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非黏液性良性肿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心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96页(1599字)

心脏非黏液性良性肿瘤是指除心脏黏液瘤以外的心脏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脂肪瘤、乳头样弹性纤维瘤、血管瘤、间皮瘤、纤维瘤、淋巴管瘤、横纹肌瘤等。国外资料显示非站液性良性肿瘤占心脏肿瘤的30%。非黏液性良性肿瘤以横纹肌瘤、乳头样弹性纤维瘤常见,分别占良性心脏肿瘤的第2、3位。

(一)分类

瘤体挤压心脏壁,影响心脏舒缩功能或引起心律失常,突入心腔可造成血流受阻,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和产生症状。

1.横纹肌瘤 黄灰色样肿瘤常位于心室。为一种改变的心肌细胞,常常与周围的正常心肌组织分解不清。儿童多发,90%在15岁以下,经常出生后几日就发现。常合并结节性硬化。通过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引起心衰。横纹肌瘤婴幼儿期有自发消除的可能,其治疗与其他肿瘤有明显的区别。

2.乳头状弹性纤维瘤 一般为小的、叶状样的肿瘤,好发于主动脉或二尖瓣叶。瘤组织脱落或形成血栓导致栓塞。

3.纤维瘤 一般位于心室或室间隔,体积大。由纤维母细胞、胶原及弹性纤维组成。儿童常见。游离壁肿瘤基本不突入心腔。

4.脂肪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最常发生于房间隔。

5.嗜铬细胞瘤 柔软的肉性肿瘤,常发生于心包或者心脏外膜。功能上活动的嗜铬细胞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严重的高血压。

(二)临床表现

通常瘤体小时无症状,有心律失常时产生心悸,嗜铬细胞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则表现为严重的高血压,瘤体增大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时出现心悸和胸闷。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衰。

(三)检查

1.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出现房性或室性早搏和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2.胸部X线平片 可见心影局部增大。

3.超声心动图 具有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二维超声可以查见心脏内占位病变,多数分界清楚。

4.CT、MRI 不作为常规检查,仅在合并其他心脏病或鉴别诊断困难时使用。

5.实验室检查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增高。

(四)诊断

瘤体小时无症状,通常在因其他疾病或因心悸行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心影局部增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内占位病变可确定临床诊断。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增高的高血压患者可确诊嗜铬细胞瘤。

(五)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心包肿瘤 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影局部增大,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内占位病变位于心包,和心脏有间隙。

2.纵隔肿瘤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内占位病变位于心包外,和心脏有间隙。组织界限不明确需进行CT、MRI检查。

3.心脏附壁血栓 可出现栓塞,超声检查见心脏内有占位改变,但为附壁性,心脏壁正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