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56页(2312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和怀庆地黄的根茎;又名地黄,干地黄;主要含有梓醇、多糖、多种氨基酸、磷酸、β-谷甾醇、地黄素、甘露醇、铁质、维生素A及强心甙等成分;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属清热凉血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止血止渴。适用于温病热入营血之身热、心烦、出血;热盛伤阴灼津之口渴、便秘;肾水不足之烦热、盗汗、口干渴;血热毒盛之斑疹、疮痈等病证。
〔本草撷英〕 本经: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生(鲜)者良。
别录: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鲜)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瘀血留血,鼻衄吐血。
甄权: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燥,去诸湿热。(鲜)解诸热,通月水,利水道,捣贴心腹,能消瘀血。
备要:甘苦而寒,沉阴而降。入手足少阴、厥阴,及手太阳经。滋阴退阳,生血凉血。治血虚发热,劳伤咳嗽,吐衄尿血,血运崩中,足下热痛,折跌绝筋,填骨髓,长肌肉,利大小便,调经安胎,又能杀虫。治心腹急痛。酒制则上行外行,姜制则不泥膈。
指掌: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
〔名医心得〕 朱仁康:皮肤病朱氏治皮肤病,惯用生地,药量既大(多在30克以上),使用范围亦广(药疹、湿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皮肤划痕征等)。《医学启源》谓其“润皮肤燥,去诸湿热”、《本经逢源》谓其“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疮疡、皮肤病血热所致者颇多,故喜用生地作为凉血清热的主药。临床上凡遇血热证者,重用生地的同时,配丹皮、赤芍,可活血散血,以防火热煎熬,营血瘀滞,收效颇为满意。[1]
姜春华:类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之治,常以生地为主,每用50~150克。此药治痹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亦认为可治类风湿,能代激素,有其功而无其弊。[2]
张友琴:血沉增块 风湿或红斑狼疮等疾而血沉增快者,张老均以鲜生地(30克)为主治之。若热势不高、舌绛不甚者改大生地15克。临床上常佐以赤芍6~9克、丹皮6~9克、忍冬藤30克、公英15~30克、板兰根15~30克,随证加减,一般十余剂血沉得降,重者二、三十剂或数十剂亦终见功。[3]
孙一民:急性白血病 热毒内伏较深,虚损程度亦重,常规药量往往是病重药轻,难以奏效,只有加大剂量方能使耗伤之阴液得以恢复。常用鲜生地、白茅根等量榨汁服用。其中鲜生地用量可达300~500克。经多年临床观察,可减轻化疗副作用、减少合并症,提高缓解率。[4]
〔药理与应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地黄浸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小剂量使血管收缩,大剂量使血管扩张中毒,中等剂量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至为明显。尚有明显增强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熟地则有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升血压改善低血压、对抗化放疗所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止血等作用。临床常用于高热、神昏、斑疹、出血、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放化疗反应等。
2.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具有抗地塞米松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升高。临床多用于对抗激素副作用。
3.对泌尿系统的作用:具有清除蛋白质、恢复肾功能的作用。尚有利尿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4.对肝脏的影响:能保护肝细胞,促肝细胞再生;并能防止肝糖元减少、降低血糖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肝炎、肝硬化、糖尿病。
5.其他作用:尚有抗菌消炎、镇咳祛痰、降胆固醇等作用。临床尝用于心绞痛、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剂量用法〕 9~30克,煎服。清热生津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按语〕 本品甘苦而寒,功擅滋阴凉血,为热盛伤阴或阴虚火旺之要药。临床应用甚广,疗效亦着。然小剂多难取效,故宜重用。惟其甘寒阴柔,故凡阳虚湿盛、脾弱中满者忌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医话医论荟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9:60
[2]史宇广等.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6:243
[3]上海市卫生局.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5:137
[4]王泽民.中医杂志,1993;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