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铜: 铜镜。替: 衰败。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盛衰的规律;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指善于借鉴能使人受益无穷。语出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例] 古人把“借鉴”比神龙,可大可小,深奥无穷。大可以用之于治国兴邦,小可以用之于修身齐家。唐太宗“三镜”:“~。”实在是警示百世的至理名言。(史卫道《“借鉴”小议》)|主张“以人为镜”,历史上最典型要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他备了三面镜子:“~。”正是这“三面镜子”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贞观之治。(舟山《由照镜子说开去》)也作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徵传》:“帝后临朝叹曰:‘~。朕常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明·杨荣《朱鉴士明字说》:“夫鉴,镜之别名,唐太宗云‘~’。杜子美有‘清鉴悬明镜,持衡留藻鉴’之句,则鉴之为义,不越乎明而已。”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江泽民《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中国有句古话:‘~。’回顾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对于中俄这样两个相邻的大国,旧式的那种中俄结盟和相互发生对抗,都不利于甚至会严重损害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只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完全平等、互利合作、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才是最佳选择。”减作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刘金海《议论文论证结构教程·“蜜蜂·鹰眼·镜子”》:“唐太宗曾说过:‘~。’这里,我们要说:‘以评改为鉴,可知文章得失。’如果我们不善于‘发现’,缺点怎能改正,优点怎能发扬,自己的写作水平又怎能有较大的提高呢?”②〖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扬帆《也谈清史纂修》:“历史上开官修史书先例的唐太宗,就十分重视‘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并明确提出,‘~’。”③〖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二章:“由于在中国古代,史学是极受统治者重视的‘显学’,不仅有‘六经皆史’之说,而且‘~’,对民俗事象的记录被当作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导致民俗志在中国历史上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