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癎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精神疾病现代药物治疗手册》第360页(11165字)
癫癎是指由于大脑神经元群暂时性过度的高频放电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本病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统计表明,其发病率为0.5%,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从其病因而言,大多数病人的癫癎发作是由于脑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称为继发性、症状性或器质性癫癎。原因不明的称为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癎。又因过度放电的神经元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出现的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亦有不同的表现。但一般将癫癎分为全身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两大类,每类又分若干型。总之,大多数具有间歇性、短时性和刻板性的共同特点。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羊癎风”、“羊角风”、“癫癎”的范畴。临床特点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声等神志失常为主症。其病因为先天因素、情志所伤、脑部外伤、饮食不节,或患他病之后,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积痰瘀阻、气机逆乱、风阳上扰。其中风痰作崇甚为关键,既可蒙蔽心窍,又可流窜经络,无处不到,变幻多端。其治疗常以豁痰开窍,重镇安神、熄风止烃,醒神通络,降逆顺气,清肝泻火等法。
本节选介地龙汤、抑癎散等治疗癫癎的效方13首。
地龙汤
【处方组成】鲜地龙(蚯蚓)50条,郁金30g,半夏12g,生大黄10g,全蝎、蜈蚣各1g。
【功效主治】豁痰开窍,镇肝熄风。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将鲜地龙50条洗净,用纱布包好,先放锅内煮40min,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煎煮15min。于早晨空腹一次服下,每日1次,15d为1疗程。间断10d再服,共需5个疗程。治疗过程中用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溶液,注射鸠尾、大椎、腰奇等穴位配合治疗。
【临床疗效】共治疗2730例,其中男1481例,女889例。病程在3年以上者占91.9%。大发作型占1238例(52.2%),小发作型348例(14.3%),精神发作型290例(12.2%),局限性发作365例(15.4%)。疗效标准:控制发作:接受上方治疗4~5个疗程,观察4年以上无发作者;基本控制发作:接受上方治疗4~5个疗程,观察2年以上无发作者。减少发作:接受治疗4~5个疗程,观察2年以内,仅数月发作1次,或比接受治疗前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结果: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疗效最高,分别为控制440例与132例,基本控制625例与104例,局限性发作控制和基本控制率为72.86%。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总有效率均在94%以上。全部病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2.74%。
【方解】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原则,方中配用了生大黄既可泻实热、行积滞,又可破瘀血。郁金行气,凉血,清心治痰迷心窍。地龙有清热、镇痉之效,半夏可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能治痰厥头痛。全蝎、蜈蚣均能熄肝风,解除痉挛。全方合用可清热化痰,镇肝熄风,开窍醒神,故有较好疗效,配合穴位封闭治疗,则其效更佳。
【方法来源】王学林.穴位封闭加服地龙汤治疗癫癎病疗效观察[J].中级医刊,1992,(1):61
抑癎散
【处方组成】白花蛇30g,珍珠粉、羚羊角、全蝎、藏红花、菖蒲、人参、黄芪、白芍各15g,胆南星、天竺黄、沉香、柴胡各10g,金龟莲6g。
加减变化:痰火盛者,加黄芩、天花粉;风痰盛者,加白附子、僵蚕;脾虚痰盛者,加白术、茯苓;肝火痰热者,加龙胆草、钩藤;肝肾阴虚者,加杜仲、山药;心肝血虚者,加当归、何首乌;痰瘀互结者,加桃仁、川芎。
【功效主治】清热平肝,豁痰开窍,镇痉熄风,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补脾益肾。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上方诸药共研成细粉,分10g1份。每次1份,用瘦肉汤或猪心汤每晚睡前冲服,小儿酌减,12d为1个疗程。
【临床疗效】本组889例,病程1~33年。结果:显效(经2~1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脑电图正常,随访3年未再复发)580例;好转(经12个疗程后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症状减轻,脑电图癫癎波改善)270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95.6%。
【方解】本方中白花蛇祛风、活络、定惊;羚羊角、金线莲、珍珠粉、全蝎清热平肝、镇痉熄风;胆南星、天竺黄、石菖蒲豁痰开窍;红花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人参、黄芪健脾益气,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痰湿不生;白芍、柴胡、沉香疏肝理气,调和营卫,顾护少阳初生之气。再结合辨证用药,则使之热清痰消,风熄气顺,瘀化窍开,邪去正复。
【方法来源】林荣书,林永春.抑癎散治疗癫癎889例[J].陕西中医,1997,(2);53
续气丸
【处方组成】生黄芪、当归、白芍、巴戟天各150g,白糖参、朱茯苓、白术、山茱萸、桑螵蛸各100g,砂仁、补骨脂各30g,山药、芡实、柴胡、远志各15g,熟地350g。
【功效主治】补血生髓,补脾固肾,益气续气,豁痰开窍。主治癫癎病。
【治疗方法】上药共研粉以蜜为丸,每丸9g。日服2次,每次1丸,30d为1疗程。一般3~6个疗程。
【临床疗效】本组41例,其中月发作次数15次以上者19例,5~14次者10例,1~4次者5例,1~2月发作1次者6例,半年发作1~2次者1例;发作持续时间30min以内者35例,30min以上者6例。经治结果:临床痊愈25例,其中4个疗程治愈者14例,5个疗程以上治愈者11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方解】方选黄芪、白术、人参、山药益气补气;巴戟天、芡实、补骨脂、山萸肉、熟地、桑螵蛸补肾壮阳,纳气生髓;柴胡疏肝解郁;茯苓、远志、朱砂镇惊安神豁痰。全方固本治标,促进病愈和预防发作。
【方法来源】吕相.续气丸治疗癫癎病41例[J].陕西中医,1993,(8):346
抗癎丸
【处方组成】白术、茯苓、天竺黄、胆南星、石菖蒲、天麻、羚羊角、珍珠粉各20g,陈皮、半夏各10g,地龙、琥珀、白僵蚕、蜈蚣各15g,冰片2g。
加减变化:痰热盛,加礞石20g、大黄15g、牵牛子20g;瘀血阻滞,加水蛭20g、炮穿山甲20g;心肝火旺,加栀子10g、黄连10g、龙胆草10g;健胃虚寒,加人参10g、白胡椒10g;肾虚,加紫河车20g、鹿角15g、龟板20g;阴虚风动,加生牡蛎30g、白芍30g、鳖甲30g;月经期发作增多,加巴戟天15g、红花20g;因饮食积滞诱发者,加莱菔子20g、牵牛子20g。
【功效主治】健脾涤饮,平肝熄风解痉,活血化瘀,镇惊定痛。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基本方与辨证所加药物共研为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次服3~6g,每日3次。儿童用量酌减。
【临床疗效】本组258例癫癎经服用本方后,显效(不发作或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155例,占60%;有效50例(发作频率减少50%~75%)56例,占21.7%;效差(发作频率减少25%~50%)26例,占10%;无效(发作频率减少在25%以下)21例,占8.2%。总有效率为91.8%。
【方解】癫癎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以脾虚生痰,痰湿夹肝风上扰清窍为其基本病机。故本方以白术、茯苓、天竺黄、胆南星、半夏、陈皮、冰片健脾化湿开窍,天麻、羚羊角、珍珠粉、石菖蒲、地龙、白僵蚕、蜈蚣、琥珀平肝熄风解痉,活血化瘀,镇惊定痛。并结合随证加减,故收效良好。
【方法来源】刘钰珍,等.抗癎丸加减治疗癫癎258例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1995,(2):8
癎症丸
【处方组成】天麻、胆南星、半夏各15g,煅磁石、代赭石、龙齿各10g,郁金12g,大蜈蚣4条。
【功效主治】豁痰熄风,镇惊安神,醒脑健脑。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4g为衣,每丸1g,每服10丸,白开水下,儿童酌减。白天发作早上服,夜间发病晚上服,发病频繁者,每日3次。同时结合针刺治疗,主穴:百会、大椎、神庭、癫癎、腰奇、太冲。配穴:太阳、风池、安眠、神门、内关、丰隆、陶道、筋缩、长强。每次各选3~4穴,交替使用,得气留针20~30min,或快速刺法。手法视病人身体强弱虚实而定。若强实者,宜用泻法,四肢配穴要强刺激,捻转幅度要大;虚弱者,则用平补泻法,手法宜轻。若儿童,则酌用快速轻度提插,以防经啼发病。正值发作时,加人中穴,强刺激。白天发作的加申脉;夜间发作加阴扰的照海。隔日1次,或3~5d1次。待症状控制后,间隔时间可酌情延长,逐渐停针;中药改服愈癎丸(即上方去磁石,加石菖蒲12g)。
【临床疗效】本组64例,痊愈31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2%。
【方解】本方药用天麻、蜈蚣熄风止痉,天麻能制止癫癎反应的发生;蜈蚣节节有脑,尤善燮理脑髓神经;胆星、半夏、石菖蒲豁痰安胃,清心解郁;磁石、代赭石、朱砂、龙齿镇惊安神,醒脑健脑;蜂蜜有补养、矫味及调和药性作用,以防久服伐胃之弊。针刺督脉穴,调气血、平阴阳、舒心肝之气,疗筋脉拘急,祛痰开窍,控制挣扎较好。使用本法,病人原服药物,不能骤然去掉,要与丸药并用,可交替逐渐减量,不能频于更换药物,更不能突然停药,以免造成发作加剧。本方药物临床观察未见不良反应,服药忌辛辣,忌情志刺激等。
【方法来源】程玩梅,程九广,张广峰.针刺配合癎症丸治疗癫癎[J].新中医,1994,(1):38
化瘀通络汤
【处方组成】桃仁、红花、天麻、蝉蜕、僵蚕、胆南星、郁金各10g,当归、生地、钩藤、牛膝、石菖蒲各15g,川芎12g,蜈蝎散(蜈蚣、全蝎各半)3g冲服。
加减变化:属肝风痰浊型,加代赭石30g、天竺黄15g、半夏10g;肝风痰热型,加石决明30g、龙胆草15g、地龙10g;瘀血内停型,加虫、五灵脂各10g、丹参15g;肝肾阴虚型,加黄精30g、枸杞20g、鳖甲15g;健胃虚弱型,加白术、茯苓各15g、党参20g。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搜络熄风。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每日1剂,儿童酌减至1/2~1/4,水煎服。对个别病情严重,又长期服用抗癫癎药物的病人,为了防止突然停药引起病情反跳,待服用中药病情稍见稳定后,再逐渐将西药减量直至完全停用。用中药3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复查1次脑电图和甲皱微循环,凡服药后癫癎发作和临床症状已被控制,仅脑电图未恢复正常者,中药方去蜈蝎散,改服2~3日1剂;服至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再停药观察,最多服药3个疗程,最少1疗程,平均140d。
【临床疗效】本组36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5年;其中大发作13例,小发作15例,混合型8例。结果:基本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5%。
【方解】本方乃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的桃红四物汤和搜络熄风定惊的蜈蝎散化裁而成。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有利于调畅气血,导血下流,舒缓筋脉,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从而达到控制发作、消除症状的目的。
【方法来源】卢中蕙.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癫癎36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7,(1):13
桃蛹克癫汤
【处方组成】桃仁、白术、天竺黄各12g,蚕蛹、陈皮、石菖蒲、郁金各15g,茯神、天南星、钩藤(后下)、清半夏、地龙各10g,蜈蚣1条,琥珀(研末冲服)、全蝎各3g,甘草6.g。
加减变化:肾虚腰酸腿软,加山茱萸10g、仙灵脾15g、鹿角12g;体虚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加黄芪30g、党参15g、山药12g;便秘者,加大黄10g;不欲饮食者,加麦芽、神曲各30g、鸡内金15g。
【功效主治】熄风祛痰,健脾开窍。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3个月为1疗程。同时配合西药治疗:癫癎发作频繁,服用中药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必须配合西药,如谷维素、吡拉西坦、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常规用量每日2次。发作频繁时应密切观察,在短时间内必须控制发作,应避免精神刺激、重体力劳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防其他疾病诱发癫癎发作。
【临床疗效】本组42例,其中大发作35例,小发作6例,不典型者1例;原发性癫癎30例,继发性癫癎12例。结果:痊愈21例(1个疗程8例,2个疗程13例);3个疗程显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
【方解】治癎先治痰,治痰癎必安。本方诸药为伍,共奏熄风祛痰,健脾开窍之功,结合西药苯妥英钠、谷维素等治疗。疗效显着。临床观察发现,长期服用豁痰熄风药往往损伤正气,出现乏力疲惫、不欲饮食等现象。因此,在治疗期间多顾及正气,增加一些健脾益气和胃之品,并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方收佳效。
【方法来源】张新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癎42例[J].河北中医,1998,(4):238
柴胡桂枝汤
【处方组成】柴胡、半夏各9g,桂枝、黄芩、党参各6g,白芍12g,甘草3g,生姜2g,大枣4枚。
加减变化:风痰,加白附子、蜈蚣、全蝎、僵蚕;热痰,加天竺黄、胆南星、川贝;寒痰,加胆南星、石菖蒲、皂荚;惊痰,加生龙齿、朱砂、夜交藤、钩藤;心肝火旺,加黄连、栀子、龙胆草、大黄;舌边有瘀斑,加丹参、赤芍、郁金。
【功效主治】疏利气机,镇静安神,化痰祛瘀。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1疗程后,间歇3d,继续下1疗程。发作期与休止期均应服药。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味,煎炒炙之物,忌食绿豆、茶叶及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临床疗效】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癫癎84例,结果临床痊愈(发作完全控制,追访2年以上未复发)25例;显效(发作症状、时间、次数均挫减60%以上,维持时间2年以上)41例好转;(发作症状、时间、次数、挫减不足50%,维持时间未达2年)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4.05%。
【方解】本方由小柴胡汤、桂枝加芍药汤合方组成,旨在调整阴阳、协调脏腑疏利气机,镇静安神,化痰祛瘀。经研究发现,本方对癫癎发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CA1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方中白芍有极好的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小柴胡汤在免疫系统的各个阶段,均有增强或抑制的作用,能参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另证明,本方对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年期病人效果更好,且对小儿的智力亦有一定的提高。
【方法来源】曾文长.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癫癎84例[J].陕西中医,1990,(7):293
健脾定癎汤
【处方组成】白术、茯苓、胆南星、柴胡、陈皮各10g,石菖蒲、远志、酸枣仁、钩藤各15g。
加减变化:痰热甚者,酌选黄芩、黄柏、山栀等;抽搐甚者,选用朱茯神、朱麦冬、天麻、龙牡、全蝎、蜈蚣等1~2种;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体壮多痰、便秘者,加大黄;头痛明显,加菊花、川芎;腹痛者,加玄胡、白芍、甘草;食积者,加莱菔子、楂曲、鸡内金等。
【功效主治】健脾化痰,疏肝定癎。主治小儿癫癎。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1~6个疗程。
【临床疗效】本组40例,年龄在3~5岁15例,6~10岁17例,11~14岁8例;病程半年内9例,6~12个月7例,1~2年16例,2~5年8例;每日发作2~3次5例,每周发作1~2次15例,每月发作1~2次12例,每年发作2~3次8例;大发作20例,小发作11例,头痛型发作3例,腹痛型发作4例,混合发作2例。经治疗后痊愈6例,显效19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方解】小儿乃纯阳之体,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其病之特点,易于化火动风生痰,每稍有感触,酿成痰聚而发病。风火痰浊上蒙清窍,流窜经络,癎疾乃成。本方以健脾化痰,疏肝熄风定娴为法,方中白术、茯苓、陈皮具有健脾理气、渗湿理水之效,以杜绝生痰之源;柴胡、白芍、钩藤有疏肝清热、解郁平肝之力;配以酸枣仁则疏中有补,且能宁心安神;石菖蒲、远志既可涤痰,又能开窍醒脑;胆南星则祛络之风痰。诸药协同,使痰除热解,脾得健运,少阳之气条达,则风自灭,故癫癎得愈。临床观察小儿癫癎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
【方法来源】金翠娣.健脾定癎汤治疗小儿癫癎40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2,(4):11
礞龙菖星汤
【处方组成】礞石、菖蒲各30g,龙骨20g,胆南星10g,赤芍15g,全蝎5g。
加减变化:瘀血阻窍者加丹参30g、川牛膝15g、黄芪24g、地龙12g;风痰闭阻者加天竺黄12g、远志12g、僵蚕10g;热邪上扰者加黄芩12g、生地12g、钩藤15g、地龙12g;肝郁气滞者加郁金10g、栀子12g、竹黄10g、牡蛎15g;肝肾阴虚者加牛膝15g、山药15g、枸杞子15g、紫河车10g。
【功效主治】活血,熄风,豁痰。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上药2日1剂,分4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本组54例癫癎病人经服用本方后,治愈36例,占66.6%;显效10例,占18.5%;好转5例,占9.3%;无效3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
【方解】癎证日久,必致脏腑瘀滞,瘀血、痰浊越结越深,而使病症久发不愈。本病以瘀血阻窍型为最多见,本方以礞石、菖蒲、胆南星豁痰开窍;龙骨、全蝎熄风通络;赤芍活血化瘀,随证加减而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期间,忌食烟酒及辛辣、生冷食物;忌剧烈运动;男性已婚者节制房事。
【方法来源】王兆荣.礞龙菖星汤治疗癫癎54例[J].四川中医,1995,(7):16
伏癎散冲剂
【处方组成】杜仲、巴戟、钩藤、甘草各150g,白芍、远志、麦冬、黄芩、丹参各180g,长春花、田三七各120g,柴胡、竹茹、石菖蒲、郁金各160g,藏红花、人中白各50g,朱砂、琥珀各60g,全蝎、蜈蚣各20g,珠贝300g。
【功效主治】清热豁痰,滋补肝肾,化痰祛风,镇静安神。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制法:除朱砂、琥珀、人中白外,把其余药物经水煎,去渣文火浓缩至500g,加入人中白发酵后再加朱砂、琥珀粉末混匀,适当烘干。分装30包,每包约20g。用法:口服伏癎散,每日1包,分3次服。服药后第5天,开始停服苯妥英钠等所有抗癫癎药。
【临床疗效】本组148例,总有效率为97.3%。部分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作甲皱循环检测观察,治疗前微循环障碍发生率为74%,而治疗后降为40%。经实验检查结果表明,本方对心、肝、肾及骨髓无不良反应。仅有个别病人在治疗初4~7d有轻度头晕、恶心反应,但坚持数天或减药后消失。
【方解】临床观察,用本方治疗癫癎均10d之后,原苯妥英钠所导致厌食、头昏、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均消失。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头脑清醒,记忆力改善,食量增加和抗病能力增强,对治疗充满信心。因此,对于久服苯妥英钠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的病人,肝肾功能不全、贫血、苯妥英钠已失效或过敏的病人,应用本方无疑是最合适的药物治疗。
【方法来源】肖裕光.伏癎散冲剂治疗癫癎148例[J].新中医,1992,(10):43
三仙定癎丸
【处方组成】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各60g,代赭石30g,炒大黄、竹茹、生龙骨、生牡蛎、陈皮、僵蚕各15g。
加减变化:角弓反张、抽搐明显者,加全蝎、天麻、钩藤、白附子;喉中痰鸣如吼、口吐白沫或血沫较多者,加青礞石、天麻、法半夏、胆南星;大便干结、五心烦热、口舌生疮等热象明显者,加紫石英、石膏、山栀子、黄连。
【功效主治】消食导滞,熄风降逆,清热祛痰。主治腹痛型癫癎。
【治疗方法】以上基本方药物共研细末,蜜为丸,每丸重6g,以加减变化药物煎汤送丸服。应用本药时逐渐减少原先西药,方法是每10d减1/3用量,以第2个月起单用本方治疗。具体用法为:3~7岁,每次1丸,日服3次;8~14岁,每次2丸,日服2次;14岁以上,每次2丸,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一般3~6个疗程。
【临床疗效】本组30例,均以腹痛为主症,其中疼痛部位偏左上腹者4例,脐周疼痛者26例;发作时间5~10min5例,半小时以上者25例;月发作次数5~14次者12例,15次以上者18例。采用本法治疗前,除3例未行治疗外,其余27例均采用过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地西泮(安定)等治疗。经本法治疗后,临床痊愈13例,其中3个疗程治愈6例,4个疗程治愈5例,6个疗程治愈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
【方解】本方中焦三仙消食导滞,生龙骨、生龙骨、生牡蛎平肝降逆,镇静安神;竹茹、陈皮清热化痰、和胃降逆;大黄泻热通腑,活血通经;僵蚕熄风定痉。诸药相配,药对病机,临床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故能获佳效。
【方法来源】王明义,金涛,姚元秀,等.自拟复方三仙定癎丸治疗腹痛型癫癎[J].新中医,1994,(10):26
癫速康胶囊
【处方组成】I号:牛黄、羚羊角、全蝎各10g,天麻、钩藤、石决明各30g,蜈蚣10条,蝉蜕、胆南星、菖蒲、半夏、白芍各20g,枯矾25g,朱砂、柴胡、党参、白术、茯苓各15g;Ⅱ号:马钱子30g,皂荚20g。
【功效主治】理气清热,平肝熄风,化痰涤痰,通经活络。主治癫癎。
【治疗方法】制法:Ⅰ号方中,牛黄、羚羊角、天麻、钩藤、全蝎、蜈蚣等7味药物粉碎成细粉,其余胆星等12味煎煮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稠膏状,加入上面制成的极细粉,拌匀,干燥研细,过筛、混匀,分装胶囊,每粒重0.5g,名I号胶丸,密闭备用。Ⅱ号方中,先将马钱子与绿豆放在沙锅里加水煮,视绿豆开花为度,弃绿豆取马钱子,去皮切成薄片,置烘箱内烘干,和皂荚一起研极细末,加入Ⅰ号方中配成Ⅱ号胶丸,每粒重0.5g。用法与用量:阳癎者用Ⅰ号,阴癎者用Ⅱ号,混合型两种均用。口服1次1粒,1日3次(小儿酌减),儿童1个月、成人3个月为1疗程。
【临床疗效】本组198例中阳癎52例,阴癎81例,混合癎65例。结果:完全控制78例,基本控制60例,有效4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
【方解】本方中,牛黄、羚羊角、朱砂等清肝胆之热,以避热极生风;天麻、钩藤、全蝎、蜈蚣、石决明等平肝熄风;胆星、菖蒲、半夏、枯矾化痰滞;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扶助正气;白芍育阴养液,使阴生阳长,化生有源;柴胡疏肝解郁,顾护少阴初生之气;马钱子合用皂荚直捣胶固难拔之顽痰,无窍不利。诸药共奏清热疏肝,平肝熄风,导痰祛痰,益阴益气,开窍宁心之功。
【方法来源】孙太振,窦荣华,王桂欣.癫速康抗癫癎198例临床分析[J].中医药研究,199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