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杂草生态调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29页(801字)

通过小麦品种性状选择和提高栽培技术(如调整密度、施肥和田间管理)增强作物竞争能力,抑制杂草生长,结合使用除草剂,可减少15%左右的除草剂用量,并能达到同等除草效果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小麦播种密度与小麦收获时杂草数量关系密切,每公顷在600万穗以上的高产麦田,仅有84株双子叶杂草,而低产麦田收获前总草数为1957.5株,其中,唐占44.1%。所以适当密植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发生。

适当密植可提高麦苗对日本看麦娘的竞争力,每公顷小麦播种量为187.5和225千克时,对日本看麦娘的控制效果分别为25.9%和77.8%,鲜重控制效果为47.9%和92.3%。而低密度小麦小区内杂草丛生,每公顷小麦播种量75和112.5千克处理区比150千克处理区减产32.7%和26.7%。

小麦秸秆覆盖能显着降低杂草的发生量,覆盖地的杂草发生量比不覆盖地的低40%左右,覆盖的小麦秸秆量每公顷3000千克和1500千克处理之间对杂草发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

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秸秆覆盖的夏玉米地,化学除草剂的施用量降低到推荐用量的50%时,除草效果不受影响。在耕翻的夏玉米地,乙阿混剂的施用量比推荐的用量低17%时,对杂草的防效和保产的效果不减。

据调查小麦种植密度显着地影响夏玉米地播前杂草发生基数。当每公顷在600万穗时,小麦收获时的田间杂草发生量极少,而在低产区,每公顷在375万穗以下时,小麦收获时的田间杂草发生量每平方米高达131株。为了降低免耕夏玉米地杂草基数,需加强小麦的栽培管理和杂草的防除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