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在群雄中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决意出山辅佐刘备时,刘备尚无立足之地和军事实力,与曹操和孙权相比,是势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仅有军事实力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归依地盘稳固、人才济济的孙权,偏偏选择了刘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三国演义》说是为了感激刘备的“三顾之息”。其实,这种解释出自请葛亮本人。他于刘备死后在给后主刘禅上的(前出师表》中表:“先帝(刘备)不以臣卑鄙,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应该承认请葛亮的这种“夫子自道”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他选择刘备的原因之一,但是绝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
一、作为一个儒生,而且是纯儒,诸葛亮有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一点,是他做出这种抉择的根本原因。刘备是刘氏亲亲,有刘氏血统,属于“正统”,而曹操和孙权,都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诸葛亮进行关系着自己生前命运和身后名声的重大政治择时,只可能选中刘备,而不能选中曹操和孙权。
二、刘备又有王霸之雄心和谋略,并享有天下英雄的美誉,深为时人所重,这一点,也不由得诸葛亮不考虑。
三、刘备帐下缺乏真正有才干、有见识的谋士,而他又能礼下士,求贤若渴,若投其帐下,一是定会受到尊敬和重用,二是能够施展才干和抱负。
四、曹操本人既有武略又有文韬,其智慧,其才干,不仅远高于孙、刘之辈,也高于他诸葛亮;而且曹操帐下已有葡或、郭嘉等一大批满腹经纶和韬略的一流谋士,他们都不逊于诸葛亮。此,诸葛亮投靠曹操,可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儿,不会有什么作为。孙权胸无大志,却又有鲁肃、张昭等一大批谋士,明智的诸葛亮绝对不会归依孙权。
这里要说明的是,从曹、孙、刘争霸的结果和诸葛亮的实际作为看,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远逊于曹操,世人心目中的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是历史上的真者葛亮,而是罗贯中笔下神化了的艺术形象和中国人传统的崇古祖、崇圣崇贤心理塑造出的偶像。(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