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程师手册

系统调试与切换

书籍:工程师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640页(4674字)

1.系统调试

调试一个系统大致分为程序调试、联合调试和系统调试三个层次。调试过程是先进行程序调试,再联合调试,最后进行系统调试。

(1)程序调试,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①正确性调试,一般由程序员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真实数据,或者由程序产生一些数据来检查程序,运行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核对。详细做法将在以后讨论。

②运行时间和存储空间的可行性,有些程序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实际上不可行。例如一个班的计划程序使用最优化方法,算一次就要2小时,虽然算出来确实是根据上班班末情况和整个计划情况得出的优化计划,但无法根据它安排计划。运行时间和存储空间在程序流程图上是可以做出初步估计的,但有时很难估计准确,因此程序调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测程序运行时间数量级和存储空间的开销。

③使用方便性,有些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对使用者要求过于苛刻,使用起来也很别扭。例如在输入一串数字中一不小心加进一个字母就会引起程序错误,要恢复又得重新输入一大段。当然这种情况在程序流程中也应考虑、但很难免有漏掉之处,只有在调试中纠正。

(2)联合调试,把几个密切相关的程序一起调试。这一步调试主要是调接口,看接口是否匹配,通讯规则是否合理。

(3)系统调试,一般要在管理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调试。如果条件还不具备,也可在同类型同等级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调试。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调试出来的软件能完全适应硬件环境。系统调试应检查:

①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合理。

②系统运行功能是否达到系统目标要求。

③系统遭到破坏后能否按要求恢复。

这里第一点和联合调试类似,但范围大了。后两点是这步调试的重点。系统要在最复杂的操作条件下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

功能执行的准确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但系统运行的时间也有要求:

①查询时间一般不大于25秒。

②每个功能执行的时间不大于目标提出的要求。

③每天业务平均处理量不大于正常开机时间(例如16小时)。

④月末业务平均处理量不大于月末正常开机时间等。

系统调试必须有充分准备。参加统调的人员包括系统分析员、设计员、程序员、操作员和一般使用人员。大家在一起讨论,明确总的要求,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由系统分析员汇总,得到统一的目标,由系统设计人员负责制定调试方案,解决调试方法和步骤。

系统调试过程采用的测试数据最好是系统前期的实际信息,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正常的事务类型的相容部分,易于考核新系统的准确性。同时,也尽量考虑各种类型的异常情况,以保证识别错误,并尽可能纠正错误。

2.数据准备

新系统真正运行之前,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是数据准备。准备系统基础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根据系统切换的类型来确定。将手工处理的数据如帐本、人事卡片、信息等,录入到计算机系统的外存储设备上,这是最费时间的转换。对于已有的计算机系统上的文件转换,则可以通过合并和更新的方法,增添新记录,扩展老文件。但若是将一个普通的数据文件转换到数据库系统中去,往往需要改组或重建文件,因而较为复杂且耗时。

3.系统文档准备

系统调试完以后应有一套详细的系统说明文档,这套文档应给各种人员阅读。系统说明文档应使用通用的语言说明系统各部分如何工作、维护、修改和恢复。

系统说明文件大致可分以下三类:

(1)系统一般性说明文件

①用户手册,给用户介绍系统全面情况,包括目标和有关人员情况。

②系统规程,为系统的操作和编程等人员提供的总的规程,包括计算机操作规程、监理规程、编程规程和技术标准。

③特殊说明,结合具体情况有些特殊要求,有时是不断进行补充和发表的。

(2)系统开发报告

①系统分析报告,其中包括系统分析建议和系统分析执行报告。系统分析建议提出做系统分析的理由、系统实现的必要性、系统规模的根据、系统研究的诸方面,并粗略的安排各项工作的步骤。

②系统设计报告,涉及输入、输出、数据库组织、处理程序、系统监控等方面。

③系统实现报告,涉及到系统对管理和职工的影响、费用/效益分析、运行情况。

(3)程序说明书

①整个系统程序包的说明。

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

③作业控制语句说明。

④程序清单。

⑤程序试验过程说明。

⑥输入输出样本。

⑦程序所有检测点设置说明。

⑧各个操作指令、控制台指令。

⑨操作人员指示书。告诉操作员操作顺序、需要的I/O介质、程序中断时应采取的行动、例外情况的分析、各参数输入条件(比如日期、各类常数等)、输出的分发等等。

⑩修改程序的手续,包括要求填表的手续和样单。

4.人员培训和其它

系统切换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把新系统付诸于实际操作。由于切换工作比较复杂,无论做了如何认真的计划、组织和培训,总会发生某些问题。因此切换前向管理部门作一简要汇报,对任何可能遇到的困难,能得到领导同志的谅解,并且理解,为了达到平稳的操作,需要经历一段反复修正的时间是合理的。

做好系统切换工作,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新旧系统的交替,往往使一些旧系统的知识拥有者对新系统工作人员产生妒忌或反感,或者盯视新系统中脱离实际或想象的不妥之处。在此期间,争取领导的全力支持,竭尽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员的机敏才智,调动新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舞士气,是努力完成系统切换的关键。

大多数系统在系统调试的同时就开始进行各种水平的培训。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学习新系统的工作过程和系统具备的各项功能,并进行模拟实践,以使他们充分了解和支持新系统,适应新系统的工作。培训工作可以选在试验设备上进行,然后再进行联机系统的培训。终端操作的培训可以使用由系统的人-机会话功能进行引导操作,这样即使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学会必需的操作。

对新系统的安装地点应考虑系统对电缆、电话或数据通讯服务、工作空间和存储、噪音和通讯条件及交通情况的要求。

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应具备以下两个特殊要求:

使用专门的方形活动地板,让电缆通过地板孔道,连接中央处理机与各种控制器和I/O设备,以免影响联机性能,对操作员发生危险。

提供不间断电源,联机系统要求恒定的不间断电源,以免丢失文件数据,破坏系统。

5.系统切换

系统切换一般有三种方式

(1)直接切换,直接切换就是在老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开始运行。这样,当然人员、设备费用很省。这时一般新系统要经过较详细的测试和模拟运行。这在老系统完全不能使用,或者新系统不太复杂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切换比较合适。

(2)并行切换,这种切换方式是新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考验,以后新系统正式替代老系统。

对于有复杂处理的大型系统,它提供了一个与旧系统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的机会,可以对新旧两个系统的时间要求、出错次数和工作效率给以公正的评价。当然由于与旧系统并行工作,消除了尚未认识新系统之前的惊慌与不安。

这是经常使用的切换方式,但费用很大,因为在相当长时间内系统要两套班子工作。一般并行时间不要超过几个月。

(3)分段切换,又叫向导切换。这种切换方式实际上是两种切换方式的结合。在新系统正式全部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一般在切换过程中没有正式运行的那部分,可以在一个模拟环境中进行考验。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可靠性,又不至于费用太大。一般比较大的系统均采用这种方式,它能保往平稳,管理上也可行。

总之,第一种方式简单,但风险大,万一新系统运行不起来,就会给工作造成混乱,这只在系统小,且不需要或时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采用。第二种方式无论从工作安全上,还是从心理状态上均是较好的。例如,某厂搞了一个工资系统,开始厂里人都怕计算机会算错,很不放心,所以迟迟不能用上。后来厂领导决定并行运行半年,结果运行四个月计算机无一差错,还查出了手工的2~3个差错,第五个月手工作业自动停下来了,因为他们感到,的确没太大必要了。这种方式的唯一缺点是费用大,所以系统太大时,费用开销也很大。第三种方式是为克服第二种方式的混合方式,因而在较大系统使用较合适,当系统较小时不如用第二种,省得麻烦。

上一篇:系统分析方法 下一篇:工程师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