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从古以来谁都难免一死,所以死并不可怕;然而,人民一旦对统治者失去信任,国家政权就难以巩固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指取信于民是立国之本。语出《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例] 孔子曰:“~。”夫兵食可去,而信不可去,圣人之埀戒深矣!(宋·杨时《上钦宗皇帝其一》)|自视此身之为轻,是不知有此身而后有此德义,身之为重。孔子曰:“~。”身有轻焉者矣。(明·海瑞《备忘集·论·朱陆》)|诚实信用是人类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不仅普通民众应该遵守,而且政府更应该在这方面作出表率。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从理论高度指出“~”。(赵德关《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和目标》)也作〖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旧唐书·魏徵传》:“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父子君臣,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减作①〖人无信不立〗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信者不食言以从利。”②〖民无信不立〗宋·陈舜俞《说信》:“兵者,天下所仰以安;食者,民之所赖而生。较其愈而欲去之,犹曰:‘~。’或曰:‘然矣,其愈不亦甚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