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174页(3539字)

冻伤是冰点以下的低温造成组织冻结,冻融后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多种因素可以诱使形成、加重,如:风吹、空气潮湿、汗脚或手脚皮肤浸泡,使体表散热加快;衣着单薄、未戴手套或手套保暖不良,易于受冻;肢体受压迫,如过紧窄的靴鞋等,使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局部受外界影响降温,长期不活动,骨骼肌产热减少,肢体血液循环速度减慢;饥饿和营养不良者,产热不足;疲劳过度,削弱对寒冷的抵抗力;饮酒使浅层血管舒张,皮肤散热增加,醉倒时机体活动减少,也容易受冻。

长时间暴露于冰点以上的低温或湿冷(低温、潮湿)环境,虽然不致组织冻结,也可导致局部冷伤,或称非冻结性局部冷伤。

冻伤发生,待复温后,主要症状显露,依局部表现及自觉症状,一般分为四度:

Ⅰ度冻伤:皮肤充血、水肿,局部灼热而干燥,有刺痒和刺痛,不经治疗能自行消退;Ⅱ度冻伤:出现水疱,水疱多扩散到指或趾端,大者可遍及整个足背、手背或耳背,水疱周围有充血和水肿,疼痛比Ⅰ度明显,如不合并感染也能自行消退;Ⅲ度冻伤:损伤波及皮下组织。皮肤全层和不同程度的皮下组织坏死。水疱的疱壁较厚,其中多为血性液体。水肿较Ⅱ度严重,肤色紫红或青蓝,无水疱者可呈青灰色。皮温明显降低,接近室温。冻区痛觉迟钝或消失,但肢体有剧烈难忍的疼痛。坏死处水分蒸发、吸收后,形成黑色硬干痂。干痂脱落则形成溃疡而露出肉芽,以后长出上皮,形成疤痕。Ⅳ度冻伤:损伤波及各软组织及骨组织,肢体冻区坏死,皮肤紫蓝色或青灰色。组织温度低下,接近周围气温,痛觉和触觉十分迟钝或完全消失。可无水疱或较晚出现少量水疱,水疱液血性,暗红色。水肿明显。肢端疼痛,但干化坏死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约在复温后12天后可出现分界线,分界线以下坏死,坏死部位水分蒸发而干化,干化坏死肢端脱落后,伤口露出肉芽,逐渐长出上皮而愈合,形成残肢或致残废。

实际不同程度的冻伤可同时存在。

手、足、耳等持续在低温或湿冷环境下,起始皮肤红斑、肿胀,有痒感和灼热感。脱离低温环境后,病灶在数日内消退,也可反复发作,甚至每年发作,并可发展为慢性,局部皮肤颜色变深,有时还有水疱形成,浅层糜烂和皮下组织坏死,痒感被疼痛代替。有时局部溃破成疮,称为冻疮。冻疮常见于高湿度地区,严寒干燥地区反而少见。

按照我国北方高寒地区习惯,新鲜的冻伤,脱离寒冷环境后,不宜立即用温水浸泡或其它温热措施,可用冰雪搓揉,或用凉水浸洗后,使局部在室温下缓缓复温,以免加重冻伤损害。

冻伤溃破或反复发作的冻疮首先应该注意防止局部感染。Ⅰ、Ⅱ度冻伤恢复后,局部微循环不良,毛细血管网络稀疏,局部温度调节机能欠佳,因此,冻伤后数年内肢体局部也应该注意保温,以免再次冻伤。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介绍治疗冻疮验方:茄秧1000g、辣椒秧500g,铁锅内煎5小时,取三次滤液,合并浓缩成膏,涂患处。或将膏溶于水中熏洗,每日一次(据《中药大辞典》)。一般菜农摘收茄子、辣椒后,常拔出茄秧、辣椒秧堆晾田边,任其自干。山乡取用本方应无困难。

用茄根及枯茎叶煮汤,渍治冻疮,唐代《本草拾遗》、《食疗本草》均有记载,宋代《开宝本草》亦载。《圣济总录》卷134方用茄子根半斤挫碎,以水五升,煎至四升,去滓,温洗疮上,日三、五度。(因是外用方,各量不必十分准确,估量即可。)清人《疡医大全》卷35也引此方。《救生集》卷4则用白茄根,煎浓汤洗。《良朋汇集方》卷5用冬瓜皮、干茄根煎汤热洗,不过三次愈。又,茄柴熬水,热洗,再加一味花椒,不拘多少,更妙。《中国秘方全书》冻疮初起,用辣椒全草和茄子全草煮水,洗患处。或用茄根或茎、叶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湿罨。冻疮溃烂者用麦叶一握与茄子根一枝,煮水烫洗,轻者三日,重者七日愈。茄秧煎水烫洗冻疮,无论是否加用它物,疗效准确。

冻疮愈后,来年寒冷季节还容易复发。为防冻疮复发,也可采取相应措施:

《验方新编》卷十二载验方:“暑伏时,捣大蒜为泥,敷在上年生过冻疮之处,过一日一夜洗去。迟三、四日再敷一次。若连日敷之,则肉上起泡破皮矣。本年,虽极寒亦不生冻疮。凡小儿手足各处虽未冻过,亦敷两次,可以耐寒。”则是预防冻疮及预防冻疮复发的方法,可以一试。

又《医宗金鉴》卷75治冻疮有独胜膏,也是预防冻疮复发的方法:“于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日(农历)用独头蒜杵烂,日中晒热,涂于冻发之处,即于日中晒干,忌患处着水。”以下防治冻疮的验方摘自《果蔬疗法大全》,可参考选用:

(1)预防冻疮:

①用隔年冬瓜皮、辣椒,在伏天煎水,洗易复发冻疮的部位。

三伏天,取青辣椒数个,剪开,用剪处向曾经发冻疮处频擦。少顷即灼痛难当,须尽力忍耐,至极难忍耐时,用冷水洗去。

(2)治疗冻疮初起,未溃烂者:

①白果(银杏)树叶水煎浓汤,乘热洗患部。

②葱白30g,干姜20g,水煎。乘热洗患处。每日一、二次。

③辣椒3个,大茴香15g,水煎。乘热洗患处。每日一、二次。

④生姜5片,煎汁一碗,擦洗局部。

⑤辣椒5只,煎汁一碗,擦洗局部。

⑥辣椒全草和茄子全草,煎水,洗患部。

⑦蚕豆叶30g,煎汤,乘热洗患部。

⑧生姜一块,在热灰中煨热,切开,搽患处。

⑨茄根7、8只,劈开,水煮沸,临睡前煎汤,熏洗患部。每晚一次,连续二、三次。

⑩茄杆一把,煎水,加黄酒90ml。温洗四、五次。

①茄茎或茄杆烧成灰,香油调成糊,敷患处。

②柚子皮适量,水煎,洗患处。

③蜜橘皮烤焦,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涂患处。

④生姜60g,捣烂,泡入100ml酒中。擦患处,每日三次。

⑤尖头辣椒6g,切细,以60度烧酒30ml浸泡十天,过滤去渣,频频搽患处。

(3)冻疮已经溃烂:

①柿子皮炒炭,研末,熟菜油调搽患处。连用七天。

②老丝瓜炒炭,研末,油调搽患处。(为防污染,猪油应先用锅煎沸,放冷后即用。)

③干姜炒炭,煅明矾(白矾适量,放铁勺内加热熔融,至起泡,约10分钟。待水汽散尽,呈枯白色松散块状。放凉,研碎。)各30g,共研细末。外敷局部。每二日换药一次。

④生南瓜切片,擦患处。觉热即换。早晚各一次,连用数日。

⑤老丝瓜烧存性,和腊猪油涂之(参照②注)。

⑥生姜捣膏,涂。

⑦瓦楞子(蚶壳)煅过,研极细。以麻油调涂。如有渗出,即用瓦楞子细末干掺。

⑧麦叶一握、茄子秧一根,煮水烫洗。连用三至七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