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嗜酸性细胞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35页(1574字)

该病是一种发生于远段肾小管或集合管瘤细胞性腺瘤(oncocytoma)或称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实质性肿瘤。肾嗜酸性细胞瘤是近10余年来才被明确为疾病实体并得到公认。它在肾脏上皮肿瘤中约占5%。

1.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于50~8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其发生率占肾实质性肿瘤的2%~7%,其中10%左右的病例为多发性,有患肾长200多个肿瘤的报道。90例一组病例报道,发病率男女比例为1.7∶1,年龄29~84岁,中间年龄52岁。

2.病理生理 在镜下为嗜酸性细胞,胞浆颗粒多边形,分裂相罕见,超微结构为良性。肉眼黄褐色或淡棕色,无坏死区。典型为单侧单病灶,偶有多发或双肾病变者,一般为良性肿瘤,但>3cm直径者有潜在恶性。发病时87%无明显临床症状。

3.临床表现

(1)腰痛:多为钝痛。

(2)肿块:28%可触及肾肿块。

(3)血尿:以镜下血尿多见。

4.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沉增块。

2)贫血。

3)血钙升高。

(2)X线检查

1)泌尿系平片:肾影增大。

2)泌尿系造影:肾盂肾盏受压、移位。

(3)B型超声检查:肾脏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占位,界限清楚,包膜光滑。

(4)CT检查:肾实质内低密度区,增强后仅轻度强化,内部密度均匀一致。

(5)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5.诊断标准

(1)B型超声检查:肾脏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占位,界限清楚,包膜光滑。

(2)CT检查:肾实质内低密度区,增强后仅轻度强化,内部密度均匀一致。

(3)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6.鉴别诊断

(1)肾细胞癌:也表现为肾肿块、腰痛。但该病进展较快,肉眼血尿伴血块相对多见。B型超声、CT检查呈现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的实质性肿块。因其内部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影像学检查常显示回声或密度不均匀。

(2)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肿块、腰痛与肾嗜酸性细胞瘤相似。但该瘤内有脂肪成分,B型超声检查呈强回声光团;CT检查呈低密度,为负值。与肾嗜酸性细胞瘤低回声、CT值呈正值明显不同。

(3)多囊肾:表现为肿块、腰痛和镜下血尿。但病变多为双侧性、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系列表现;泌尿系造影肾盏伸长、变细呈蜘蛛腿样改变;B型超声肾实质内散在圆形无回声暗区;CT检查显示肾实质为众多低密度囊性结构所组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