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09-01 22:00:45 格言大全

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 得到贤才,则国家安定,声名荣耀;失去贤才,则国家危亡,声名蒙受耻辱。指人才牵系着国家的安危和事业的盛衰。语出《吕氏春秋·求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例] “~”。在古代,由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对国家管理的决定作用不易被人们所觉察,而人才的盛衰与国家管理的成败关系则容易见到。(袁闯《中国管理通鉴·名言卷》三)|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西南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也作①〖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 《大戴礼记·保傅》:“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②〖得贤则昌,不肖则亡〗 汉·韩婴《外传》卷五:“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③〖得贤者显昌,失贤者危亡〗 汉·贾谊《新书·胎教》:“然而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故也。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④〖得贤则治,失贤则乱〗 《周书·苏绰传》:“〔诏书曰〕上至帝王,下及郡国,置臣~,此乃自然之理,百王不能易也。”⑤〖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宋·范仲淹《选任贤能论》:“张良陈平之徒,秦失之亡,汉得之兴;房、杜、魏、褚之徒,隋失之亡,唐得之兴。故曰: ~。”⑥〖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三国演义》二九回:“自古‘~’。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⑦〖得人则兴,失人则败〗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致津海关道郑玉轩观察书》:“~。故欲事之兴,惟在得人而已。”⑧〖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 康凤梅《谈企业领导的道德品质》:“正确的用人之道,一要出于公心: 即选用干部不能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而应从整个群体和企业利益出发。古人说:‘~。’”⑨〖得人者兴,失人者衰〗 张正明《明清晋商及民风·明清时期势力最大的商帮(晋商)》:“晋商主张人才使用为立基创业之根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