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J.W.v.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世界史手册》第501页(803字)
【生卒】:1749.8.28—1832.3.22
【介绍】:
生于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卒于魏玛。德国诗人和自然科学研究者。父亲是皇家枢密。1765-1768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但其兴趣多在于文学和绘画。他的早期抒情诗和戏剧受罗珂珂风的影响。1770年8月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772年9月-1775年11月写出大量代表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品,如《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浮士德初稿》等,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使其名声大噪,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为歌德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1775-1786年生活于魏玛公国,其间被聘为国务枢密,整顿矿山,管理交通,参加军事委员会,参预财政,陪伴公爵旅行,1782年提升为贵族。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从狂飙突进时期的歌颂自然转而研究自然。但文学创作却受到阻碍乃至陷入危机。为摆脱公务,1786年到意大利旅行,完成诗剧《哀格蒙特》,1788年回魏玛后辞去一切职务(只任剧院监督,兼管矿山)。亲身经历反法联军围攻美茵茨共和国的战役。90年代初完成诗剧《托夸多·塔索》、《浮士德,一个片断》、《罗马哀歌》、动物诗《列那狐》等。1794年起与席勒交往,密切合作。合写的《赠辞》对社会上的市侩习气和文艺界鄙陋庸俗现象进行批评。完成《浮士德》第一部和长篇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成为歌德创作的第二个丰收期。1814-1832年可视为其晚年时期。在这欧洲反动时期,歌德研究阿拉伯、波斯的诗歌,以及中国、印度的文学和哲学。1819年出版的诗集《西东合集》是这期间诗歌中最丰富的收获。1824-1832年定居魏玛,以惊人毅力完成《浮士德》第二部、《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歌德的作品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同时代诗人,在德国和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德国古典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魏玛版《歌德全集》达143册(1887-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