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脑脊液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49页(14210字)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充满并运行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它主要由血浆经双侧侧脑室脉络丛上皮的超滤作用产生的超滤液,少量为室管膜上皮细胞所分泌,平均生产量约0.35~0.40ml/min,每日产生量约500~600ml;近年利用MRI测定结果,平均24小时产生量达630~650ml,其中以0~4时产量最高。

脑脊液主要由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后,从室间孔进入第Ⅲ脑室,经大脑导水管流入第Ⅳ脑室,再经中央孔和侧孔流入脑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由蛛网膜粒吸收后回流至静脉窦及静脉。

在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之间,存在着机械性与渗透性的屏障,包括血-脑(组织)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及脑(组织)-脑脊液屏障,前二者统称为血-脑屏障。

脑脊液是一种有浮力的缓冲质,具有淋巴系统样功能,有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化学的内环境和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与代谢方面的作用;而且还对外界的打击起到机械性的保护作用。

临床通常采用穿刺的方法采集脑脊液;对脑室引流患者,也可直接从脑室引流管采集。经皮穿刺的部位有腰池(椎)穿刺、颈椎侧方穿刺和小脑延髓池(脑池)穿刺。其中以腰池穿刺具有简单易行、安全等优点,应用最广。

一、穿刺方法

(一)腰池穿刺(简称腰穿)

1.器械准备

根据病人的年龄与体型选择腰穿针的型号,一般而言,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适用9号腰穿针;9~11岁用8号,6~8岁用7号,3~5岁用6~7号,1~2岁用5~6号,<1岁用5~51/2号。穿刺深度一般随年龄递增(见表1),但同年龄组按体型、胖瘦可相差0.5~1.5cm。如需测量脑压应准备三径接头及玻璃测压管或真空测压计。

表1 腰椎穿刺深度(引自《脑脊液基础与临床》)

2.操作方法

(1)体位:通常病人取侧卧位,头下垫一小枕,使颈椎与胸椎在同一水平面,务使病人背部平面与床面相垂直;髋关节与膝关节尽量向前弯曲,双手环抱胫前,使膝盖能触及胸部。

(2)穿刺点: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即腰穿定准线(Jacoby线),此线中点约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其上方为第3、4腰椎间隙,是最佳穿刺部位,也可以选择第2、3或第4、5腰椎间隙。

(3)操作: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用2%碘酊涂布皮肤,待干燥后再用75%乙醇洗拭除去碘酊。以2%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局麻后半分钟,术者戴手套,以左手拇指尖压于穿刺点旁,右手持消毒纱布包裹穿刺针柄端,针尖斜面向上,垂直或稍向头侧进针,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有一种“脱空感”,穿过硬脑膜时有第二次“脱空感”,表示针尖已达蛛网膜下腔,此时可将针芯拔出;若无液体流出,可将针头慢慢转动或稍稍拉出数毫米。若触及骨质,针头必须拉到皮下后重新定位。如穿刺成功,先测脑压,再留适量脑脊液送检后,可拔出穿刺针。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令病人去枕平卧6~24小时,并嘱多饮水。

3.适应证

(1)诊断性腰穿:①各种病因的脑膜炎、脑炎、脑膜脑炎、脑病及原因不明的发热伴抽搐、意识障碍者;或脑膜炎、脑炎流行季节的可疑患者。但对流行病史明确并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可以免于施行腰穿;②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如脑肿瘤、脑血管病和脱髓鞘脑病间的鉴别;原因不明的症状性癫痫等;③判断全身系统性疾病是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如白血病并发脑膜白血病,Behcet病并发神经Behcet病等;④造影:自CT、MRI应用于临床后,气脑造影和脑室造影已少应用。但对某些梗塞性脊髓病变为了解阻塞部位和病变性质,仍有一定帮助。

(2)治疗性腰穿:主要为椎管内注射药物。

4.禁忌证

(1)脑疝或疑有脑疝者绝对禁忌腰穿,否则可能诱发或加重脑疝而死亡。

(2)脑内血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压增高者,腰穿常易诱发脑疝。

(3)穿刺部位有广泛性化脓性病灶(包括软组织或脊椎感染)或严重皮肤病、脊柱结核等,暂勿腰穿。

(4)严重腰椎畸形,常因腰椎椎间隙过窄易致穿刺失败。

(5)严重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有明显出血倾向时,穿刺外伤易致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6)心、肺疾患引起高度呼吸困难者,可能更加重呼吸障碍或导致腰穿时不良姿位,故暂勿腰穿为宜。

(7)休克患者,尽量在纠正休克后施行腰穿。

(8)精神障碍(包括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等)有显着狂躁色彩不能合作者,应先予适当的抗精神剂,待症状平稳后再进行腰穿,以免由于躁动而引致穿刺外伤甚至断针事故。

(9)全身或部分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或破伤风、狂犬病等频繁抽搐的患者,应待药物控制后再施行。

(10)晚期妊娠通常不易摆好腰穿的适当姿位,易导致腰穿失败。

腰穿禁忌证在不同的专科、不同的学派之间,意见颇多分岐,如脑膜炎、脑炎、脑病通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高颅压症,但为了明确诊断,腰穿采集脑脊液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因此,一般可先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后,再用细穿刺针小心、缓慢地放出少许脑脊液,供诊断之用。又如白血病常有严重出血倾向,而鞘内注射MTX又是脑膜白血病主要治疗措施,故临床仍坚持施行。总之,上述各项禁忌证除第一项外,均非绝对禁忌,权衡利弊必须施行时应尽量设法克服穿刺不利条件;并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做好腰穿意外的抢救准备后,小心施行。

5.腰穿失败原因

腰穿失败原因主要是被检者的体位不正,穿刺针方向或深浅不当;少见的原因有:椎管末端畸形、老年人腰椎退行性变引起棘上韧带或黄韧带钙(骨)化及蛛网膜粘连等。

6.腰穿意外或并发症

(1)腰穿损伤性出血:腰穿过程中发生操作困难者,误伤椎管壁的硬膜外静脉或蛛网膜下腔前静脉丛,往往易造成外伤性出血,可见血滴从针头外溢、或流出混有血液的脑脊液,后者必须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区别。穿刺损伤性出血的脑脊液,是混合不均匀,易形成血凝块,且自行流出的液体有越来越清的倾向;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从穿刺针流出的脑脊液是均匀血性,不发生凝血块。如不能确定时,可取部分标本立即离心,观察上层液体:澄清者以腰穿损伤可能性大,呈黄色者肯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将上层液体行联苯胺试验或(及)胆红质定性试验,联苯胺或(及)胆红质定性试验阴性提示为腰穿损伤,试验阳性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离心沉淀物镜检,腰穿损伤的脑脊液标本中红细胞形态正常,无皱缩、变形现象;蛛网膜下腔出血标本可见皱缩变形红细胞。但近年有文献报道,由于脑脊液的盐基浓度(163mg/L)比血浆(155mg/L)为高,如标本采集后不立即镜检,即使是腰穿损伤的脑脊液中也可发现皱缩红细胞,故不应作为重要根据。总之,血性脑脊液标本必须综合判断,才能正确区别是腰穿损伤抑蛛网膜下腔出血(见表2)。

表2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腰穿外伤出血的鉴别

(2)腰穿后头痛:为最常见的腰穿并发症,约占腰穿者15%~30%,其发生原因多由于脑脊液通过腰穿遗留的针孔持续性漏出于硬膜外腔,引起颅压减低,牵引了硬脑膜血管与颅内静脉窦的痛觉神经末梢所致。腰穿后头痛多发生于术后1至数天,一般持续2~3天,少数可迁延达数周。患者立位时前额、枕、颈部疼痛,于咳嗽、头抬高及头活动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头痛剧烈时常伴面色苍白、呕吐及多汗。临床称腰穿后低颅压综合征。

预防:①应用细针穿刺;②腰穿后平卧休息24小时,鼓励多饮水(浓茶或咖啡);③一次采集脑脊液量不超过5ml。

处理:①平卧休息24小时,保持每日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②可选用脱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或吡啶斯的明;③严重者可行颈交感神经封闭。

(3)腰痛:常为穿刺针粗暴地损伤椎管壁、骨膜、椎间盘或神经根;或穿刺部位感染等。摆正体位,避免盲目乱刺是预防后遗腰痛的主要措施。

(4)腿痛:穿刺后腿痛多见于反复施行腰穿者,常为穿刺针损伤尾感觉神经根所致,偶可由于腰骶段蛛网膜炎。针灸及理疗治疗效果较好。

(5)硬脑膜下积液:主要见于婴幼儿。其原因可能系放出脑脊液过多,使硬脑膜与蛛网膜脱离,引起硬脑膜下静脉撕裂,产生硬脑膜下血肿,当血肿液化时,渗透张力将脑脊液吸入硬脑膜下腔形成积液。避免短期反复腰穿和脑脊液每次放出量不超过3ml。

(6)发热或脑膜炎:消毒不严、消毒剂浓度不够或失效偶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手套上滑石粉、消毒剂随穿刺针进入,偶可引起化学性脑膜炎;重症腰穿后头痛可伴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或轻度蛋白、细胞增多,称虚性脑膜炎;疑为前者,应及时使用广谱抗菌素,化学性和虚性脑膜炎反应轻,常于1~2周内自行恢复。

(7)脑疝:常为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未行降颅压处理或/及放液过快、过多而引起小脑扁桃体疝或颞叶钩回疝。一旦疑有脑疝,应立即予20%甘露醇600~750ml及速尿40ml静注,必要时行开颅降压。

(8)断针:其原因为①操作粗暴,用力过猛,穿刺针触及骨质而仍继续用力推进;②适应证掌握不严,如腰椎畸形、频繁抽搐或严重狂躁的患者;③穿刺针陈旧、已有损坏或折痕等。凡发生折针时,切勿惊慌,一般立即用消毒血管钳夹,常可将露出于皮肤外的断针拔出。倘若惊慌失措使患者移动体位,则断端可陷入皮下,只能施行手术拔除了。

(二)小脑延髓池穿刺

1.操作方法

充分暴露枕部和上颈部区域,剃尽穿刺部位及其附近的毛发,常规消毒。病人一般取坐位,不能坐位者取侧卧位;头下放一沙袋,使颈部脊柱与桌面相平行;令头部向前作最大限度的屈曲,并需专人扶持。在枕骨下缘及第一颈椎棘突上缘正中,或乳突连线中点为穿刺点。局部麻醉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按住枕结节的最下端,右手持针缓慢刺入,针尖方向稍向上,使其与外耳道和鼻根部平面的中线相平行。当针尖触及枕骨时,将针尖稍下压,呈水平方向前进。通过硬脑膜时,有较明显的“脱空感”。进针的深度按年龄、性别、体态而定,个别差异明显。成人女性平均为4~5.2cm,男性平均为5.3~5.7cm,儿童较成人的浅1~2cm。通常进针3cm后,应拔出针芯观察有否液体流出,无液体流出时,插入针芯再小心缓慢推进,每推进1mm便要拔出针芯观察一次,达4.5cm以后,更要小心!直到有脑脊液流出或深达6cm(除体型特肥胖者外)。

2.适应证

(1)因局部原因(如腰部皮肤广泛感染、腰椎畸形等)不能施行腰穿,或多次腰穿失败。

(2)腰穿损伤后急需了解脑脊液情况,或不能区别腰穿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3)高位脊髓肿瘤需注入造影剂行下行性造影以了解上界水平者。

(4)结核性脑膜炎等慢性感染并发椎管阻塞而必须鞘内注射药物者。

(5)脑积水分流术后,欲了解分流是否通畅。

3.禁忌证

(1)颅压增高征尤其脑脓肿患者。

(2)颈项部广泛感染。

(3)严重败血症或病毒感染者。

(4)枕-颈部畸形或疑有肿瘤者。

4.优缺点(与腰穿比较)

(1)很少有腰穿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尤其需采集大量脑脊液标本时。

(2)很少有损伤性混血脑脊液。

(3)缺点:有直接或间接损伤延髓的危险。

5.意外及反应

(1)操作中穿刺针不慎伤及左右侧椎动脉,往往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立刻发生头痛,心神不宁,颈项僵直,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极少数在几天后)进行性意识障碍和各种脑干症状;严重者可威胁生命。

(2)穿刺针直接刺伤延髓,立即出现电击样疼痛,面色苍白、全身抽搐、意识障碍及呼吸障碍等,大多于短期内死亡。

(3)少数病例,术后发生头痛、颈僵直、头晕及眼眶痛,其发病机制和处理与腰穿后头痛相同。

(4)极少可引起脑疝。

(三)颈椎侧方穿刺术

此法与小脑延髓池穿刺比较,具有简单、安全、易掌握等优点,适应于因局部原因而不能腰穿者。操作方法:病人侧卧位,双耳壳用胶布条贴在颧部皮肤以利操作。头部垫一小枕保持正位,颈伸直。常规剃毛,消毒及局麻。用腰穿针在乳突下1cm再向后1cm处(相当第1~2颈椎间)进针,缓慢推入4.5cm左右,有“脱空感”时,拔出针芯;若无液体流出,再稍稍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

二、压力测定及动力学检查

(一)直接测压法

1.计滴估计法 腰穿方法时,脑脊液滴速20~60滴为正常压力范围。但穿刺针内径、长度、针尖斜面方向及脑脊液浓度等均可影响滴速。此外,颅压增高者,脑脊液流出呈喷射状,易引致脑疝,故此法已少应用,但基层单位仍多应用。

2.管测法 腰穿时,利用三通接头将腰穿针与玻璃测压管连接,观察脑脊液在测压管内上升水平的刻度,即得脑脊液压力数值。正常值:卧位为0.78~1.76kPa(80~180mmH2O),坐位为2.45~4.41kPa(250~450mmH2O)。

3.真空测压表 可将测压表通过经消毒的接管直接或通过三通接头与腰穿针末端相接,所得压力表读数即所测压力。

(二)间接测压法

通过手术将测压器埋藏于硬膜外,可以对颅压变化进行动态监护。

(三)脑脊液压动力学检查

1.手压双侧颈静脉(Queckenstedt)试验

常规操作腰穿测初压,令助手以双手掌面稳定地压迫受检者双侧颈静脉10秒钟(注意勿用力过重,防止造成呼吸道阻塞或颈动脉循环受阻),复测压力,然后突然松开双手,经10秒钟再第3次测压一次。正常人为:初压介乎0.78~1.76kPa间,复测压力值一般为初压的2~3倍,第3次压力值基本恢复初压水平。倘若第2次压力值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或虽然第2次压力明显升高,但第3次压力下降不明显,均提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椎管阻塞。

2.血压计压颈静脉(Cone-Grant)试验

用小儿血压计的缚带缚于被检者颈部(勿过紧)。常规操作腰穿测初压,将血压计气囊充气加压至1.97kPa(15mmHg),维持10秒钟,至稳定不变为止;立即完全放松气囊,每10秒钟测压一次,共60秒,分别记录压力下降值;然后分别加压至3.9kPa(30mmHg)和5.9kPa(45mmHg),分别依上法测定上升及下降压力值。倘若颈部加压后,脑脊液压力迅速升到2.94kPa(300mmH2O)以上,撤除压力后于20~30秒内迅速恢复初压水平提示脊管通畅。倘若3次颈部加压都出现:(1)不上升或上升缓慢和上升值<2.94kPa;(2)颈部压力撤除后,脑脊液压不下降或下降缓慢和不能恢复初压水平者,均提示存在椎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

3.压腹(Stookey)试验

在腰穿测初压后,用拳压迫受检者上腹部,脑脊液压力迅速上升至初压的两倍;除去拳压迫,压力迅速恢复到初压,这是拳压使腹部深部静脉淤滞,间接影响脑脊液压力的一种正常现象。倘若拳压后压力不上升或撤去拳头后压力不迅速恢复,常表明下胸段以下蛛网膜下腔梗阻,或下腔静脉与腹段硬脊膜外静脉梗塞。

(四)临床意义

1.脑脊液压力增高

腰池压力≥1.96kPa(200mmH2O)为压力增高,大多见于颅内病变,如颅内占位病变(肿瘤、血肿、脓肿及寄生虫肉芽肿等)、颅内炎症(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或脑积水、良性颅内压增高症、脑部及其附近静脉或静脉窦回流障碍;也可见于全身性疾患,如缺氧性脑病、尿毒症、肝性脑病、肺性脑病、铅中毒脑病、巴比妥中毒、急性乙醇中毒及癫痫持续状态等。

2.脑脊液压力减低

腰池测压≤0.68kPa(70mmH2O)大多≤0.29kPa(30mmH2O)为低颅压,其可由颅内、颅外多种因素引起。颅内因素引起者:脑脊液循环阻塞(如脊髓肿瘤、脊髓段蛛网膜粘连、枕骨大孔疝等),脑外伤(如脑外伤后低颅压症、脑外伤后脑脊液漏等),脑脊液外流(如持续脑室引流、腰穿后或腰麻后低颅压等)及特发性低颅压症等。颅外因素引起者:糖尿病昏迷、尿毒症、重症感染、维生素A缺乏、休克、重症脱水、恶液质、中毒性消化不良末期及静脉持续注射高渗溶液等。

三、实验室检查

(一)外观

1.色泽

(1)无色:见于正常脑脊液,也可见于部分脑及脑膜炎初起或恢复阶段。

(2)红色:脑脊液中混入新鲜血液,可由于特发性或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损伤性出血,偶见于炭疽杆菌脑膜炎;大量摄食胡萝卜素引致高胡萝卜素症者,脑脊液呈橘红色。

(3)黄色:又称黄变症或黄变性脑脊液。①脑脊液中异常黄色,可能由胆红质、血红蛋白衍生物或脑组织坏死所形成的脂色素等黄色成分引起。一般黄疸病人的脑脊液很少呈黄色,除非是坏死性肝炎、重症黄疸或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并中枢神经损害时,后者乃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所致。而核黄疸和新生儿黄疸引起黄色脑脊液往往在出生后持续数周。原发性或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如脑脊液内红细胞超过1.5~2.0×1011/L,常于出血后2~4小时红细胞溶解释出氧合血红蛋白;5~6小时氧合血红蛋白转变为胆红素、叶红素及脂色素等去铁衍生物;这些成分10小时便可测出,48小时达高峰,通常可持续3~4周;②脑脊液内蛋白含量增高超过1500~2000mg/L时可呈黄色,常见于脊髓肿瘤、脊椎结核等脊髓占位病变引起的蛛网膜下腔阻滞(Froin)综合征,后者常表现为:脑脊液黄色,自凝,蛋白增高,细胞正常。蛋白含量增高引起的黄变症还见于脑肿瘤、部分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及脑膜炎;③其他:偶可见于一氧化碳中毒、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硬脑膜炎、胡萝卜素血症及包裹性硬膜下血肿等。

(4)绿色:临床少见。有时可见于绿脓杆菌脑膜炎,罕见于肺炎球菌和A型链球菌脑膜炎,其色泽是细菌所含色素所致。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偶可带黄绿色。

2.透明度

(1)透明、澄清:见于正常脑脊液。但也见于部分细胞数与蛋白质不增高的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初起的其他脑炎或脑膜炎以及脑内血肿未达蛛网膜下腔者。因此,仅凭无色透明,并不能视为正常脑脊液。

(2)混浊:脑脊液的混浊程度取决于其所含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蛋白质及细菌的量。脑脊液中细胞数少于100×106/L时,不会造成肉眼混浊观;如果超过(100~200)×106/L时往往出现轻微云雾状;超过(300~500)×106/L时呈白色混浊;超过1000×106/L时呈脓样脑脊液。

3.凝固状态

正常脑脊液中虽含有少量蛋白质,但不含有纤维蛋白故不发生凝固。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见蛋白质凝集成块状或片状厚膜,浮悬于试管或沉于管底;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止12~24小时,可能出现网状薄膜;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5~10g/L往往迅速自凝,常见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综合征。

(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1.临床意义

(1)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脑炎、脑膜炎、及脱髓性脑病等。

(2)了解全身性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脑膜白血病、神经Behcet病、弥漫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损害等。

(3)观察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程演进和归转。

(4)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

2.细胞计数

(1)注意事项:①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渗出物最初多聚积在脑室、脑池或脑部蛛网膜下腔,大约于12~24小时才逐渐弥散到整个蛛网膜下腔内,因此,疾病超早期由腰池采集的脑脊液中,细胞数可能正常或略高,而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病理过程,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判断;②脑脊液细胞数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颇为重要,通常不同疾病的脑脊液细胞数变动有不同的规律,但是同一种疾病的脑脊液细胞数可相差颇大,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细胞数有明显差异,前者多超过1000×106/L,既可高达120000×106/L或难以计数者,但低的仅轻度增加;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细胞数多在(50~500)×106/L,但少数病例也可超过1000×106/L;此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虚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数偶可达50× 106/L。因此,对各种脑炎、脑膜炎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全面判断;③脑脊液细胞数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非绝对平行。例如急性脊髓灰质炎第一周末,往往可见细胞数下降,而临床却出现瘫痪;暴发型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败血症期,脑脊液细胞数处于正常或轻度增高,而临床往往处于垂危状态;④经早期不规则抗菌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细胞数可能不升高或不典型;⑤脑脊液中有凝块形成者,影响细胞计数。

(2)正常细胞数及细胞数增加:各家对正常人脑脊液细胞数的统计值不一,一般为:脑室脑脊液:(0~5)×106/L。腰池脑脊液:(5~10)×106/L属正常,而(11~30)×106/L为(+),即轻度增加;(31~100)×106/L为(),(101~500)×106/L为()均属中度增加;500×106/L以上为()称高度增加。

3.细胞分类

(1)正常脑脊液细胞分类:正常脑脊液细胞中,淋巴细胞约70%(71.0±8.0%),单核样细胞约30%(28.0±7.0%)。淋巴细胞中大部分(75%~85%)为T细胞;①淋巴细胞:为脑脊液中主要细胞,占细胞总数的60%~80%。正常数量的淋巴细胞无病理意义,但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病毒、原虫、霉菌及梅毒性等中枢神经感染、感染后脑病、中毒性脑病、流行性脑膜炎治疗期、脑室内肿瘤、鞘内注射药物等脑膜机械刺激以及多发性硬化等;②单核样细胞:脑脊液中单核样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恒定(3∶7),如比例倒错,绝对值增高伴有激活型单核细胞增殖,或出现病理性细胞时,则提示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反应性改变或破坏性病变。单核样细胞增多可见于脑挫裂伤,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结核性、病毒性、霉菌性、梅毒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某些邻近脑室脑瘤的组织反应;③其他:偶见软脑膜及蛛网膜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丛细胞、及腰穿外伤污染的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等。

(2)常见病理性细胞:①转化型淋巴细胞:是小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成,可以是T细胞,也可以是B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的出现提示局部的体液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多发性硬化,不规则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或其恢复期等;②浆细胞:亦名抗体生成细胞,浆细胞的出现提示局部抗原抗体反应。见于多发性硬化、病毒性脑膜脑炎及其他各种脑膜炎恢复期、感染后脑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脊髓灰质炎、单纯疱疹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中枢神经梅毒、中枢神经寄生虫(脑血吸虫病、脑肺吸虫病、弓形体病及脑囊虫病)等;③多形核白细胞:脑脊液细胞增多中有嗜中性粒细胞,肯定属病理,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也可见于病毒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还可见于反复腰穿、脊髓造影等机械刺激引起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颅内寄生虫感染;④其他:肿瘤细胞、吞噬细胞、白血细胞等。

(三)脑脊液生化检查

腰池脑脊液各种生化组成见(表3)。

表3 腰池脑脊液组成及其正常值

1.蛋白质

胎儿的脑脊液蛋白虽较成人高,但在妊娠后期渐减少,故新生儿和婴儿的总蛋白量低于成人,随年龄增长渐增高,至青春期起与成人相等。成人总蛋白量:腰池为0.15~0.45g/L,小脑延髓池为0.1~0.25g/L,脑室为0.05~0.2g/L。通常总蛋白量增高提示中枢神经组织存在器质性损害。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急性期的蛋白成分改变:炎症起病后6~24小时,脑脊液中出现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血浆类粘蛋白(orosomucoid)、α-抗糜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亲血色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于第2~3天出现铜蓝蛋白、补体C3;而白蛋白、铁传递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结素及α-脂蛋白减少。

(2)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出现的临床意义:MBP约占髓鞘蛋白的30%,是指示活动性髓鞘崩坏的一种特异性蛋白,例如它在多发性硬化的恶化期增加,而于缓解期降低。

(3)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增加的临床意义:脑脊液中γ球蛋白约占总蛋白的6%~8%,其主体为IgG,其他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极微。各种不同免疫球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有:①脑脊液IgG明显增加,IgA、IgM不增高,常见于多发性硬化、急性炎症性脱髓鞘脑病;②脑脊液IgA明显增加,IgG、IgM同时增高,常见于各种脑膜炎;③脑脊液IgM明显增加,IgG、IgA同时增高,常见于神经梅毒、莱姆病;④脑脊液IgG明显增加,IgA、IgM同时增高,常见于疱疹性脑炎。

(4)脑脊液IgG%的临床意义:IgG%是区别血-脑屏障损害引起血液中IgG进入脑脊液增多致脑脊液IgG增加,还是神经组织免疫过程引起IgG增加。其计算公式为:

正常值=5%~12%

①脑脊液蛋白总量与IgG同时增加,见于各种脑炎、脑膜炎、神经梅毒和部分格-巴综合征等;②脑脊液IgG增高,而蛋白总量正常或轻度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神经Behcet综合征、结节病、爱滋病、HTLV-1感染伴脊髓病(HAM)、囊虫病、类肿瘤综合征等;③由于血清免疫球蛋白增加引起的IgG%增高,见于脊髓病、胶原性疾病、慢性肝炎及其他全身性慢性炎症疾病。

(5)寡克隆带(OCB)的临床意义脑脊液出现OCB阳性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组织内产生的免疫球蛋白。OCB的阳性率: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为83%~94%,且不受病程、治疗的影响;但OCB阳性也可见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脑脊液中补体增高,常为判断免疫性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2.脑脊液糖

脑脊液中糖主要为葡萄糖,其他如果糖、核糖、多糖体均微量。脑脊液糖正常值:腰池为2.5~4.4mmol/L,脑室为2.7~5.0mmol/L。引起脑脊液糖减低的疾病:

(1)脑膜炎: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阿米巴性、寄生虫(旋毛虫、囊虫病等)性、急性梅毒性、病毒性(单纯疱疹病毒及部分腮腺炎病毒)及化学性脑膜炎。

(2)恶性脑肿瘤:癌性脑膜炎、胶质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白血病脑膜浸润及肉瘤。

(3)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4~10天。

(4)其他:结节病、弥漫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脊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造影术后一过性脑膜激惹时,低血糖及脑死亡等。

3.氯化物

临床上通常所谓脑脊液氯化物主要指氯化钠的浓度而言,正常值为120~130mmol/L,脑脊液氯化物减低主要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外,还可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癌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阻滞综合征及部分神经梅毒、脑肿瘤、脑炎;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肺炎、肾上腺机能减退、频繁呕吐和腹泻、低张性脱水等引起血液氯化物减低时,脑脊液氯化物也可相应减低。

4.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和多肽类与各种中枢神经系变性疾病的关系

尽管近20余年来,已明确各种中枢神经系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递质和多肽类关系密切,但脑脊液中各种神经递质和多肽类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之间的关系,尚未发现有明确的规律,仅对于部分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可能有一定帮助(见表4)。

表4 脑脊液神经递质、多肽类与常见中枢神经变性疾病的关系

注:(-):未测定;→:无改变;↑↓:轻度升高及降低;↓↓:明显降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