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英语:Buddhism)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毘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古译:瞿昙)(佛号释迦牟尼佛)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佛教的字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比起其他宗教教义佛教更像是一种哲理,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有些反对迷信,因而后世的佛教尽管有些神话故事与规范,始终带有一些不可知论的气息,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汉传佛教地区67.3%(3亿6千万人),南传佛教地区28%(1亿5千万人),藏传佛教地区3.4%(1千8百万人),亚洲以外地区1.3%(7百万人)。

佛教

香港的天坛大佛。

佛又称如来、应供、佛陀、佛祖、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大雄[10]。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脱离轮回。悉达多·乔答摩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出现背景

古印度的社会阶级制度

佛教出现前的远古印度社会,婆罗门教信奉神灵(即三大主神:创造万有的梵天(Brahmā)、保护神毗湿奴(Viṣhṇu)以及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Śiva)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梵天说4个种姓是他生的,婆罗门最高贵。婆罗门的地位最高,所以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革新的思潮,史称“沙门新思潮”(梵文:śramaṇa),其中就包含了宗教改革的佛教。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也是因为种族等级(即当时的种姓制度)、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称为种姓制度。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农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接触者”。

沙门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1.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
  3.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佛教的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的悉达多·乔答摩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另一则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后来走遍恒河两岸向人传教。当初随他修行的五位大臣接受了悉达多的教导之后,成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伽。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份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他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四处游行,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后,被尊为释迦牟尼佛。

佛教

佛陀在两棵娑罗树间入涅槃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经由锡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东南亚的印度支那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后又传入古朝鲜、日本;北传佛教于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至此,北传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藏传佛教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到16或17世纪,藏传佛教在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苦难为出发点,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为两大教法。解脱道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核心,要求僧侣信徒遵守五戒等戒,修十善、四无量心,并教导以禅观三界皆是无常、不安稳,断除对三界的所有执着,脱离三界轮回,证悟无漏的四果阿罗汉。菩萨道则是六度四摄为主,以三大阿僧祇劫时间累积福德智慧等波罗蜜利益众生,证得无上圆满的佛菩提。对于出发心修大乘者,需勉励行持善法、不可退.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因为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无有止境。

三法印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北传佛教主张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南传佛教说诸行有三相,而不说三法印。

  •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于灭;
  •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与在其之前的婆罗门教的不同之处,至于第三法印“涅槃寂静”,佛教、耆那教等等沙门思潮都是为了改革婆罗门教末期“涅槃问题”而来的改革思潮,所以一些佛教的概念、修行方法都和婆罗门教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所因革。

四圣谛

根据佛教传统,四圣谛学说是部派佛教的教义核心。

佛教

犍陀罗的释迦牟尼佛像

  •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人世还是天堂,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果。

十二因缘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

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具体内容: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简称为“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分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注释 : 本词条内容摘录自网络  如果有其他原因 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