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

第524章 姚广孝你不造反会死?(二合一)

“那小子要回来了……”

京城,皇宫。

朱元璋接到锦衣卫的通报,蓦的站起来。

正和他一起议事的朱标一愣,旋即也明白皇帝的意思。

“张家弟弟回来了?快三年不见他了吧,也不知道他可好?”

皇帝心情愉悦,闻言却没好气道:

“岂能不好,这小子在北地,可是做了不少东西!

如今,他就算不是天下首富,也绝对是前十中的一位!

朕听不少人说过,那顺天府如今,早就如人间仙境!

朕若不是抽不开身,都想亲自去顺天瞧一瞧……”

朱标莞尔:

“还有两年,国都就要迁徙了,父皇也不急于一时!

关于顺天的地图,锦衣卫中擅长素描的画手,也给父皇画了不少1

“那毕竟和真的不一样1

“那父皇等他回来,您可以让他好好给您说说其中的妙处1

“他回来,自然要跟他好好聊聊!

这次朕特意把他叫回来,除了让他说说这些年的遭遇,也该给他一些好处了!

他替朕背了三年的锅,朕再不搭理他,这小子少不得要诅咒朕了1

老朱知道张异归来的消息,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朱标莞尔,他随口问道:

“父皇这次,是准备将天师位还给龙虎山了?”

“嗯1

老朱无声点头,当年他与张异相认的时候,这件事他亲口答应过张异。

天师即是国师,而成为国师,那张异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来。

这几年,张异立下来的功劳,已经太多太多。

老朱也觉得时机成熟了,是该将属于张异的东西,全部交给他了。

“趁着这次老二押着日本的国王回来,朕正好把这件事定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父皇也该操操心1

朱标小声提醒朱元璋,老朱一愣:“什么事?”

“额……”

朱标苦笑,父皇和张家弟弟一样,都是工作狂呀。

“父皇,张家弟弟也老大不小了!是该成家了……”

“朕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老朱此时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也是,也是……徐家丫头都要成老姑娘了,可不能让着小子再耽误人家1

父子二人正要继续说话,太监来报:

“陛下,胡相求见1

“胡惟庸,他怎么又来了?”

老朱听着是胡惟庸板起脸:

“他又是来给谁求情吧?”

老朱知道胡惟庸的来意,有些不高兴。

“父皇,他来,不也是给您送台阶嘛?

如果你不想杀的人,他也求不得1

朱元璋冷笑,却没有反驳朱标这句话。

这些年,胡惟庸所行之事,确实都很符合他的心意。

但他喜欢收买人心这点,老朱并不是很喜欢。

他为不少功勋求过情,也逐渐获得了他那些老兄弟的认可。

要知道,他虽然是接了李善长的班,在淮西一脉中,也算不得有太高的威望。

其他人是勋贵,他不是!

但他愣是凭借自己的手段,将人心给聚拢过来。

对于胡惟庸的动作,老朱虽然不喜,却也谈不上有多厌恶。

他在努力,也就不过是一个弱小版的李善长罢了。

“不见!

让他明日再来!

今日朕心情好,不想他来扫了朕的兴1

太监领了命,回头去通报胡惟庸。

“胡相,陛下让您明天再来1

站在御书房外的胡惟庸,闻言微微一笑。

“麻烦公公了1

他温和一笑,转身就走。

出了宫门。

外边已经有人在等着他。

“胡相,怎么样?”

“你们别什么人出事,都让本相求情,这次数多了,本相都要被尔等牵连……”

胡惟庸没有给那人好脸色,拂袖就走。

“胡相,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咱们可都是给您卖命的人呀……”

卖命这两个字,让胡惟庸登时停下脚步。

他回头狠狠瞪着身边的人,那人也自知说错话,顿时噤若寒蝉。

“若是你们在关键时刻不顶事,就白浪费本相那么多心血!

一个刘基尔等都搞不定,还有什么资格给本相说卖命?

行了,去吧,明日我再去见皇上1

他拂袖,那人赶紧离开。

只留下胡惟庸,脸色阴晴不定。

……

“也快三年了……

刚好能赶上过年1

张异掀开车帘子,远处的应天府城墙隐约可见。

张异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他从洪武七年春离开应天府,如今确实也有两年多快三年了。

他们的车马缓缓靠近城墙,赶车的老陌突然提醒张异:

“真人,姚大师……”

张异定睛一看,却发现姚广孝带着一众人在旁边等候着。

他赶紧让老陌停车。

“师父1

姚广孝对张异依然尊重有加。

他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容。

“你们不必如此1

“学生们都想院长,这是他们要求的……”

张异在春秋学院的日子其实不长,洪武七年春,他就已经被皇帝流放到顺天建城去了。

满打满算,他在春秋学院的日子也不到一年,大部分时间,春秋学院都是姚广孝在管理。

不过学生们感激他也是真的,张异给了大多数罪臣的子女一条出路。

这些人中,有三年前,已经毕业的学生。

也有一些人,好奇地打量张异。

其中有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躲在一个女生后边。

“孟芸1

张异一眼就认出对方,小孟芸被惊吓,躲起来。

“院长,她……”

那个牵着孟芸的学生,正要说话,张异已经越过她,将孟芸举起来:

“不认识你姐夫了?”

“姐夫……”

小孟芸怯生生喊了一句。

徐家丫头和孟瑶跟着下车,听到小孟芸的叫声,不由莞尔。

只见张异哈哈大笑,抱着孟芸猛亲一口!

小孟芸登时哇的一声,哭起来。

“孟芸,到姐姐这里来1

孟瑶赶紧将妹妹抱走,轻声安慰。

见小孟芸委屈的模样,众人又是哈哈大笑。

“你走的时候,她协…”

“我知道!行了,回去吧1

张异让徐家丫头和孟瑶将小孟芸抱上车吗,自己却邀请姚广孝同行。

姚广孝骑着的,是骡子拉的车。

骡子这种东西,经历过几年的培育,如今在大明已经逐渐多起来。

“最近应天的情况如何?”

张异上了车,随口询问姚广孝。

“变化很大……,这些年,应天的发展很好,工商业发达……

不过因为要迁都的关系,似乎有些产业开始没落……”

姚广孝开始给张异说着应天府的情况,从日月时报延伸出去的一个业务,市场调研……

这是锦衣卫在看着,却没有办法学过去的一个业务。

这个业务的负责人,就是姚广孝。

而他们之所以能将这个业务进行下去,最重要的根基就是来自春秋学院的额学生。

第一届从春秋学院出去的学生,大概有一千三百多人。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被皇帝吸收,成为带编制吃饭的人。有一部分,被张异的产业吸收,大多数成为研究人员。

但终归会有一些人,重新回到社会中。

这些人无心科举,自然而然融入各行各业。

他们的消息,就是张异去做调研的重要参考。

锦衣卫和朝廷的水军,虽然也有自己的产业,可是这些人本质上还是情报人员,却不会认真去投入行业之中。

就算是有心投入,缺乏调研技巧和数据汇总本事的他们,也做不到春秋学院的高度。

姚广孝对于自然科学不太在行,但类似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家伙用起来比自己可厉害多了。

在他的管理下,春秋学院对大明经济的了解,恐怕比宫里那位还多!

张异静静地听着姚广孝的回报,这家伙私心很重。

哪怕是每个月交给朝廷的汇总,有些东西也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但对张异,他毫无保留。

等过了一会,车马到了春秋观。

因为已经是下午,进宫来不及了,他让人去宫里递了个话,当是明天求见皇帝。

三年不回,自然免不了要接风洗尘。

吃过李氏亲手煮出来的饭,又和她闲聊一阵之后,张异将姚广孝带到静室,继续询问。

“朝廷中,关于师父舆论,有些不妙……

最近不知为何,说师父是青衣宰相的名声,逐渐流传开来!

徒儿总觉得,这里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虽然徒儿觉得师父配得上这个称号,却不应该由民间流传出来……”

姚广孝十分敏感,一下子给张异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张异无声点头,他当初听到徐家丫头说起青衣宰相的名声,也是一样的想法。

“徒儿早就觉得不对,只是不能去信跟师父说,师父想来也应该明白,以那位的脾性,和您来往的书信,未必安全1

张异闻言笑笑,这是自然。

朱元璋再信任自己,锦衣卫也要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工作。

所以姚广孝不会在出现这个传闻的时候,主动提醒自己。

而张异在知道此事之后,也只有在单独的情况下,才会咨询姚广孝。

“青衣宰相,有趣1

张异笑了笑,这个称号本来是属于姚广孝的,却有人将他安到自己头上。

如果是民间自然而然的传出来,张异可能还只是惶恐,可如果有人有心引导,那就是冲着坑他来了。

布下这个局的人,摆明就是了解朱元璋的性子,正准备捧杀他。

“师父,会不会是宫里那位?”

“不会1

张异想了一下,摇摇头。 皇帝想要让他做个孤臣,在这件事上,张异已经主动配合他了。

朱元璋在张异身上,也不会要求太多。

张异想要当宰相,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青衣宰相。

他跟朱元璋的相处,其实和姚广孝和朱棣的相处一样。

如果姚广孝想当宰相,朱棣求之不得。

而张异同样如此。

但他和姚广孝,都选择了游离在朝堂之外,做个有实无名的谋士。

就从这点来看,那个人其实不算了解朱元璋,但他又看透了朱元璋。

他知道如果一个臣子的权势太大,会激起皇帝本能的戒心。

“此人行的是阳谋,咱们就是知道他也不能怎么样?

不过,他们能想出这种招数,证明其他手段也是拿我没办法了……”

张异自嘲一笑,自从报纸出现之后,他跟文官集团的矛盾,似乎一下子激化了。

不过他后来改了日月时报的版面,让许多文人,也有能在报纸上发生的机会,也稍微缓和了矛盾。,

做一个平台!

只是张异对日月时报的期许,可就算他不管如何调和,报纸的出现,夺走了读书人垄断的信息渠道也是事实。

也许一开始,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

等着三年时间,报纸一下子融入大明百姓的生活中,他们自然会感受到不同。

张异可以拉拢到一部分的地方文人,却绝对无法逃过朝堂中那些精英的敌视。

但对于这些,他都有心理准备。

他想要在老张死前,完成他的心愿……

或者说,他想要改变这个世道,都必须跟这些人碰一碰。

“师父,您莫将这件事视为等闲,徒儿倒是觉得,那些人以前的手段看似猛烈,其实伤不到师父分毫!

可若是他们的离间计能成,师父将万劫不复……”

姚广孝见张异一副不在乎的模样,忍不住提醒道:

“您看似稳如泰山,但其实是无根的浮萍……

您的尊崇,都来自于那位的信任,师父就没想过他有一天不信任你,或者,忌惮师父?”

张异闻言一愣,旋即笑了。

他何尝没有想过,只是如今和皇帝的相处模式已经是二人最舒服的模式。

他知皇帝的底线,所以表现得一直也有分寸。

不过,他见姚广孝神秘兮兮的,也好奇这货准备干啥?

“那你说说……贫道该咋办?”

“师父能被皇帝重用,最大的依仗就是你自身的利用价值!

有些事情离了师父,皇帝就无法完成,这是师父在皇帝心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师父也要强化这部分,万万不可将权势分出去……”

张异点头,姚广孝对他和朱元璋之间的分析是十分准确的。

自己能够得到朱元璋重用,最大的依仗就是他脑海中不存在,但别人相信的天书。

天书中的知识,是帮助老朱维持通知,推动国力发展的关键。

加上张异也期望推动华夏的国运,完成前世的遗憾,所以在这点上,他与皇帝相互信任,对方也支持他。

可如果自己无法为大明提供更多,自然会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

“徒儿知道师父有改天换地理想,徒儿跟了师父这三年,也见证了师父对天下潜移默化的改变!

只是,天下如何,与师父自身的关系不大!

您的安危,也要考虑在身,比如徒儿就知道,咱们这套数据分析,社会调研的手段,陛下其实一直想学……

只是学不好,学不会!

这其中,就有徒儿特意为之的原因……

徒儿以为,师父之才更胜武侯,可师父对朝廷的态度,却还不如一个您父亲!

您父亲也知道一个待价而沽的道理,您却将自己的本事一点不藏私的倒出去!

如果有一天,师父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恐怕下场不会好1

张异笑了,姚广孝这段话,确实是个道理。

可他不明白的一点,自己倒出去的东西,只是沧海一粟。

未来的数百年,人类爆发出来的成果,超过了人类从猿人到工业革命之前进步的总和。

在姚广孝看来,张异似乎已经弄出很多惊天动地的东西。

可他不知道,张异脑海中有更多的东西,因为人才,科技,各种因素,藏在脑海中不能实现。

不过他这番话,也是真心关心自己。

利用价值!

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用价值。

如何让自己待价而沽,或者说保持竞争力,才是自己能在朝廷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他并不打算给姚广孝露底,所以无声点头。

“可……”

姚广孝好不容易跟张异交心一回,自然不会就这么结束。

他继续说道:

“就算师尊永远能保证自己的利用价值,可如果有一天,陛下觉得你有危险……”

张异彻底沉默了。

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问题,伴君如伴虎,跟皇帝相处,是需要把握好自己的分寸和尺度。

既要让皇帝觉得你有用,又不能让他觉得你有威胁。

张异以前没有和老朱相认,他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因为他说出去的话,都算不得执行者,最多就是打嘴炮。

怎么执行,都是皇帝的事。

可如今,无论是日月时报还是其他,他开始为朱元璋分忧之后,他不可避免会沾染许多权力。

而这些权力,如果继续壮大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超出皇帝容忍的极限。

可张异也无法判断,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君王可以容忍的上限。

“所以呢……?”

张异追问,姚广孝回答:

“师父除了有让皇帝看到你的利用价值之外,最好也要拥有自保的本事!

您跟徐府联姻,也算是其中的一些资本!

可这些远远不够,师父需要一些防身的资本……”

“比如呢?”

张异不动声色,示意姚广孝接续说下去。

“徒儿觉得,师父不应该在这里当一个江湖散人,只靠着皇帝庇佑自己!

您应该发展出自己的势力,且必须和朝廷绑定!

其实眼下的春秋学院,就是一个好的出路!

虽然师父当初培养他们的目标,是为了进入各行各业,潜移默化的去改变这个世道!

您为他们选择的路里,并没有入朝为官的选项!

可皇帝确实也给了他们一条新的路!

所以贫道以为,您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朝堂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些不通过科举走上官员道路的人,以后未必不是您的资本……

这些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

甚至……”

姚广孝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谁知道,下一刻,张异一巴掌打在他后脑勺上。

四十岁的汉子,差点被张异给打哭过去。

“姚广孝,你不造反是找不到其他事做了吧?”

张异瞪着眼睛,给气炸了。

这货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这三年来,姚广孝和他也算相互磨合,他用自己的理想和本事收服姚广孝,而这位道衍和尚也用自己的能力,逐渐获得张异的信任。

可张异怎么都没想到,这货不去祸害朱棣,倒是将目光转到自己身上来了?

“徒儿这些年,看着师父改变这世道,

但师父,您不觉得您的变法,有些束手束脚?

若您是天子,政令推行,贫道相信师父一定能成为千古一帝,独尊天下1

姚广孝眼中带着狂热,只把张异气得哭笑不得。

这货天生就是为造反而生的,忽悠不了朱棣,跑过来忽悠他?

他没好气问:

“你这些年跟朱棣也走得很近,怎么没去忽悠他?”

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回:

“一条狼,已经被师父打成忠犬,不堪重用……”

张异气笑了,合着你朱棣忽悠不到了,把主意打到老子身上是吧?

“姚广孝,你就不怕贫道将你送锦衣卫去?”

姚广孝闻言赶紧跪下来:

“师父,我说的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您老实说,改革,改革……

可这改革,又不是请客吃饭!

其中有多少阻力,您自己也明白!

只靠皇帝,皇帝在意的从来不是改革,而是能不能有利于朱家的天下!

您扪心自问,等您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您就没有危险吗?”

张异听着姚广孝嘴巴里蹦出来的熟悉的名词,已经非常后悔自己给他写了一些禁书让他看了。

这货,天生反骨。

那些事关革什么命的书,对他而言就是火上浇油。

“将你造反的心思给收起来,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事实上如果你想以这个理由劝说贫道陪你疯,你尽早死了这条心!

且,你说的逻辑并不存在,如果贫道真的成为天子,贫道也会为了贫道的家天下,去遏制改革!

你压根不明白,人的立场是由他屁股上的椅子决定的。

如果真的由贫道来扼杀改革,我会做得比任何人都彻底1

张异没有朱棣那么好忽悠,姚广孝的话术,他后世也见过不少。

见张异不中计,姚广孝也颇为失望。

“你回头,去顺天的春秋学院,接替我管理那些地方!

且,建城的事情,就靠你了……

你这些年也跟着我学了不少建筑学,图纸你看得懂吧?

回头我将图纸给你……”

对于姚广孝这个疯批,张异只能将他发配远一点。

他本来就有这个主意,如今更是迫不及待。

“好,贫道马上启程1

虽然已经逐渐临近年关,但出家人无家!

而且姚广孝听到张异居然让他管城建的工作去,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家伙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张异也懒得去管。

他也明白,姚广孝虽然疯批,但绝不是蓝玉那种没有理智的人。

他跟着朱棣日久,也没有真的让朱棣在不合适的时间造反。

等到朱允炆逼上门来,他才会真正鼓动朱棣。

张异相信,只要自己不给他机会,他依然是个好用的人。

“师父,那您休息,徒儿去了1

姚广孝走后,独留张异一个人坐在那里思索。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事情,在姚广孝提出来之后,张异也不得不反省自己。

他现在所处的环境,真的很危险吗?

如果真的危险,那他如何自保?

想了许久,张异也没有一个头绪!

他深吸一口气,不想了,直接入睡。

第二日醒来之时,已经天亮。

他想起自己今日要入宫面圣,赶紧收拾东西醒过来。

可是刚出门,李氏告诉他,宫里的人其实早就等着他了。

“王公公,您久等了!

您叫醒我就好……”

“张真人,陛下让奴才来请您的时候,就吩咐过,您喜欢睡觉,一定要让您睡到自然醒……”

老太监说这句话的时候,周围的人看张异的眼神,全是羡慕之色。

其他人都是自己等皇帝,只有张异,皇帝还要等他。

张异苦笑,自己实在学不来古人天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只能对不住老朱了。

他说了一声:

“惭愧1

然后赶紧请太监带路。

从熟悉的承天门,一路进入午门。

张异在御书房,见到了皇帝。

每次与皇帝见面的场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朱元璋低头俯首,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政务。

他抬头,看了一眼张异:

“精气神还不错,有点少年郎的样子了……”

老朱眼中的喜悦之情,张异能清楚感受到。

换地站起来,走到张异身边,抓着张异的肩膀捏了两下。

“身体挺结实,朕听说你都成了顺天第一首富了?”

“陛下,这是谣言呀1

老朱的话音刚落,张异赶紧喊冤。

“朕又不抄你家,你急什么?”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道:

“难道在你眼里,朕就是见不得人好吗?”

“不敢1

张异赶紧解释,可是老朱没有让他解释:

“行了,你这小子的性子,朕还不知道?

你先去太子府给太子说说话,回头朕上完午朝,你再来找朕1

朱元璋还没等张异说话,又将他赶出御书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