钍及其化合物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277页(2246字)
【理化性状】 钍(Th)是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在空气中能逐渐氧化而变暗。不溶于冷热水,亦不溶于稀酸,但易溶于热盐酸和王水。钍属重金属,其化合物仅以四价状态存在。原子量232.12,相对密度约11.7,沸点约4500℃,熔点约1700℃。钍又属天然放射性元素,半衰期长达1.48×1010年。在全部钍蜕变系中有6个α辐射体(钍、射钍、钍X、、钍A、钍C'),4个β辐射体(新钍Ⅰ、新钍Ⅱ、钍B、钍C)和3个γ辐射体(新钍II、钍B、钍C)。其中,射钍、新钍、钍X及有较强的放射性,它们是钍及其化合物经常伴有放射性的原因。钍的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钍(ThO2):白色粉末,很耐熔,易溶于硫酸,不溶于水,有放射性。相对密度9.7,沸点4400℃,熔点3300℃(所有氧化物中最高者),硬度6.5(莫氏硬度);硝酸钍〔Th(NO3)4·4H2O〕:白色结晶,微潮解,易溶于水和醇,水溶液呈强酸性,有放射性,为强氧化剂,熔点500℃(分解);硫酸钍〔Th(SO4)2·8H2O〕: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潮解性,微溶于水,溶于冰水,水溶液呈酸性,有放射性,相对密度2.8,熔点42℃时失去4H2O,400℃时失去剩余的4H2O;氯化钍(又称四氯化钍,ThCl4):为无色或白色闪光针状晶体(在痕量铁作用下变为浅黄色),有潮解性,能部分挥发,溶于醇和水,水溶液呈酸性,有放射性,相对密度4.59,沸点928℃(分解),熔点820℃。
【危险情况】 (1)钍:粉状钍易燃又易爆炸。钍粉尘着火点很低,在室温下就能着火,因此有很大的燃烧和爆炸危险。因有放射性而摄入后危险性很大。(2)硝酸钍:接触易于氧化的有机物质,可迅速反应并着火,剧烈燃烧或爆炸。可使各种可燃物增大易燃性;有放射性。火灾时能生成有毒的NO气体,因此,救火时一定要戴防毒面具。(3)氯化钍:有中等毒性。
【用途和接触机会】 钍及其化合物用途甚广。钍的氧化物熔点高,可用于耐火材料工业或陶瓷业,还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汽灯纱罩及化学合成的催化剂等。钍加入合金后能改善铁、镍、钴、铜和钼等的性质。钍镁合金用于航空工业和弹道导弹制造业。钍还可用于电子真空工业,制造伦琴射线管的对阴极、雷达灯泡、真空电子管、高压水银灯等。钍和铀一样,是获取初级核燃料的主要来源。钍和浓缩铀的合金可用以制备反应堆的释热元件,在中子的作用下获得核燃料(238铀)。钍磷铈矿(独居石)是天然钍的主要来源。工业接触主要见于钍矿的开采和冶炼,钍钨合金电极焊接时所产生的烟尘,以及钍金属的铸造和钍合金的切削加工等。
【侵入途径】 液体摄入,粉尘或气体吸入,经皮肤吸收。钍自胃肠道吸收很少。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钍及其化合物是较惰性的,但取决于阴离子的存在而产生刺激作用。气体和气溶胶能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
钍及其化合物在毒理学上按化学毒性来说是惰性的。仅摄入量的0.001%保留于体内。钍一旦积存于体内,便长期贮留,特别在肺组织、骨组织、淋巴腺和富有网状内皮组织的实质器官内,这成为钍蜕变产物具有远期辐射作用的主要原因。钍及其化合物的辐射作用能引起血液组成、神经和网状内皮系统改变以及肺组织和骨组织的机能和形态学损害。仅在较后期患病,出现慢性放射病的症状特征。经相当长时间之后可能发生肿瘤和身体免疫力降低。
与含有新钍的物质、大量钍及其衰变子体的物质接触时,发生γ射线的外照射。为诊断目的给患者服用的二氧化钍,已知能引起严重放射性损伤及引起肾、血管、肝和其他器官癌。现在已禁止使用。
关于职业性钍中毒,文献报道极少。有人对投产30多年的钍冶炼厂工人进行观察,未见明显职业损害。
钍的职业性危害主要是放射性,其化学毒性较小。观察到工龄长者血象变化、肝肿大者均高于对照组。
【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操作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戴防尘面罩、有特殊气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或空气供给呼吸器,以防止粉尘沉积于皮肤上和进入体内。应把每天更换工作服和下班后更衣之前进行淋浴作为常规。促排疗法主要采用络合剂排出。
【医学监护】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注意个人的早期症状。如血涂片出现白细胞异常变化,宜进行进一步检查。
在慢性或急性暴露的情况下,尿钍测定或全身放射计数和呼气氡测定是监测钍暴露剂量和排出速度的实用方法。
【贮存】 用玻璃瓶、纤维桶包装,密封保存。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与可燃物、有机物或其他易于氧化的物品隔开。避免存放在木质地面上。
【运输要求】 放射性物品。危规号:放-2。运输时容器上须标有“放射性和易燃物品”标记。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回收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