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葡萄早熟栽培技术手册》第163页(720字)

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在西北及华北地区发生为害较重。遇连续干旱气候发病严重,多雨季节或潮湿环境发病很轻或不发病。

(1)症状 该病可侵染葡萄所有的绿色组织,嫩叶、幼果、新梢、穗轴等部位均可发病。叶片被害时,正面呈现褪绿斑,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幼果染病时,先在果面上出现褪绿斑块,接着在褪绿斑上出现黑褐色网状花纹,上覆大量白粉,病果很难增大,果肉变硬,味变酸。果穗染病易枯萎脱落;大果染病,果面出现网纹状线纹,病果受害部位易开裂形成大量裂果。新梢、果梗及果穗发病时,在发病部位出现黑褐色、网状线纹,上面也覆盖有白色粉状物(即病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或芽内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侵染。该菌对湿度要求不高,在干旱季节或闷热多云的天气都能发病。温度高,潜伏期短。一般情况下,潜育期14~15天。此外,栽培过密、氮肥过多、枝叶徒长、通风透光差,有利白粉病发病和流行。

(3)防治措施 除去病蔓、病芽、病果,减少越冬病源;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不要过多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

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芽后改喷1~2次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避免出现药害。生长期发病,初期可喷50%硫悬浮剂400~500倍液或40%硫磺胶悬剂400~500倍液、50%复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喷烯唑醇3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