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毛皮动物饲养技术手册》第18页(1142字)

是家兔的突变种,毛绒品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但还保留家兔的生活习性。

1.夜行性和嗜睡性 野生兔体格弱小,无一定御敌能力,在长期一定生态条件下,使兔形成了昼寝夜行的习性。白天伏于洞中,夜间四处活动和觅食。所以,家庭饲养的獭兔夜间活动量很大,据测定,獭兔在晚上的采食和饮水占全天日粮和水的75%左右,根据兔的这一习性,应合理安排饲喂时间,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晚上要供给充足的夜草、精饲料和饮水。使其白天能充分休息和睡眠。

2.胆怯性 獭兔的听觉十分敏锐,一有动静,两耳竖起,以便逃奔而避敌害。在笼内则乱跳乱跑,并用后足拍打笼底发出“啪啪”的响声。惊吓会影响其食欲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分娩母兔,如被惊吓,则会引起难产或吃仔兔;哺乳母兔,由于惊吓,会中止泌乳或遗弃仔兔;妊娠母兔会造成早期流产。掌握獭兔的这一习性后,在饲养管理操作中,动作要轻、稳,尽量避免发出容易使兔受惊恐的声音。同时要谢绝参观,禁止等动物进入养兔场。

3.厌湿喜干的特性 干燥和清洁的环境能保持獭兔的健康,潮湿往往易引起生病,潮湿和污秽的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獭兔的抗病能力差,一旦患疾病,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应使兔舍干燥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4.群居性差 群养过程中,无论公母,同性别的成年兔经常发生争斗和咬伤,特别是公兔之间或者在新组织的兔群中,争斗咬伤比较严重,应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损失。

5.穴居性 獭兔的穴居性主要表现在“打洞”。是其祖先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在选择建造笼舍的材料和采取饲养方式时要予以考虑,以免造成损失。

6.啮齿行为 獭兔的大门齿是“恒齿”,处于不断的生长状态,獭兔要通过采食或啃咬硬物将“恒齿”磨短,以保持其咬合度。因此,在笼内投放一些树枝、硬木,以供其啃食,磨损不断生长的两门牙,避免畸形。同时兔笼应做到平整、无棱角,使其无法啃咬,提高笼舍的利用年限。

7.耐寒性 獭兔被毛丰厚,保温性能极强。在零下20~35℃的严寒下也顺利生活。

獭兔体型相对较小,初生重50~550克,成年兔体重3500~4500克。獭兔繁殖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为最佳繁殖期。獭兔一般5~6月龄性成熟,每只母兔1年可产5~7窝,胎产仔6~9只,有多达10多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