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虢令赵荐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诗评译》第94页(1849字)
【原文】: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
今君舍我去,从此故人稀。
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语非。
佳人西方子,佩服贝与玑。
宛兮若处女,未始识户扉。
何必识户扉,潜玉有光辉。
【原文作者】:苏轼
【译】:
可叹我久别家乡,
见到您,就如同
回到家乡。
现在您要舍我而去,
从此以后,恐怕故人
要更难相遇。
唉!其实我也不是可惜
故人难遇,
是恐怕话不投机
知音难觅。
在遥远的西方
有位绝妙佳丽,
她佩饰着美丽的
珠贝玉玑。
窈窕修长,像是处女
还不太懂得人情世故。
唉!又何必
要人情练达,
潜玉呀!
也自有光辉。
【评】:
《送虢令赵荐》这首不太着名的诗,充分体现了苏轼的章法艺术。
首句作一般性的肯定式叙述,说自己离乡日久,见到同乡赵荐就如同回到了故乡: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
但是,故人就要离我而去,恐怕以后很难见到。下联点明题旨“送”字,对前联作一转折:
今君舍我去,从此故人稀。
两联一转,已可谓委曲,然诗人并不满足,又进一步说,其实自己也不是怕见不到故人,只是怕以后没有知心人谈知心话了:
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语非。
深入一层:表明与赵不仅是故人,而且是知心。痛惜友人之去,说自己今后不仅无故人,而且无知心了。这样就对前联又转折了一层,并且又深入了一步。
下面另起,忽然说起西方有个美丽的处女:
佳人西方子,佩服贝与玑。
宛兮若处女,未始识户扉。
这里显然是在比喻,全诗由议论转入意象,可谓全篇结构的一大转折。说赵如西方处女,高洁而未涉世,作肯定语,下联却对此再加否定,又深入转折一层:
何必识户扉,潜玉有光辉。
何必要“识户扉(涉世)”呢?洁身避世是最光彩照人的呀!
全诗分两大部分,前部分纯用议论述友情之深,后部分纯用意象喻友人品格之高洁。两部分之间似无联系,实质上却是因果相联:前者是现象、结果,后者是本质、原因。全文因此而成一体。而两部分各联之间,又都有深入性的转折,如果用虚词连接,前部分是:……但是,“今君舍我去,从此故人稀”。其实,也“不惜故人稀”,只是怕“晤语非”;后部分是:……并且,还……何必……其实……这种委婉曲折性,实在堪与一篇结构精美的散文媲美!
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曾赞美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纡馀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的特点。其实三苏的散文,特别是苏轼的散文艺术,更具有这种特点:一方面“条达疏畅”、文气贯通,具有平朴自然之美;一方面又“纡馀委备,往复百折”,具有曲折美。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赋匠心于平朴,寓曲折于疏畅,二者的对立统一构成苏诗的“自然艺术”。这不仅仅是由于其“自然艺术”体系中包涵有“人为艺术”的一面,最主要的,还是由于这种章法曲折委婉并不违背社会生活的“常理”,恰恰相反,它是人类思维方式的真实反映——人们的思想,往往是由此及彼,由彼至此的“意识流”式地进行,而不是简单的此即是此彼即是彼。运用散文的章法艺术方式,正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的这种复杂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