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狼疮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469页(626字)
【病因】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皮肤结核,多为人结核杆菌所引起。常见于小儿,以3~6岁时发病者较多,常因抓破皮肤后感染此菌。
【临床表现】 易侵犯面部,尤以鼻、口颊及耳部为常见。最初为真皮内的红色、黄色或褐色粟粒大小的软结节,称为狼疮结节。以后结节增大,融合成暗红色或褐色浸润性斑片,高出或不高出皮面,常有少量鳞屑覆盖。用玻片压检法,于玻片下可见有粟粒大小黄白色小结节。斑损可不破溃,病稍久后,中央炎症吸收,可出现白色萎缩性瘢,间有褐色结节。若炎症明显,则可破溃形成溃疡,病久后,常于中央部结瘢痊愈,边缘部则继续向外溃烂,呈匍行状溃疡。溃疡或浅或深,边缘参差不齐,质软污秽,因血运不佳,基底为暗红色或紫红色肉芽组织,有脓、结痂,偶见溃疡部肉芽组织增生高起,形成蕈状增殖肥大性损害。狼疮性瘢痕组织常呈肥大的条索状。如瘢痕组织内仍有狼疮结节,则可再破溃,故病程慢长。常数年不愈。
【诊断】 根据慢性经过,一方面结瘢痊愈,一方面边缘继续溃烂,有狼疮结节和病理组织象等,可以诊断。应与盘状红斑性狼疮相鉴别,后者特点是多发生于青壮年,无狼疮结节,不成溃疡,毛囊口处有角质栓塞,鳞屑紧贴于皮肤上,不易刮去。
【治疗】 同一般结核病。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