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啉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52页(3215字)

一、概述

卟啉病(也叫紫质病)是由于血红素合成过程中常染色体遗传性酶缺陷造成卟啉或其前体在体内蓄积的一组疾病。主要受累组织为红细胞和肝细胞。由于卟啉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中,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光过敏和神经系统异常。国外常见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我国文献报道中的原卟啉病(红细胞生成型原卟啉病)最常见。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血红素为一种含铁的色素,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在血红素的合成途径中,有8种不同的酶参与8步合成步骤。卟啉系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当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酶(如PBG脱氨酶、尿卟啉原脱羧酶、亚铁鳌合酶等)缺乏时,产生多量的Ⅰ型异构体,或卟胆原不能转化为各种卟啉原等因素,均可产生多量的卟啉及其前体,这些底物和血红素前体可积聚在骨髓或肝脏,血液中这些血红素前体增多,导致血卟啉病。

三、临床表现

1.皮肤光敏性改变 光敏性皮炎多分布于面部及手背的光暴露区,病程长的常有硬皮样变或色素沉着。皮肤增厚、起皱呈橘皮样或卵石样为原卟啉患者的特殊表现。

2.腹痛 常为急性发作,部位不定,为剧烈绞痛,发作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一,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不伴腹肌紧张和腹膜刺激征。

3.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及自主神经症状如感觉减退,重时可有足下垂、腕下垂或脑神经损害。

四、分类和诊断标准

1.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

(1)本病由于尿卟啉原脱羧酶缺乏所引起,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为常染色体显形遗传,后者主要由于一些肝脏毒性因子(如酒精、雌激素、卤素等)激发后导致肝内卟啉代谢障碍,常继发于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癌、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难治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雌激素、白消安等毒物中毒。

(2)皮肤曝光部位出现发红、水疱、糜烂、溃疡等,最后结痂和瘢痕形成,常伴有多毛和皮肤色素沉着。

(3)尿液呈明显红色,尿中尿卟啉大量增加。

(4)便中粪卟啉明显增多。

(5)遗传性患者红细胞内及肝内尿卟啉原脱羧酶活性降至正常人的50%左右,获得性者肝内该酶活性降低,但红细胞内该酶正常。

2.肝性红细胞生成型卟啉病

(1)本病由于尿卟啉原脱羧酶严重缺陷所引起,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实际上是遗传性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的遗传纯合子型。

(2)多在幼儿时期发病,临床表现与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相似,但病情更为严重。

(3)尿液中尿卟啉增加。

(4)粪便中粪卟啉、异粪卟啉的排出量增多。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型卟啉病

(1)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由于尿卟啉原Ⅲ合成酶缺陷所引起。

(2)出生后不久或幼年时即出现尿色发红。

(3)幼年时开始有严重的皮肤对光过敏,阳光暴露部位皮肤出现发红、烧灼感、水疱、溃疡,最后形成瘢痕,常见多毛和色素沉着。

(4)牙齿成棕红色,紫外线照射检查时出现红色荧光。

(5)常有肝脾肿大。

(6)可出现轻度溶血性贫血。

(7)尿中含有大量尿卟啉Ⅰ及粪卟啉Ⅰ,尿色淡红至深红。

(8)便中含有大量粪卟啉Ⅰ。

(9)血液中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骨髓中的幼红细胞的细胞核均含较多的尿卟啉Ⅰ,在紫外线照射检查时发出深红色荧光。

4.红细胞生成型原卟啉病(又称原卟啉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体内亚铁螯和酶(又称血红素合成酶)缺陷所引起。

(2)自幼年开始皮肤对日光过敏,暴晒后皮肤烧灼感、发痒、刺痛,出现皮疹、红斑或水肿。

(3)便中原卟啉正常或增多。

(4)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高度增加,这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血浆中游离原卟啉也增高。

(5)荧光显微镜检查,骨髓有核红细胞的胞浆经紫外线照射发出红色荧光,这是诊断本病简便和可靠的方法。

(6)除外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的其他疾病,如铅中毒、缺铁性贫血等。后两者血浆中无游离原卟啉。

5.急性间歇型卟啉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卟胆原脱氨酶缺陷所引起。

(2)部位不定的腹部剧痛为突出症状,不伴腹肌紧张和腹膜刺激征为其特点,可伴恶心、呕吐、腹胀和便秘,肠鸣音大多减弱,甚至消失。X线检查可见小肠充气或液面。

(3)周围神经受累类似末梢神经炎,有下肢疼痛、感觉异样或减退。自主神经症状以窦性心动过速和暂时性高血压最为常见。中枢神经损害可出现脑神经受累表现。

(4)精神症状有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忧郁焦虑、幻视幻听、癔病样发作等。

(5)发作时尿呈咖啡色,有时尿色正常,但在体外曝光后因尿中含有大量卟啉卟胆原转变为尿卟啉或粪卟啉而使尿呈紫红色。

(6)尿卟胆原试验阳性为主要的实验诊断依据。

(7)除外可引起症状性卟胆原尿的其他疾病,如肝硬化、溶血性贫血以及服用巴比妥、磺胺药等患者。

五、鉴别诊断

1.急腹症 腹部疼痛部位经常与病变脏器相关,不会游离不定,常会有腹膜刺激症或肠型、高调肠鸣音,原卟胆原检查为阴性。

2.症状性卟胆原尿症 见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患者或服用巴比妥类、磺胺类药物后,根据病史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