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先秦两汉诗精华

同声歌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秦两汉精华》第760页(1859字)

【原文】: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1)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2)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尝。(3)

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4)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5)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6)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7)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8)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9)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10)

【译文】:

邂逅相逢成其婚配,有幸能作你的妻室。感情和美两情交合,心中惶恐如手探汤。我要竭力自勉自励,操持家务克尽妇职。殷勤主持馈食祭祀,冬烝秋尝皆按礼仪。我愿成为蒲苇软席,在下为你遮盖匡床。我愿成为锦锻被帐,在上替你阻挡风霜。洒扫门户清洁枕席,狄香燎烧一片芬芳。闭紧双门加上关锁,点燃华灯分外明亮。解衣递巾侍进粉黛,按照图式铺设枕帐。娇冶素女是我的老师,仪态万方优游俯仰。众人稀见的房中之术,都是天老黄帝传授的秘方。新婚之夜快乐无比,今生今世怎能遗忘?

【集评】:

唐·吴兢:“妇人自言幸得充闺房,愿供勉妇职,不离君子;思为筦簟,在下以蔽匡床;思为衾帱,在上以卫霜露;缱绻枕席,没齿不忘焉。盖以喻当时士君子事君之心焉。”(《乐府古题要解》卷下)

明·徐祯卿:“张衡《同声》,亦今《关雎》。”(《谈艺录》)

明·钟惺:“此《国风》专一之思,莫作昵情看。”“平子此诗,情语至境,昭明不取,取其《四愁》,何也?”“前段谦畏极矣,至此不觉自矜自怜,亦自负才色者之常。所谓畏慎骄痴,不是两念,益信矣。”(《古诗归》卷四)

明·谭元春:“情语不在艳而在真,尤不在快乐无方而在小心翼翼。昔人谓谨身以媚君子,谨身即媚也。读《同声歌》,愈悟其微。”“在下在上,温存得妙,辛勤得妙。”(《古诗归》卷四)

明·张溥:“《同声》丽而不淫,《四愁》远慕正则。”(《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河间集题辞》)

明·陆时雍:“格力稍衰,更敷布有余,情款不足,隐隐开建安之间。”(《古诗镜》卷三)

清·王夫之:“《诗谱》云寄兴高远,遣辞自妙。《西溪丛话》谓陶渊明《闲情赋》出自此诗,则可以订昭明之陋。”(《古诗评选》卷四)

清·朱乾:“张平子初为侍中,后卒外补,此疑追叙其事;而其愿出入禁闺之思,故托为妇人之言如此。或曰:以闺房燕昵之情比拟事君,得毋近亵乎?曰:世衰则淫昵起于房闱,世盛则观型兆于厘降。《易》言:‘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君臣、夫妇,其义一也。”(《乐府正义》)

清·沈用济、费锡璜:“写私亵事极温丽,男女欢态皆如画出。古人笔力必写到真处,方足与《秘辛》、《飞燕外传》并工。今人作无题诗不能直写真处,而但以豆蔻、丁香、帘钉、烛扣等字对待称工,堪发一噱。”(《汉诗说》)

清·叶矫然:“平子《同声歌》‘解衣御巾粉,列图陈枕张……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等语,荡精摇思极矣,然却写得如许古雅。此汉人乐府身分处,非齐梁艳手可望。”(《性堂诗话初集》)

清·乔亿:“张衡《同声歌》,繁钦《定情篇》,托为男女之辞,不废君臣之义,犹古诗之遗风焉。”(《剑溪说诗》卷下)

【总案】:

《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歌之取义在此。以夫妇情事比拟君臣好合,乃古人常用之寄托法,然本篇已推向极致。篇中拟借新妇口吻,向其夫陈说己之忠贞不二,克尽妇职,辛勤勉劳,奉礼助祭,上卫下蔽,体贴入微,侍御巾栉,竭力尽心,意在博取欢悦,以求同心。其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之种种情态,正是为臣者“伴君如伴”、“恐栗若探汤”心态之反映。尽管其将房闺燕昵之情写得如许温丽古雅、乐而不淫,而为人们所赞赏,但若以此道事君,不亦悲乎!陶渊明《闲情赋》,虽摹拟之,然其有欣慕悲诉、殷切至诚、清丽旷远之情,而无战战兢兢、惶恐畏惧、曲意取媚之心。无论气度格调,皆远胜本篇多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