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秦两汉诗精华》第166页(2410字)
【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1)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2)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4)
坎坎伐辐兮,(5)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6)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7)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8)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9)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10)彼君子兮,不素飧兮!(11)
【译文】:
坎坎——坎坎——伐檀哟!伐檀,哎嘿哟——哎嘿哟——抬到河岸。清清的河水,激起千万条波澜。那些不种庄稼的人,为什么粮食堆成了山?那些不狩猎的人,为什么高宅大院前却挂着猪獾?你们是君子啊,你们不可白吃饭。 坎坎——坎坎——伐檀哟!伐檀,哎嘿哟——哎嘿哟——抬到河边。清清的河水,激起万千条波澜。那些不种庄稼的人,为什么得到那么多的庄稼?那些不狩猎的人,为什么庭前挂满着野兽?你们是君子啊,你们不可白吃饭。 坎坎——坎坎——砍下木材制车轮,哎嘿哟——哎嘿哟——抬到水边去。清清的河水,荡起了千万条波纹。春时不播种,秋时不收割,为什么家中的粮食一囤囤?寒冷的严冬呀!你们不去打猎,为什么高宅大院前却挂着排排鹌鹑?你们这些正人君子呀,你们不是白吃饭的人。 (王洪译)
【集评】:
《毛诗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途。”(《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五)
唐·孔颖达:“在位贪鄙者,经三章皆次四句是也。君子不得进仕者,首章三句是也。经序倒者,序见由在位贪鄙令君子不得仕,如其次以述之。经先言君子不仕,乃责在位之贪鄙,故章卒二句皆言君子不素飧,以责小人之贪,是始终相结也。此言在位则刺臣,明是君贪而臣效之,虽责臣,亦所以刺君也。”(《毛诗正义》卷五)
宋·朱熹:“诗人言有人于此,用力伐檀,将以为车而行陆也。今乃置之河干,则河水清涟而无所用,虽欲自食其力而不可得矣。然其志则自以为不耕则不可以得乐,不猎则不可以得兽,是以甘心穷饿而不悔也。诗人述其事而叹之,以为是真能不空食者。后世若徐稚之流,非其力不食,其历志盖如此。”(《诗集传》卷五)
清·姚际恒:“此诗美君子之不素餐。‘不稼’四句只是借小人以形君子,亦借君子以骂小人,乃反衬‘不素餐’之义耳。末二句始露其旨,若以为‘刺贪’,失之矣。”(《诗经通论》卷六)
清·方玉润:“伤君子不见用于时,而又耻受无功禄也。”“此必魏廷贪婪充位比比皆是,间有一二贤人君子,清操自矢者,众共排之,俾居闲散无为之地。彼君子者,又耻无功受禄,将有志而他适,则国事愈不可问。故诗人伤之,作此以刺时。”(《诗经原始》卷六)
近·闻一多:“(《伐檀》)刺不劳而获者也。”(《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今·余冠英:“这诗反映被剥削者对剥削者的不满。每章一、二句写劳动者伐木。第四句以下写伐木者对于不劳而食的君子的冷嘲热骂。”(《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今·陈子展:“《伐檀》,伐木者之歌。此亦《韩说》‘劳者歌其事’之一例。伐木者诗人刺贪、刺剥削阶级之君子。非自称君子,更非美彼君子不素餐也。……其意在美从事稼穑狩猎、自食其力之劳动人民为不素餐者,而刺彼不稼不穑、不狩不猎、尸位素餐之君子。诗每章末二句,点明‘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此画龙点睛之笔,此讽刺之冷语,此正言实反之微词也。”(《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这是一首揭露和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的诗。像《国风》中大部分民歌一样,诗人以平凡的劳动场景起兴:河畔水边,檀树林里,一群群奴隶在紧张地伐木,繁重的工作使他们想起不稼不穑,却能坐享其成的奴隶主,想起自己历尽辛苦,却仍然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贫寒生活,愤怒和不平涌上心头,只有以歌代骂,一吐为快。值得称道的是,这种情绪的表达不是凭借一般的陈述句和感叹语,而是组合一系列反诘排句来层层强化,这使全诗感情充沛、格调高昂,具有一种飞扬奔腾的气势。末尾“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两句,画龙点睛,昭明题意,字面看来,平和不露声色,但配合前文一读,则讽刺与嘲弄力透纸背,激越与委婉妙合无垠,既使诗情显出波澜,也营造出雄浑的意境,在针砭时事方面,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除了抒情的刚柔并济,曲折蕴藉,诗人还巧妙地运用重吟迭唱的方式,增强感情的深度,宣泄心中的无比愤懑,坎坎伐檀的艰苦辛劳,不稼不穑却稻谷满仓的巨大反差,“君子不素餐”的讽刺唱叹,这些同情同景的一再点染,反复咏唱,将感情的潮水一浪推过一浪,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愤激的情绪,铿锵的音调,与洋溢全诗的讽刺意味融汇贯通,共同构成《伐檀》奔放刚健而又辛辣灼烈的艺术风格,是《诗经》中虎虎有生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