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的概念和试验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计量专业工程师手册》第268页(1768字)
1.硬度的概念
硬度是固体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或者抵抗其中两种或三种情况同时发生的能力。硬度不属于物理量,但它是材料和机械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硬度试验主要用于检验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产品质量。硬度值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也与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有关。这就意味着,硬度不仅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塑性、脆性乃至结晶状态、分子结构及原子间的键结合力等有关,也与约定的方法和条件有关。
2.静态压痕试验法和动力试验法
硬度的试验方法,按照施加负荷或试验力的性质,可分为静态压痕硬度试验或静力硬度试验及动力硬度试验两种;按照被试材料的性质,可分为金属硬度试验和非金属硬度试验两种。
(1)静态压痕硬度试验法利用了塑性变形,这时可以认为,金属硬度是“材料抵抗永久压痕的能力”。这种试验法的一般原理是:用一定比例的静态力,将规定的硬质压头压入被测的金属表面,经过一定的保持时间后卸除该力,然后测量压痕的深度或大小,求得硬度值。
硬度试验与拉力试验,基本上都是测量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所以,它们的测量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比较的。例如,布氏硬度与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之间,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
σb=k·HB (5.6-1)
式中 σb——抗拉强度极限;
HB——布氏硬度值;
k——与材料有关的常数。
我国的国家标准《黑色金属硬度与强度换算值》已确定了七种钢系二十余种钢材的k值。统计地说,对于黑色金属k=0.361。由于硬度计量简便易行,局部的塑性变形对试件损伤极微并不影响使用价值,所以应用广泛,尽管人们对硬度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
最常用的压痕硬度试验有布氏、洛氏、表面洛氏、维氏及显微硬度,它们的适用范围很广,也时有交叉。概括地说,布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锻件和铸件,特别是铸铁。洛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淬火和回火钢、表面淬火钢、重型板材以及烧结碳化物。表面洛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薄的表面淬火层、氮化层、脱碳表面及轻型板材。维氏和显微硬度试验主要用于表面较小、较薄而硬度又较高的零件,以及表面深度的测定等。
(2)动力硬度试验法是在动负荷或动态力作用下,把规定材料与形状的冲头冲击被试材料的表面,通过测量冲头回跳高度、冲击速度或反弹速度等参数来获得硬度值的一种硬度试验方法。这种试验法以材料的弹性变形为主要特征,例如肖氏硬度试验和里氏硬度试验等。
【参考文献】:
[1]鲁绍曾主编,现代计量学概论第11章力学计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
[2]王江主编,现代计量测试技术第16章力学计量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
[3]王立吉,现代计量测试发展动态,现代计量测试,1993;1∶3~9。
[4]鲁绍曾主编,计量学辞典,中国计量出版社,1995。
[5]施昌彦,王大充,液压式标准测力机的有效面积和压力波动,计量学报,1986;4∶296~304。
[6]施昌彦,测力称重计量的某些发展动向,现代计量测试,1994;6∶2~4。
[7]天津市计量管理局编,力学计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85。
[8]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国家计量检定系统,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