国家力量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评述了各种基本战略思想和战略原则。此外,柯林斯还集中论述了他当时所处的冷战条件下的战略环境,以及由这种环境引起的各种战略问题,并概述了美国对于不同的国际形势以及对外来威胁判断的不同,制定出的不同战略思想。柯林斯还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在制定战略时各种需要特殊考虑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关于战略本身的问题
战略的实质
战略的定义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柯林斯认为,战略包括抽象和具体两个方面,前者是抽象的理论,后者则是具体的制定战略计划。战略一词的含义并非单纯地指军事方面,其应用范围很广,因而就出现了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大战略等说法。柯林斯在书中着重论述了各种“国家安全战略”,认为“这些战略汇集起来便构成了大战略”。他对“大战略”的定义是,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国家力量的一门艺术和科学,以便通过威胁、武力、间接压力、外交、诡计以及其他可以想到的手段,对敌方实施所需要的各种程度和各种样式的控制,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和目标。大战略与军事战略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相同,军事战略力求通过武力来取得胜利,而大战略如果运用成功,则会减少使用暴力的必要性。大战略支配着军事战略,而军事战略只是大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问题上,柯林斯无疑受到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的影响,在他看来,大战略的含义与利德尔·哈特在战略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而孙子在几千年前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包含了这一思想。
战略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以将战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连续战略”和“积累战略”。连续战略指的是为达到最终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密切相关的连续步骤;而积累战略则是由许多单独的、偶然的、最终产生决定性效果的行动所组成的。连续战略与积累战略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虽然在工作实践中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但最终却是相互配合的。
(二)“直接战略”和“间接战略”。直接战略就是以武力为主要因素的战略;而间接战略则是以心理战和计谋等不是以武力为主要因素的战略。二者虽然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目标——挫伤或摧毁敌人的意志。
(三)“威慑战略”和“实战战略”。威慑战略的目的就是防止战争或者是限制战争的规模;而实战战略的目的是一旦战争爆发就投入战争。
(四)“打击军事力量战略”和“打击社会财富战略”。这两种战略主要是应用于全面核战争。打击社会财富的目的是对敌人的民众造成无法承受的威胁,建立起“恐怖均势”,从而避免打一场核战争。但有人但心,这种威慑也许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主张打击敌人的军事力量,旨在解除敌方的武装,通过先发制人来掌握主动权。实际上,同前几种战略分类一样,打击军事力量战略和打击社会财富战略也是不可分割的。单纯的打击军事力量战略或是单纯的打击社会财富战略在实践中都难以奏效,应该结合使用才有望达到目的。不过迄今为止,这种核战争战略只是战略家的设想,并未应用于战争实践之中。
尽管战略家都有着哲学上的信念,但是,在实践中,制定战略无不受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和技术等一系列限制因素的束缚,每种战略都必须根据特定的需要进行修改。
作战的原则
战略家和战术家在实践中都必须遵循作战原则,如果作战原则运用得当,就能作为依据,帮助战略家在制订和鉴定战略理论和战略计划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判断。但作战原则并非一成不变,必须根据具体的条件来运用适当的作战原则。
柯林斯从12个方面对作战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一)目的。战略目的最主要的是政治目的加上军事目的。必须有明确的和可以达到的目的,并随时准备在发生偏差时调整目的。
(二)主动权。进攻行动是赢得并保持主动权和行动自由以实现既定目的的最有效的手段。大战略既重视斗力也重视斗智,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发动攻势,努力掌握主动。
(三)灵活性。战略目的、政策计划和程序不可避免地会有变化,因此必须根据轻重缓急来灵活地加以解决。
(四)集中。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可以有助于达到有决定性意义的目的,这是顺利进行国家安全事务所必不可少的。正确的集中还能够使处于劣势的一方获胜。
(五)节约。由于现有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在决定性地点集中使用力量,就必须在其他方面节约使用力量。
(六)机动。在瞬息万变的斗争中,必须具备将战略重点迅速从一种方式转到另一种方式的能力。机动性不仅限于军事方面,还同样可适用于政治、经济和心理方面。
(七)突然性。突然的行动与秘密的、快速的、欺骗性的、创造性的和大胆的行动相结合,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可以为用极小代价换取极大的胜利创造条件。虽然达成突然性不一定会带来胜利,但它却大大增加了胜利的可能性。
(八)扩张战果。扩张战果可以增强优势,除了利用军事上的有利条件以外,它同样可以利用政治、经济或心理上的优势以及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九)安全。安全措施可以保存力量,减少己方弱点,从而可增加行动的自由。
(十)简明。简明的思想和明确的命令可以减少误解和混乱。
(十一)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可以保证良好的协作。
(十二)士气。战争是对意志的考验,既考验武装部队意志,也考验人民的意志,心理上的攻势可为武力铺平道路,精神力量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几种战争形式
对于战略家来说,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就必须明确战略环境,清楚地认识战争性质。《大战略》一书从全面战争、有限战争、革命战争和冷战几个方面对战争进行了论述。
(一)全面战争
柯林斯所说的全面战争主要是指在当时的冷战环境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由于广泛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它可能危及整个地球的安全。而可能诱发全面战争的潜在原因主要有六种:
一是蓄意发动战争。如果一位领导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将无法避免遭到进攻而灭亡,或者是一个国家认为自己掌握着极为先进的技术,先发制人的好处大大超过可能冒的风险时,就可能蓄意发动一场全面战争。但是,由于蓄意发动一场全面战争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包括生存以及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柯林斯认为,只要可能受害的国家保持一种可靠的威慑态势,蓄意发动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二是由意外事件触发。特别是在核时代,由于机械故障或是人为过失可能导致全面战争的爆发。而核武器扩散到一些轻率的或不负责任的国家,则更有可能发生意外的全面战争。
三是对情况估计错误。这种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美苏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采取的“战争边缘政策”就非常容易造成由于估计错误而引发的大战。
四是对对方的行动发生误会。误会能引起由于假警报而使一个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美苏就曾出现由于预警系统故障而发出的遭到核导弹袭击的警报,险些酿成全面核战争。
五是第三者的催化作用。由第三国或是集团蓄意挑起冲突。在集体安全体系和国际关系格局中,常会诱使一个国家去离间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坐收渔人之利。
六是无理性的行动。不排除有人特别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采取无理性行动。不符合逻辑的分析会得到不正常的结果,进而引发在常人看来没有理性的行动。要预料这种反常的行动是很困难的,二战时希特勒领导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可以归入这一类。
柯林斯认为,全面战争的战略是根据全面战争的目标来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目标主要有:消除不可容忍的威胁,恢复力量均势,获得领土,取得物质财富或者是传播一种意识形态。而打一场全面战争需要国家拥有足够的力量,必须能够在核战争中生存下来。除了物质力量以外,还必须有政治上和心理上的足够承受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概念的演变,全面战争的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虽然爆发全面核大战的可能性已经减小,但情况却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有限战争
一般来说,有限战争是在全面战争与冷战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常规战争。《大战略》一书将有限战争的范围限制在由一个或几个大国或代理人国家,自愿地采取各种方式和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来防止战争突然加剧到难以控制的武装冲突。在这种战争中,战争的范围可以在政治目标、军事目的、武器的选择、目标的选择、参战部队的种类以及地域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实施有限战争是一场冒风险、比决心和较量局部力量的斗争。经常会出现战争的逐步升级,直到其中的一方拒绝继续升级,而另一方就能够通过继续增加压力而取胜。但是,战争的逐步升级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随着战争烈度的增加,作战地区的扩大,战争也会变得更加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为了避免全面战争而对战争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但有时却增加了发生全面战争的危险性。
(三)革命战争
革命战争在各种各样的冲突中占有独立的、突出的地位。现代的革命战争一般都是由共产党鼓动和领导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和格瓦拉等就是革命战争的发明者、倡导者、鼓吹者和主要的实践者。相较于正规战争,革命战争最重要的特点是,它首先是一种政治的和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军事行动。所以,它可以像全面核战争一样确定无疑地和同样有效地危害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因此,对付革命战争在战略上面临的挑战相当重大。
(四)冷战
冷战是国际紧张局势的一种活跃状态。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除了持续的武装冲突之外,几乎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心理的、准军事的以及军事的措施都被协调一致地使用起来。大多数冷战权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是间接方法的集中体现。在我们所经历过的时代,冷战这种特殊的形态只在美苏两大敌对阵营之间出现过。冷战的基本目标有两项:
一是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削弱敌人。其中包括切断敌人从国外得到的原料供应,破坏敌人工业产品的国外市场;缩小或消除敌人的海外资产;阻止敌人的资本输出;离间敌人的朋友和盟国;从经济上削弱敌人。
二是力图在敌国内部制造问题,使其分崩离析。通过增加国家债务、使货币贬值、妨碍工业生产、引起高额税收、动摇对国家机构的信任、阻碍革新、制造内部冲突等手段使敌人阵营出现混乱、漠不关心和恐惧情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敌对双方可以通过蚕食、特洛伊木马(也就是常说的“从内部破坏”)、马拉松式的讨论、政策突变、施行骗术、神灵的光环和魔鬼的犄角(把自己打扮成圣人,将对方描绘成罪人)、饵钩、楔子、玩弄文字游戏等方法来影响对手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不过,对于实现冷战目标来说,两种极为奏效的工具就是心理战和经济战。心理战就是有计划地利用宣传工具,必要时辅以其他手段,来影响有关各方的舆论、态度和行为,以达成既定的目标。而经济战则是依靠经济制裁、外援、操纵货币等手段损害敌人,维护或扩大本国及盟国经济,破坏或削弱对方经济能力和潜力。经济战同政治战一样,可以产生强大的心理影响,进而实现许多重要的国家安全目标。
对威胁的评估和判断
要制定国家战略,就必须考虑国家的安全利益、目标和政策,从而就必须评估和判断国家面临的内外威胁。对国家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威胁就是军事威胁。柯林斯认为,由于军事威胁是直接的、公开的,所以比较容易对付。而其他一些间接形式的威胁则比较难以察觉,较难对付。
对威胁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敌人的能力、企图以及敌人的弱点。了解敌人的战略能力和战略企图,捉摸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对于制订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战略家必须明了敌人的弱点,特别是突出的弱点,只有明确了敌人的弱点,才能在必要时打击敌人的要害。但是,对威胁的判断很难做到完全正确,必须依靠合理的分析和高效率的情报工作。这一点尤为重要。首先要尽可能弥补掌握情报的空白,扩大对公开、秘密情报的搜集范围,获取情报后还必须对情报的适用性、准确性、有效性及其来源的可靠性进行鉴定。最后运用分析、假设和演绎推理等综合手段对情报资料进行判读,从中了解敌方实力、企图等情况。但是,在情报工作过程中,除了要面对假情报和众多毫无价值的情报以外,还会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情报判断失误。对此,柯林斯认为,“最好的情报判断者也会出差错。因此,战略家必须制订出万一判断错误仍然可行的方案”。
二、美国的战略问题
美国的大战略
美国一向自我标榜为理想、美好的乐土,《大战略》也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明确地反映了这一点。书中宣称,美国的国家利益主要是“建设更完美的合众国,树立正义,奠定国内治安,筹设公共国防,增进全民之福利,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压倒一切的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永远是使我国在维护独立、领土完整、基本制度和荣誉,同时又在维持高度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军事活力的条件下保持生存”。书中还宣称,美国的国家安全目标主要是“阻止他国对美国或对我们认为与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的地区发动武装进攻;如威慑失灵则有效地对付侵犯者;援助选定的盟国防止或粉碎暴乱;保证自由世界国家在国际水域、空域和外层空间畅通无阻的通行权利”。
《大战略》引用亨利·基辛格的看法,将美国自建国起到1968年期间的大战略分为三种:
一是西半球防御。其应用期从1783年到19世纪末,持续了约115年。该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卷入纠缠不清的联盟,为美国赢得发展壮大的时间。有人将这一战略称为“孤立主义”。
二是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其应用期约从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持续约50年。在该战略指导下,美国直接参与世界事务。
三是遏制共产主义。该战略形成于杜鲁门执政时期,对整个冷战期间的美国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至今仍然对美国的政策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70年代美国的战略思想
随着美国战略环境的变化,在对“可信赖的威慑”、“集体安全”和“灵活反应”等老口号做了新的解释的同时,美国大战略的新结构包括了实力、伙伴关系、谈判和现实威慑等。70年代的美国战略强调需要具备以下7个突出的特征:
(一)主张建立一支充足的战略力量。
(二)建立一支强大的常规力量,并说服自由世界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提高其防御能力以支持这支力量。
(三)在和平时期保持能够执行一般任务的部队,以便同时在欧洲或亚洲对付共产党的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来自中国以外的威胁和应付其他地区的意外事件。
(四)保持一支规模较小的美国现役部队。重点放在加强战备和提高作战效能(包括现代化)方面。
(五)再次强调保持和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
(六)扩大国际安全援助,以适应自由世界其他国家的防备需要,并发挥它们的作用。
(七)采用一种解决美国兵员的新办法:力争取消征兵制,建立一支全部由志愿兵组成的现役部队,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依靠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
以此为基础,形成许多具体的战略,包括威慑战略、报复战略、积极和消极的战略防御、灵活反应战略以及美国关于集体安全的概念等。柯林斯还就美国对欧洲、东亚和西太平洋、中东和反暴乱的战略进行了分析论述。
美国的威慑理论
威慑来源已久,但直到美国、苏联等国拥有了强大的核武库,世界面临全面核战争威胁之后,威慑才成为现代国家大战略的一个突出的组成部分,鉴于爆发战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设法从心理上遏制敌人,使对方确信不能轻举妄动。威慑是一门艺术,战略家必须充分理解整个威慑的过程,确定威慑的对象(对谁进行威慑)、威慑的原因(为什么要进行威慑)、威慑的目的(威慑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威慑的时机(抓住适当的形势和条件)以及威慑的具体措施(采取何种行动进行威慑)。柯林斯指出,实施威慑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但总是以赤裸裸的威胁为基础,而且这种威胁必须具有可信性,而不是虚张声势。
在威慑战略特别是依靠核武器进行威慑的思想上,美国的战略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威慑是永恒的,而另一派则认为威慑是不稳定的。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构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即“最低限度威慑”理论和“最大限度威慑”理论。
最低限度威慑论者认为,全面核战争最终会给有关各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只拥有少量热核武器对准敌人的重点目标就足以保证局势会永远稳定。而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最低限度威慑理论是完全不现实的,要依靠最大限度威慑才能使威慑奏效。最大限度威慑论者认为,核武器本身并不能保证局势稳定,必须要有进行实战的能力。因此要拥有数量上和技术上的压倒优势,以确保能够解除敌人的武装,减少本国遭受的损伤,能在紧急情况下取得主动权,还能保持以后的行动自由。
事实上,这两种理论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很多人努力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折衷方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新的威慑战略纷纷出台,其中主要有以下4种:
(一)有限威慑战略。它具有反击和打击城市目标的特征,但同时又力求拥有更令人信服的打击能力。因此,它比最低限度威慑理论更为可行,适用于多种意外事件。
(二)主要有限威慑战略。它在有限威慑战略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应能力,扩充了随时可供调遣的报复部队。一旦威慑失灵,其威慑力量也可以成为对付敌人的可靠的第一次打击能力。
(三)以打击军事力量作保证战略。这种战略与前面提到的几种战略相比,显着地提高了灵活性。它加强了积极的限制损伤措施,提供了进行有节制的报复和更可靠的逐步升级威胁的机会,从而加强了威慑作用,并具备了真正进行实战的能力。
(四)可靠的第一次打击战略。这种威慑的思想依据是:几乎肯定能够同时摧毁或者压制敌人的全部或大部分报复力量。它在形式上已经接近最高限度的威慑,但是低于最大限度威慑。不过在核大国之间,由于核武器的质量和数量均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很难保证通过第一次打击就能够消灭敌人的报复力量,取得绝对优势。因此,这种战略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影响战略问题的特殊因素
地理环境
柯林斯在书中提出了在制定战略时需要特殊考虑的各种因素,并对自然环境特别是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战略大师们善于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以趋利避害,既承认受其制约,又尽量使大自然为自己服务。地理问题必定涉及空间关系,柯林斯将空间关系分为距离、直接接触、边界、分散状况等4个方面,这些方面与核心地区是否易于被敌人所接近,以及是否容易遭受敌人打击都有着密切关系。他提出从10个方面来判断地理环境对战争的计划和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柯林斯将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和经济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包括空间关系、主要的陆地形态、气候、天然植被4个方面,经济与人文地理则包括资源、工业、人口数量和分布、重要部门的分布、交通网和通信网6个方面。上述因素构成了加强国家力量的地理成分,它影响到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和其他各种形态的力量如何使用的问题。必须将上述因素结合全球的、区域的以及当地的情况来加以分析,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其战略意义。地理环境除了在季节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和偶然性变化以外,在国家的利益、目标、政策、局势或当代技术方面的变化也会引起一系列新的地理环境变化。所有这些都是战略家必须慎重且细致考虑的问题。
在全球战略观点上,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看法各不相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海洋学派、大陆学派和航天学派。
海洋学派将注意力集中在水域上,以马汉为代表的海权论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马汉在《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积极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大力推行海洋战略,并积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促进海上力量的发展。
大陆学派的观点则与海洋学派相对立,强调大陆在战略上的重要性。麦金德在《历史上的地理枢纽》一书中将东欧称为“心脏地区”,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之岛”。麦金德提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区;谁统治了心脏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之岛;谁统治了世界之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航天学派的观点又与前两派的观点针锋相对。德塞维尔斯基所着的《空军:生存的关键》一书贬低海上战斗和地面战斗的重要性,认为“美国的命运显然是在天空”。
上述观点无疑都存在其不足之处,有失偏颇。柯林斯指出,要取得现代大国的地位,就需要在海、陆、空三个领域都有积极活动的能力。
武装力量的情况
制订战略计划时,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武装部队的情况。必须详细了解武装部队的组成、编制和平衡(指各军兵种的平衡发展);武装部队的地位与任务;其兵员实力、训练状况、武器装备、后勤系统、协同、指挥与控制。任何国家要想充分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都必须使其各军兵种的编制与平衡适应特定的需要。同时还要视其各自独特的地位与任务来确定其合理的结构。武装部队必须注意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的合理化。在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武装部队的指挥、控制与通信联络,必须努力将各种军事力量融合在一起,达到最大程度的协同统一。鉴于不同的指挥控制系统特点,各国应该结合自身的需要建立适当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而武装部队的战斗力则是上述各种因素的总和。
四、战略家的培养:通才比专才更为可取
柯林斯在书中分析了部分成功的革新者的特点,介绍了发现、动员、鼓励和指导军内外有才干的人的方法。他认为,战略家不一定要受到正规的教育,但是必须具备卓越的才智。在此基础上,还应具有智力的主动性,必须“既有好奇心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而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也是柯林斯所推崇的必要素质。战略家还应该能言善辩。提出新思想的战略思想家只有具备很好的口头或者是文字表达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一个好的战略家,应该眼界开阔。在战略领域,通才比专才更为可取。战略理论家“需要有尽可能广泛的基础知识。如果需要某些特殊领域里非常专门的知识,可以从各专门学科的专家的研究成果中吸取”。此外,制定战略必须有预见性。
最后,柯林斯还利用书中提供的分析方法,以越战为例,对美越双方使用的战略进行了评价研究。
《大战略》是在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严重对立的时代背景下出炉的一部战略着作,书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冷战的痕迹。深深植根于冷战思维中的核打击、核报复思想在该书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柯林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于冷战、革命战争等一些战略问题的看法也存在偏差。《大战略》一书中虽然有一些观点和认识可以商榷,但是该书对国家战略、大战略和军事战略等基本概念做了澄清,在理论上对大战略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为大战略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是一部相当有价值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