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一十一 草木六

书籍:太平广记

果下 樱桃 檽枣 柿 底栎树实 柿盘 融峰梨 六斤梨 紫花梨 胡榛子 酸枣

蒲萄 王母蒲萄 侯骚子 蔓胡桃 仙树实 橄榄子 东荒栗 栗 

瓜  五色瓜 瓜恶香

菜  蔓菁 越蒜 三蔬 菠薐 芥菹 芥末 水韭 茄子树 昆仑紫瓜 茄子故事

 儋崖瓠

----------------------------------------

果下

樱桃

唐时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四年,刘邺第三子覃及第。时邺以故相镇淮南。敕邸吏曰:“以银一锭资醵置。”而覃所费往往数倍。邸吏以闻,邺命取足而已。会时及荐新,状头已下,方议醵率。覃潜遣人,厚以金帛,预购数十树矣。于是独置是宴,大会公卿。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而覃山积铺席,复和以糖酪。用享人蛮献一小盘,亦不啻数升。以至参御辈,靡不沾足。(出《摭言》)

【译文】

唐朝的时候,新中第的进士,非常重视樱桃宴。乾符四年,刘邺的三儿子刘覃及第。当时刘邺依仗故相镇守淮南。刘邺嘱咐在京城为他管理家园的小官说,可以出一锭银子让刘覃与其他新进士凑钱办樱桃宴。但是刘覃的花费往往是其父规定的几倍。管家园的小官把这事儿说给刘邺知道,刘邺让他给取足就是。正赶上荐新的时令,状元以下的人们正在商议凑钱的比率,刘覃便暗中派人,花了大量银两,预购了几十树樱桃。于是,由他独办了樱桃宴,大量邀请公侯卿相。当时,京城里的樱桃刚刚上市,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并不怎么好吃。刘覃却在席间堆积如山,加上其它糖果菜肴,真可谓丰盛。随便让下人送人一小盘,送出去的也不下数升。凡跟从人驾车人,没有一个不沾光的。

----------------------------------------

檽枣

晋赵莹家,庭有檽枣树,婆娑异常,四远俱见。有望气者,访其邻里,问人云:“此家合有登宰辅者。”里叟曰:“无之。然主人小字相儿,得非此乎?”术士曰:“王气方盛,不在其身,当在其子孙。”其后莹由太原判官大拜,出将入相。(出《北梦琐言》)

【译文】

晋代有个赵莹,他家院子里有一棵檽枣树。这棵枣树挺拔高大,枝叶婆娑,非同寻常。四处都可以远远就望见它。有一位会看地气的术士打听赵莹的一个邻居说:“这一家应该有做宰相一类大官的,可有吗?”邻居老头说:“没有。但是这家主人的小名叫‘相儿’,该不会是此人要发迹了?”术士说:“这地方王气正盛,不体现在他本人身上,也应该体现在他的子孙身上。”这以后,赵莹由太原判官开始升了大官,出将入相,显赫一时。

----------------------------------------

俗谓柿树有七德: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出《酉阳杂俎》)

【译文】

俗话说柿子树有“七德”:一、活得时间长;二、树荫多;三、树上没有鸟窝;四、不遭虫害;五、霜叶可供玩赏;六、果子好吃;七、落叶肥大。

----------------------------------------

底栎树实

阿驿,波斯呼为阿驿,拂林呼为底栎。树长丈四五。枝叶繁茂。叶有五出,似蜱麻。无花而实。实赤色,类蜱子。味似干柿,而一年一熟。

【译文】

阿驿,波斯国叫它“阿驿”,拂林国叫它“底栎”。树高一丈四五。枝叶繁密茂盛。叶有的五出,像蜱麻叶。没有花而结果。果实是红色的,类似蜱麻籽。果实的味道像干柿子,一年一熟。

----------------------------------------

柿盘

木中根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出《酉阳杂俎》)

【译文】

树木当中要论扎根牢固,柿树是最牢固的,一般人都叫它“柿盘”。

----------------------------------------

融峰梨

仙梨。融峰上有青坛,方五丈。有烧香行道处。古形铜器数种。有梨树。高三十丈,子如斗。至摇落时,但见其汁核,无得味者。(《出洽闻记》)

【译文】

仙梨。融峰上有一个青坛,坛是五丈方坛。那上面有烧香行道的地方。有几种古典样式的铜器,还有一棵梨树。这棵梨树高三十丈,所结的梨有斗那么大。等到梨从树上被摇下来,人们只能看到果汁和梨籽儿,却没有尝到它的味道的。

----------------------------------------

六斤梨

洛阳报国寺梨,重六斤。(出《酉阳杂俎》)

【译文】

洛阳报国寺的一棵梨树结的梨,六斤重一个。

----------------------------------------

紫花梨

清泰中,薄游京辇。曾与卢泳巡官、郑扆博士、僧季雅,及三五知友,夜会与越波隄僧院。是时清秋欲杪,明月方高。句联五字之奇,酒饮八仙之美。柿新红脯,茗醶绿芽。一咏一觞,或醒或醉。座上因相与征引古今,遂及果实之事。有叙及紫花梨者。众云:“真定有之。”雅公独颦蹙而言曰:“此微僧先祖之遗恨。”众惊而问之。雅曰:“昔武宗皇帝御天下之五载,万国事殷,圣情不怿。忽患心热之疾,名医进药,厥疾罔瘳。遂博诏良能,遐徵和、缓。时有言青城山邢道士者,妙于方药。帝即召见之。道士以肘后绿囊中青丹两粒,及取梨数枚,绞汁而进之。帝疾寻愈。旬日之内。所赐万金,仍加广济先生之号。帝从容问其丹为何物,先生曰:‘赤城山顶,有青芝两株。太白南溪,有紫花梨一树。臣之昔岁,曾游二山,偶获两宝,合炼成丹。五十年来,服食殆尽,唯余两粒,幸逢陛下服之。更欲此丹,须求二物也。’经数月,邢生辞帝归山。后疾复作,再诏邢先生于青城,则不知何适也。帝遂诏示天下,有紫花梨,即时奏上。时恒州节度太尉公王达,尚寿春公主,即会昌之女弟。闻真定李令,种梨数株,其一紫花梨,即遣寺人,就加封检,剪其旁树,匝以朱栏。宝惜纤枝,有同月桂。当花发之时,防蜂蝶之窥耗,每以轻绡纱縠,远加笼罩焉。守树者不胜艰苦。洎及秋实,公主必手选而进之。此达帝庭,十得其六七。帝多食此梨,虽不及邢氏者,亦粗解其烦躁耳。是时有李遵来侍御,任恒州记室,作《进梨表》云:‘紫花开处,擅美春林。缥蒂(“蒂”原作“帝”,据明抄本改)悬时,迥光秋景。离离玉润,落落珠圆。甘不待(“待”原作“得”,据明抄本改)尝,脆难胜口。’表达阙下,公卿见者,多大笑之曰:‘常山公何用进残梨于天府也?盖以其表有脆难胜口之字。’明年,武宗崩,公主亦相次逝。此梨自后以为贡赋之常物。县官岁久,亦渐怠于宝守焉。至天祐末焉,赵王为德明(“德明”原作“明德”,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之所篡弑。其后县邑公署,多历兵戎。紫花之梨,亦已枯朽。今之真定,无复继种者焉。当武宗时,县宰李公,名尚,即雅之祖也,尝以守树不谨,曾风折一枝,降为冀州典午。由是追感而颦蹙也。”(出《耳目记》)

【译文】

清泰年中,我在京城小住,有一次和卢泳巡官、郑扆博士、和尚季雅,以及其他三五位要好的朋友,夜间相聚在越波提僧院。这时正是晚秋季节。秋风夜凉,明月高悬。席间有句联五字之奇,也有酒饮八仙之美。菜肴丰盛,觥筹交错。一个个半醒半醉,或吟或叹,或喜或悲。话随酒增,越说越来劲。于是大家一起广征博引,谈论古今,谈着谈着,竟谈到果实这方面的事上来了。有人谈到了紫花梨,大家说:“真定那地方就有!”不知为什么,季雅听了这话之后,却皱着眉头说:“这是贫僧先祖的遗恨啊!”众人吃惊非小,忙问是怎么回事。季雅说:“从前,武宗皇帝登基五年,日理万机,劳累过度,常常是体欠安,圣情不悦。忽然有一天他就得了个心发烧的毛病。名医纷纷进药,但就是治不了他的病。于是就下诏书,广泛地征求能医良方,迎请远方名家高手。当时有人说青城山有个邢道士对医药验方很有研究,皇帝立即就召见了他。这位邢道士从肘后的绿色布囊里取出青色丹丸两粒,又取出几个梨,绞出梨汁,让皇上用梨汁把丹丸送服,皇帝的病不久就好了。十来天之内,皇帝就赐给邢道士万金表示感谢,还加封他‘广济先生’的称号。皇帝从容地问他那丹丸是何物。邢道士说:‘赤城山顶上,有两棵青灵芝,太白山的南溪,有一棵紫花梨树。我从前曾经游过此二山,偶然弄到了青灵芝和紫花梨,把它们合炼成丹。五十年来,全都用光。只剩下这两粒,万幸让陛下服用了。还想要这样的丹药,必须弄到那两种宝物才行。’几个月之后,邢道士辞别皇帝回山去了。后来皇帝的病又发作了,再下诏到青城山去请邢道士,却不知邢道士哪里去了。皇帝于是就诏示天下,有紫花梨的,要立刻奏上。那时候恒州节度大尉公王达,娶寿春公主为妻。寿春公主就是会昌公主的妹妹。她听说真定的李令种了几棵梨树;其中一棵是紫花梨,就立刻派人,就地封锁盘查,剪除旁边的树木,围上朱红栏杆。珍惜每一个纤细的树枝,不亚于月中之桂。正当花开的时候,为了防止蜜蜂和蝴蝶的窥探和骚扰,整棵树都被用轻细的绢纱远远地笼罩起来。看守此树的人不胜艰苦。等到秋天果子成熟,公主亲自动手,一个一个地挑选,然后送进宫中。送到宫里的,大约十分之六七。皇帝多半都是吃这种梨。这梨虽然不如邢道士的丹药,却也能粗略地解除心中的烦躁。这时候有个叫李遵的来到皇帝身边,任恒州记室。他作了《进梨表》说:‘紫花梨开花的地方,独占了春林的美;紫花梨悬挂在树上,却远离秋天的好风光;一个个玉一样润,珠一样圆,却不能尝它的甜美和脆爽。’表送到宫中,凡是读过此表的,多数都大笑说:‘常山公为什么把些残梨送进宫啊?’大概因为表中有‘脆难胜口’的字样。第二年。武宗皇帝驾崩,公主也接着下世,这梨从此以后便成为贡赋中的平常之物。县官因为年头久了,也渐渐对珍视宝守那梨树产生厌倦情绪。到了天祐末年,赵王被德明篡杀。这以后,县邑公署多半遭受过兵戎之扰,紫花梨也就枯朽无存。现在的真定,没有人继续种它了。武宗那个时候,县令李公,单名叫尚,他就是我的祖父。他曾经因为守树不谨慎,被风吹折一个树枝,降职为冀州典午。因此,我追感往事而皱眉啊!”

----------------------------------------

胡榛子

阿月生西国。蕃人言与胡榛子同树,一年榛子,二年阿月。(出《酉阳杂俎》)

【译文】

阿月生在西域之国。蕃人说阿月和胡榛子是同一种树的两种果实,这一年结的是榛子,下一年就结阿月。

----------------------------------------

酸枣

耆旧说,周秦时,河南雨酸枣,遂生野酸枣。今酸枣县是也。酸枣之甚小者,为野酸枣。(出《述异记》)

【译文】

老年人传说,周秦之时,河南下过酸枣雨,无数的酸枣就像雨点那样从天上洒下来,于是大地上就长出来许多野酸枣。现在的酸枣县就是这样形成的。酸枣当中,那些特别小的品种是野酸枣。

----------------------------------------

蒲萄

俗言蒲萄蔓好引于西南。庾信谓魏使尉瑾曰:“我在邺,遂大得蒲萄,奇有滋味。”陈招曰:“作何形状?”徐君房曰:“有类软枣。”信曰:“君殊不体物,何得不言似生荔枝?”魏肇师曰:“魏武有言,‘末夏涉秋,尚有余暑,酒醉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酢。’道之固以流沫称奇,况亲食之者?”瑾曰:“此物出自大宛,张骞所致。有黄白黑三种。成熟之时,子实逼侧,星编珠聚。西域多酿以为酒,每来岁贡。在汉西京,似亦不少。杜陵田五十亩中,有蒲萄百树。今在京邑,非直止禁林也。”信曰:“乃园种户植,接荫连架。”昭曰:“其味何如桔柚?”信曰:“津液胜奇,芬芳减之。”瑾曰:“金衣素里,见苞作贡,向齿自消,良应不及。”(出《酉阳杂俎》)

【译文】

一般人说葡萄蔓是从西南引入。庾信对魏使尉瑾说:“我在邺地,就得到大量的葡萄,特别有滋味。”陈招问道:“葡萄是什么样子?”徐君房说:“有点类似软枣子。”庾信说:“你太不熟悉生物了,咋能不说它像生荔枝?”魏肇师说:“魏武曹操说过,‘夏末秋初,天气仍有点热,酒醉一宿忽然醒来,带着露水吃葡萄,甜而不是糖,酸而不是醋。’这样说一说都让人流口水,何况是亲自吃呢!”尉瑾说:“这东西出自大宛,是张骞弄回来的,有黄、白、黑三种。成熟的时候,一串一串地垂挂下来,像星星编在一起,像珍珠聚在一起。西域各国多半把它做成酒,每年都来进贡。在汉代的西京,好像也有不少。杜陵那地方,每五十亩田地,就有一百棵葡萄。就是在现在的京城,也不只是皇家的禁苑里才有。”庾信说:“居然已经园种户植,接荫连架,家家户户到处都有了。”陈招说:“葡萄味和桔柚相比,怎么样呢?”庾信说:“葡萄的汁液胜奇,但是芬芳不如桔柚。”尉瑾说:“桔柚金衣素里,被包起来当作贡品,但是要讲入口就化,它还是不如葡萄。”

----------------------------------------

王母蒲萄

具丘之南,有蒲萄谷。谷中蒲萄,可就其所食之。或有取归者,即失道。世言王母蒲萄也。天宝中,沙门昙霄,因游诸岳,至此谷,得蒲萄食之。又见枯蔓堪为杖,大如指,五尺余。持还本寺,植之遂活。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丈,仰观若帷盖焉。其旁实磊落,紫莹如坠。时人号为草龙珠帐焉。(出《酉阳杂俎》)

【译文】

具丘之南,有一个葡萄谷。谷中的葡萄,可以就地吃它,但是不能拿走。有的人想把葡萄带回来,就会迷失道路。世人都说这是王母葡萄。天宝年间,僧人昙霄因为周游诸岳来到此谷,好一顿吃葡萄。又见枯干的葡萄蔓可以做拐杖,就将一根粗如手指,五尺多长的葡萄蔓拿回本寺栽上,居然栽活了。不几年,它便长高数仞,荫地幅员十余丈。在架下看它,它就像帷盖一样。一串串葡萄垂挂下来,紫莹莹的,就像帷盖上的饰坠儿。当时人们称之为“草龙珠帐”。

----------------------------------------

侯骚子

侯骚蔓生,如卵,既甘且冷,轻身消酒。《广志》言因王太仆所献。(出《酉阳杂俎》)

【译文】

侯骚是蔓生植物,其果实像鸡蛋,味甜性冷,吃它可以减轻体重,可以解酒。《广志》上说是由王太仆献的。

----------------------------------------

蔓胡桃

蔓胡桃出南诏,大如扁螺,两隔,味似胡桃。或言蛮中藤子也。(出《酉阳杂俎》)

【译文】

蔓胡桃出在南诏,大小有如扁海螺,两个隔,味道和胡桃相似。有的人叫它“蛮中藤子”。

----------------------------------------

仙树实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得之,止饥渴。一名四味木。其实如枣。以竹刀剖则甘,铁刀剖则苦,木刀剖则酸,芦刀剖则辛。(出《酉阳杂俎》)

【译文】

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之人得到它,可用它止饥解渴。另有一名“四味木”。它的果实像枣。用竹刀剖开它,它就是甜的;用铁刀剖开它,它就是苦的;用木刀则酸;用芦刀则辣。

----------------------------------------

橄榄子

独根树,东向枝曰木威;南向枝曰橄榄。(出《酉阳杂俎》)

【译文】

木威和橄榄都是独根树。枝干朝东的独根树叫木威;朝南的叫橄榄。

----------------------------------------

东荒栗

东方荒中有木,名曰栗。有壳,径三尺三寸。壳刺长丈余。实径三尺。壳亦黄,其味甜,食之,令人短气而渴。(出《酉阳杂俎》)

【译文】

东方大荒中有一种树木,名字叫做“栗”。栗子有壳,壳的直径长三尺三寸。壳刺长一丈多。壳中的果实也就是栗黄,直径长三尺,味道甜美,吃了之后,令人气短而干渴。

----------------------------------------

猴栗

唐卫公李德裕,一夕甘子园会客。盘中有猴栗,无味。陈坚处士云:“虔州南有渐栗,形如素核。”(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卫公李德裕,有一次在甘子园中会客,盘子里有猴栗。猴栗,吃起来没什么味道。隐士陈坚说:“虔州之南有一种‘渐栗’,样子像素核。”

----------------------------------------

汉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有敦煌献异瓜种,常山献巨桃核。名穹窿,长三尺而形屈,其味臭如粨。父老云:“昔道士从蓬莱山得此瓜,云是空洞灵瓜。四劫一实。东王公、西王母遗种于地,世代遐绝,其实颇存。”又说:“此桃霜下始花,隆冬可熟。”亦云:“仙人所食,常使植于霜林园。此园皆植寒果,积冰之节,百果方盛。俗为相陵瓜。故‘霜园’之声讹也。”后曰:“王母之桃,王公之瓜,可得而食,五万岁矣。”安可食乎?后崩,内侍者见镜奁中有瓜桃之核,视之涕零,疑其非数。(出王子年《拾遗记》)

【译文】

汉明帝时的阴贵人,做梦梦见吃瓜,特别好吃。汉明帝就派人到各国去寻求。当时有个敦煌国献来了奇异的瓜种,常山献来了一个大桃核。那瓜叫“穹窿”,长三尺而形弯曲。它的味道闻起来像粥。老人们说,从前有一个道士从蓬莱山上得到这种瓜,说是“空洞灵瓜”,要经过四个周期才结一次果,当年东王公和西王母在大地上洒下了瓜种,久远的世代之后,瓜种稍微留下一些。又说,这种桃子在霜下才开花,到了隆冬才能成熟。也说,这种桃是仙人吃的,常把它种植在霜林园。霜林园里种植的全是寒果,积冰的季节,各种水果正旺盛。一般人称“相陵瓜”,可能是“霜园”之声的讹传。后来又说:“王母的桃,王公的瓜,谁能吃到,可以活五万岁。”哪里能吃得到!后来阴贵人死了,宫中侍奉她的人见她镜奁中有瓜籽和桃核。看了之后潸然泪下,疑惑地说她不该有这种命运呵。

五色瓜

吴桓王时,会稽生五色瓜。今吴中有五色瓜,岁充贡赋。(出《述异记》)

【译文】

吴桓王的时候,会稽生有五色瓜。现在吴中也生有五色瓜,年年充当贡赋。

----------------------------------------

瓜恶香

瓜恶香,中尤忌麝。唐郑注,太和初,赴职河中。姬妾百余,尽骑,香气数里,逆于人鼻。是岁,自京至河中,所过路,瓜尽死,一蒂不获。(出《酉阳杂俎》)

【译文】

瓜厌恶香气,尤其忌怕麝香。唐时的郑注,太和年初,到河中去赴职。他有姬妾一百多人,全都骑着,香气飘出数里,呛人的鼻子。这一年,从京都到河中他所走过的路上,种的瓜全死了,一个瓜也没收获。

----------------------------------------

蔓菁

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哉?刘禹锡曰:“信矣。”三蜀之人也,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出《嘉话录》)

【译文】

诸葛亮命令兵士在驻地专种蔓菁的原因,取它刚长出来的嫩甲可以生吃,这是其一;叶子长大之后,可以煮着吃,这是其二;如果在此久住,它就继续生长,这是其三;扔掉也不让人感到可惜,这是其四;回来的时候容易找到,继续食用,这是其五;冬天可以食用它的根,这是其六。与其它蔬类相比,它的好处不也是很多的吗?刘禹锡说:“的确是这样。”三蜀的人现在叫蔓菁是“诸葛菜”。江陵也是这样。

----------------------------------------

越蒜

《异苑》曰:晋安平有越王余蒜菜,长尺许,白者似骨,黑者如角。古云:越王曾于舟中作筹算,有余者,弃之水而生焉。

【译文】

《异苑》上记载,晋时安平一带有一种菜叫“越王余蒜”。这种蒜,长一尺左右,白的像骨,黑的像角。古人说,越王曾经坐在船上用竹筹进行计算,把多余的扔到水里,生长出来就是这种蒜。

----------------------------------------

三蔬

晋咸宁四年,立芳圃于金墉城东,多种异菜,名曰云薇。类有三种。紫色者最繁滋。其根烂漫。春敷夏密,秋荣冬馥。其实若珠,五色,随时而盛。一名云芝。其紫色者为上蔬,而味辛;其黄色者为中蔬,而味甘;其青色者为下蔬,而味咸。常以此蔬充御,其叶可以藉饮食,以供宗庙祭祀。亦止人饥渴。宫中掐其茎叶者,历月不歇。(出《拾遗录》)

【译文】

晋朝的咸宁四年,在金墉城东修建了一个芳圃,多半用来种一种很奇特的菜。菜的名字叫“云薇”。云薇有三种。紫色的繁衍滋生最好。它的根烂漫多彩。春天铺陈枝叶,夏季葱茏茂密,秋天繁荣旺盛,冬天气味芳香。它的果实像五色的珍珠,随时而盛。它的另一个名称叫“云芝”。其中紫色的是上等蔬菜,味辣;黄色的是中等蔬菜,味甜;青色的是下等蔬菜,味咸。人们常把这种菜进献到宫中,它的叶在宗庙祭祀时可用作供品的辅垫,也能使人止饥消渴。宫中负责掐它枝叶的人,整月整月不能闲着。

----------------------------------------

菠薐

菜之菠薐者,本西国中有僧,自彼将其子来,如苜蓿、蒲萄,因张骞而至也。菠薐本是颇陵国将来,语讹耳,多不知也。(出《嘉话录》)

【译文】

蔬菜中的菠薐,本来是有一个西域某国的僧人,从他们那里把它的种子带来的,就像苜蓿和葡萄是张骞从西域带种回来一样。菠薐本来是从颇陵国弄来的,叫它“菠薐”是因误传而走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事的原委。

----------------------------------------

芥菹

广州人以巨芥(“芥”原作“菜”,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为咸菹,埋地中,有三十年者。贵尚,亲宾以相饷遗。(出《岭南异物志》)

【译文】

广州人用大芥菜做腌菜,埋在地里,有埋三十多年的。这种腌菜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崇尚,亲戚朋友之间把它当做礼品互相馈赠。

----------------------------------------

芥末

掌中芥末多国出也。取子置掌中,吹之,一吹一长,长三尺,乃植于地。(出《酉阳杂俎》)

【译文】

掌中芥末许多国家都有。把它的种子放到手掌上,用口吹它,一吹一长,长到三尺,才栽到地上。

----------------------------------------

水韭

水韭生于水湄,状如韭而叶细长。可食。(出《酉阳杂俎》)

【译文】

水韭生长在水边,样子像韭菜但是叶比韭菜叶细长。可以吃。

----------------------------------------

茄子树

南中草菜,经冬不衰,故蔬圃之中,栽种茄子,宿根有三二年者,渐长枝干,乃为大树。每夏秋熟,则梯树摘之。三年后,渐树老子稀,即伐去,别栽嫩者。(出《岭表录异》)

【译文】

南方的草木蔬菜,经冬不衰,所以菜园之中栽种的茄子,宿根有三两年的,渐渐长出枝干,就长成了大树。每年夏秋之季,树上结了茄子,就要登梯子到树上把它摘下来。三年后,树渐渐老了,茄子结得少了,就砍掉它,另栽嫩的。

----------------------------------------

昆仑紫瓜

隋炀帝大业末。改茄子为昆仑紫瓜。(出《述异录》)

【译文】

隋炀帝大业年末,改称茄子是“昆仑紫瓜”。

----------------------------------------

茄子故事

茄子。茄字(“字”原作“子”,据明抄本、陈校本改)连茎名,革遐反。今呼伽,未知所自。昔段成式因就廊下食茄子数蒂,偶问工部员外张周封茄子故事。张云,一名落苏。事具《食料本草》。成式记得隐侯《行园》云:“寒瓜方卧垄,秋瓜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又一名昆仑瓜。岭南茄子,宿根成树,高五六尺。姚向曾为南选使,亲见之。故《本草》记广州有慎火树,树大三四围。慎火即景天也,俗呼为护火草。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疾。根能理龟瘃。欲其子繁,候其花时,取叶布于过路,以灰规之,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嫁茄子。曾火炙之,甚美。有新罗种者,色稍白,形如鸡卵。西明寺僧造玄院中,有其种。《水经》云:“石头西对蔡浦,长百里,上有大荻荻浦,下有茄浦。”(出《酉阳杂俎》)

【译文】

茄子的“茄”字,连带它的枝茎的名称在内。革遐反切。现在读作“伽”,不知从何而来。从前段成式因为在廊下吃了几个茄子,偶然间向工部员外张周封打听茄子的故事。张说,茄子一名“落苏”,有关的情况都写在《食料本草》里。段成式记得隐侯的《行园诗》写道:“寒瓜方卧垄,秋瓜正满坡。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茄子的又一名称叫“昆仑瓜”。岭南的茄子,因为多年生宿根成树,高五六尺。姚向曾做过南选使,亲眼见过。所以《本草》记载说广州有慎火树,树高三四围。慎火就是“景天”,一般叫做“护火草”。成熟的茄子,吃了能增强胃肠功能,理气治病。茄子根能治冻疮。想要让它多结茄子,等到它开花时,摘一些茄子叶放到过道处,用草木灰圈起来,让人践踏它,这样茄子就能多产,一般叫做“嫁茄子”。曾经有人用火烤着吃,味道特别好。有一种新罗茄子,颜色稍白,形如鸡蛋。西明寺的和尚造玄院中,就有这种茄子。《水经》上说:“石头城西面对蔡浦,长百里,上边有大荻荻浦,下边有茄浦。

----------------------------------------

儋崖瓠

儋崖种瓠成实,率皆石余。芥,高者亦五六尺。子大如鸡卵。(出《酉阳杂俎》)

【译文】

在儋崖种葫芦,让它结出成熟的葫芦来,大都有上石(担)重左右。芥菜,高的也五六尺。果实大如鸡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