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147页(1965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仁的成熟种仁。又名薏米、生苡仁、炒苡仁。主要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脂、脂肪油、氨基酸。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利水渗湿,祛湿健脾,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急,湿温初起;脾虚泄泻;肠痈、肺痈。

〔本草撷英〕 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时珍:薏苡仁,阳明经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

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甄权:治肺痿,肺气,积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破毒肿。

〔名医心得〕 岳美中:疣薏米治疗疣效果较好。其用法为:将薏米轧面,每天冲服10克或煎服30克,一般月余可以脱落。[1]

朱良春:湿痹 用大剂量薏米以利湿除痹。临证运用又当灵活掌握,若便调脾和则用生薏米,如便溏脾虚则用熟薏米。肿胀甚而便溏,非大剂不为功者,则生、熟薏米合用,此一物三用,各得其所,方取良效。[2]陈景和亦认为本品为治痹之要药,但须重用,每次用量100~200克左右。[3]

黄继斗:坐骨结节滑囊炎 每日以生薏仁60克,水煎分2次服,一般服药26~45天,观察25例,均愈。[4]

〔药理与应用〕 1.抗癌作用:由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中离析得薏苡胶脂,证明对艾氏腹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另有报导苡仁丙酮提出物对小子宫颈癌,及小鼠肝癌实体有明显抑制作用。

2.抗菌消炎作用:体外试验表明鲜薏苡全草榨汁或根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本品对大鼠甲醛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蛋白清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薏苡内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作用:(1)镇静作用。可使小鼠减少其自发活动,脑电图呈高幅慢波的皮层抑制反应。(2)镇痛作用。电刺激法、辐射热法、热极法均证明本品有镇痛作用。(3)降温解热作用,可使大鼠正常体温下降,对大鼠实验性发热有解热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薏仁油低浓度时能兴奋离体蛙、豚鼠心脏、高浓度则抑制。薏苡内酯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麻醉兔静注薏仁油和薏苡内脂皆出现短暂的降压反应。

2.其他作用,薏苡油对离体蛙心、兔离体肠管、蛙横纹肌,低浓度表现为兴奋作用,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还具有降血糖作用。

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肺炎、肺脓肿、阑尾炎、皮肤疣等。

〔剂量用法〕 10~30克。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按语〕 本品淡渗利湿之中,既能健脾,又可清利,故不仅对脾虚湿性之水肿、脚气、泄泻有标本兼顾之效,又用于湿热淋病、湿温病等。《梅师集验方》、《济生方》、《范汪方》均有单用一味薏苡仁治肺痿肺痈者,皆示本品具清热排脓之功效,为治肺痈、肠痈要药。本品尚能利湿除痹痛,亦为风湿痹证之常用药物。然本品药性平和,非重用不能见效。此外,本品营养价值较高,不仅是一味治病良药,亦是一食疗佳品。

【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医话集.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7:96

[2]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6:87

[3]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8

[4]黄继斗.中医杂志.1987;1:66

上一篇:桑寄生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