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16页(3730字)

一、流行病学

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结石发生于胆总管者占50%~80%,发病与胆管感染、胆管蛔虫病等关系密切。

不同种族、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胆石种类及胆石症的发病率亦有所不同。西方国家以美国、瑞典、捷克等国发病率最高,以代谢性结石和胆囊结石最为多见。而东方各国如日本、泰国等发病率较低,且代谢性结石亦较少见。东非的土着居民发病率最低。我国胆囊结石多数为胆固醇结石,胆管和肝内胆管结石多数为胆色素钙结石,并多数为原发性胆管结石。

本病发病率大致与年龄成正比。发病率往往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国外以40~60岁病例较为常见,女性病例较男性高1~2倍。我国胆石症在病因病理学和治疗方法上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发病年龄早于国外,多在20~45岁,男女比例几乎相等。

1985年全国胆石症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华东、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生较胆管结石为多,占胆石症的56%~85%,而在中南和东北地区则以胆管结石为主,占70%~80%。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为2.37%~44%,其中以华东地区的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中南地区。

二、类型及其组成

胆石最主要的成分有胆固醇、胆色素(结合性或非结合性)和钙(以胆红素钙、碳酸钙和磷酸钙形式存在),还有钠、钾、磷、铜、铁和镁等金属离子。此外,还有脂肪酸、三酰甘油脂、磷脂、多糖类和蛋白质等有机成分。按其所含成分的不同,一般将结石分为3种类型。

1.胆固醇结石 含胆固醇为主,占80%以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稍呈结节状,淡灰黄色,质硬,切面有放射状结晶条纹。经常是单发的大结石,亦可为多发的。绝大多数在胆囊内形成,直径为2~40mm。X线平片常不显影。

2.胆色素结石 是由非结合性胆红素和不同数量的有机物和少量钙盐组成。一般含胆固醇量少于25%。寄生虫卵、细菌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常组成结石的核心。一般为多发性。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呈块状或泥沙样结石,棕黄色或棕黑色,质软而脆,呈块状的结石,大小不一,小如砂粒状,大的直径可达5cm。多发生在胆总管或肝内胆管内。由于含钙量较少,在X线平片上不显影。另一种呈不规则形,质地较硬,呈黑色或暗绿色结石,或称黑色素结石。这种结石多数发生在胆囊内,X线也能透过。

3.混合结石 约占胆结石的1/3,由胆固醇、胆红素和钙盐等混合组成,一般胆固醇含量不少于70%。多数发生在胆囊内,常为多发性,呈多面形或圆形,表面光滑或稍粗糙,淡黄色或棕黄色。直径一般不超过2cm。切面呈多层状环形结构,由于其所含成分不同,各层的色调可以不同,钙盐呈白色,胆固醇呈淡黄色,胆红素呈棕黄色。如含钙较多,X线平片上有时可显影。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不同类型的胆结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目前有代谢障碍、胆管感染、异物核心等理论,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弄清。

1.肝脏胆固醇代谢异常或胆汁酸的肝肠循环障碍 正常胆汁中胆汁酸与胆汁酸盐、卵磷脂保持一定比例形成微胶粒,呈分散溶解状态。Admirand对胆固醇在胆汁中溶解和析出进行了研究,用三角座标表示胆汁中脂质成分比例。当胆囊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时,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或胆汁酸盐及卵磷脂浓度降低,破坏了三者的正常比例,则形成可致结石的胆汁(Lithogenic bile)。

胆固醇结石患者,肝内β—羟—β—甲戊二酰辅酶A(HMG—GoA)活性增加,7α—羟化酶(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限速酶)活性减低,于是胆固醇的合成增多,胆汁酸的形成减少,肝肠循环障碍,随粪便丢失的胆汁酸和胆盐增多,而肝细胞合成数量又不足以弥补损失,以致胆汁酸代谢池缩小,胆汁酸组成亦有所改变,使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沉淀、融合、集结而成为胆石。胆汁酸代谢紊乱与胆汁成分改变及理化特性异常,可能是形成胆石的生化基础。

2.胆系感染 胆囊黏膜因浓缩的胆汁或反流的胰液的化学性刺激而产生炎变。在此基础上又极易招致断发感染而加重炎症。细菌能分解胆汁酸为游离胆酸,后者形成微粒的能力较差。感染性胆汁中的细菌多为大肠杆菌。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能将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游离胆红素。胆系炎症时胆汁中钙离子含量增多,胆囊黏膜分泌的钙明显增加,胆红素钙更易形成沉淀和析出。此外,寄生虫残体、虫卵、胆囊中脱落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常可构成胆石的核心,有助于胆固醇结晶的不断沉积,形成胆石或胆沙。黏液又可增加胆汁的黏稠性,使之易与网罗胆固醇结晶,促使胆石增大。在我国胆管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当多与胆红素钙石的发生有重要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必然的。其中还涉及个体差异性或内在因素的问题。

3.胆汁淤积 胆系炎症使胆总管痉挛、胆管梗阻或胆管口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运动障碍以及长时间静坐少动、肥胖、妊娠可使腹壁松弛,内脏下垂,胆囊张力减低,排空延缓。此外,精神抑郁、紧张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胆囊功能,以致胆汁淤积。胆汁滞留于胆囊,增加水分的重新吸收。胆汁过度浓缩,使已处于临界饱和度的胆固醇易形成过饱和状态,刺激胆囊黏膜而产生炎变。胆汁碱度增高,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降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汁淤积及其理化性质的改变,是促使胆红素结石形成的内因。

4.饮食因素 胆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营养过度、缺乏或不平衡有一定的关系。如西方膳食中热能高、多动物性脂肪和精制糖,但缺少食物纤维,成为诱发胆石症的饮食因素。实践证明,食物纤维(如麦麸)可与胆酸相结合,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度增加。胆汁成分的改变可减少胆石的形成。非洲土着居民膳食中多食物纤维而少精制糖,其胆石症的发病率最低。摄入大量精制糖可使肝内合成胆固醇增多,并能抑制肝脏分泌胆汁酸,使胆汁酸代谢池缩小。多食、少动可使人发胖,肝中合成和分泌的胆固醇增多,为形成胆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动物实验证明,饲料中缺乏必需脂肪酸,可促使肝脏合成胆固醇,并使其在胆汗中的分泌量增加2~3倍,为形成胆固醇结石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服用亚油酸后,其胆汁中胆汗酸和卵磷脂含量有所增加,胆固醇的形成率有所降低。不过有些学者不同意上述论点,认为增加植物油和限制胆固醇的饮食反而会增加胆石的形成。是否还有其他成石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如缺乏维生素C或使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速率减慢。低蛋白饮食可能成为胆石症的一个致病因素也日益引起重视。

此外,胆石的形成与饮食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饥饿时胆囊素不分泌,胆汁滞留于胆囊而过度浓缩,可诱发炎症或形成胆石。尤其是夜间分泌的胆汁比白昼分泌者更富于成石性。因此,省去早餐或全天只吃一二餐者,患胆石症的可能性就更大些。

5.雌激素 雌激素直接影响肝脏的酶系统,使甘油三酯增多,并抑制胆汁酸的合成,胆固醇浓度增加,超过饱和而析出结晶。它还能干扰胆囊的张力和排空,造成胆汁淤积,促使胆石形成。因而成年女性、多次妊娠者胆固醇结石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男性及不育女性。长期应用雌激素者其胆固醇结石的发生率亦高。表明雌激素对胆石形成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6.遗传 部分遗传性“胆石素质”者,先天性胆汁中胆汁酸盐含量过低,使胆固醇易于过饱和而析出沉淀形成结石,表现为胆石症的“家庭集聚性”。

7.其他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血中胆固醇浓度升高、胆汁中胆固醇排出量也相应增多,易发生胆固醇结石。患溶血性疾病者胆石症发病率高,溶血时大量形成结合胆红素而不能完全重吸收,胆汁中胆红素增多,沉积成结石。长期服用氯贝丁酯、烟酸等药物也会增加患本病的危险性。此外某些手术,破坏胆囊的排空功能造成胆汁淤积及胆红素重吸收减少。小肠远端广泛切除引起肠肝循环障碍,使发生胆石的可能性增加。胆管手术引起的胆管狭窄、慢性炎症、留置导管或结扎线,都可能促使胆石的形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