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敲响丧钟

“胡闹,孟天德虽人单势薄,但也是朝庭二品大员,侯爷,明日孟天德,再向皇上参本官,和张大人一次,怕是皇上真的会动怒。”

姚培指责了姚晋一句,转身对胡敢当说道。

“明日被参一事,避无可避,唯今之计,就是要花重金,买通那个纨绔狗,让他撤了状子,以后表面与之和平相处,暗中打压即可。”胡敢当捋着胡须说道。

“侯爷此计虽好,但唯恐那个纨绔不同意,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张愚说道。

“不会,商人重利,许以重金,此事八成能成。”胡敢当胸有成竹的说道。

“哥哥,这样做,岂不是我们怕了他?毕竟有人抢饭吃,铺子的营利肯定会下降,妹妹有一计,可以表面将张虎断亲逐族,暗里支持。”

“这样,孟天德无把柄再参定国公府,张虎亦可以对那纨绔,下死手,哥哥以为如何?”胡氏说道。

“娘,不可,将相公断亲逐族,那相公岂不成无根之萍,又有何力与那纨绔再战。”

“娘,其实侯爷说的不无理道,表面修好,暗中打压,此计可行。”吴慧芳突然跪下,插话。

自己的亲妹妹,心中如何打算,他这个做哥哥的岂能不知?

成,那就是废掉断亲逐族文书,再继续拿着铺子的分成。败,则断亲逐族成真,正好为儿子除去绊脚石,此计甚好。

“断亲逐族,乃是定国公府家事,本侯不能参与其中,但也提醒妹妹、妹夫一句,一切以大局为重。”胡敢当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妹妹一眼。

“我同意娘的意见,今日一仗,纨绔狗已显败象,明日他铺子开业,如果在此之际被砸,看他在京都如何立足。”张虎攥紧拳头,捶了一下桌面说道。

“相公,不可…”跪在地上的吴慧芳流着泪。

“闭嘴。”张虎怒吼,吓的她瑟瑟发抖,不敢再说。

“大哥,兄弟与你共进退,成则称霸工行,败则重新再来。”姚晋说道。

“逆子,你闭嘴。”姚培指着他骂道。

“本侯府中还有些事情,就先告辞,至于家事,本侯无能为力。”胡敢当说着,对众人一拱手,行先离开。

“这…”张愚和姚培相视一眼,姚培拱手,携子离开。

“爹、娘,请不要将相公断亲逐族…我们、我们…”待众人走后,吴慧芳泣不成声。

“滚。”张虎再次怒吼吴氏。苦劝不听,没有办法,吴慧芳只能灰溜溜的离开。“爹、娘,孩儿告退。”他说完,拱手,离开。

定国公府门口,姚晋看到姚培上了侯府的马车,嘴角露出了一丝,别人不易察觉的笑意。

第二日早朝,孟天德果然又参了张愚和姚培,并跪在大殿上,哭诉二人之子欺行霸市,当街打人,还差点出了人命。

“朕对京都工行一事,也早有耳闻,没想到天子脚下,竟出此等之事。”当朝皇上年约三十不到,长相俊朗,一身明黄,胸口绣一条金龙,不怒自威。

“皇上,老臣已多加管教,但此逆子却屡教不改,被逼无奈,只得写了断亲逐族文书,将逆子赶出了府,以后此子如何,再与老臣无半点瓜葛。”张愚跪在地上,满身冷汗的为自己辩解。

“皇上,老臣亦是如此,不是老臣为父不慈,实在是逆子难以管教,不得不出此下策。”姚培也跪在了地上。

皇上愣了,众臣傻了,平安侯胡敢当笑了,枕边风的威力,果然不能小觑。

“胡说,昨日还好好的,今日就断亲逐族,两位大人,莫不成想依此为借口,推卸责任?”孟天德不依不饶。

“没有,今日一早,老臣便让胡氏,交了断亲逐族书,给那逆子,并到衙门备案,如果不信,待明日一查便知。”张愚反驳道。

“望皇上明鉴。”姚培说着一头到底。

“皇上。”平安侯胡敢当出列:“依老臣之见,欺君之罪张大人和姚大人,定不会做,老臣相信两位大人之言,望皇上明鉴。”胡敢当跪下说道。

“请皇上明鉴。”众文臣武将异口同声。

“你们…你们..”孟天德看着张、姚两人,气的说不出话。

“孟爱卿,事已至此,你也无话可说了吧?罢了,以后望朝中文武百官,好好约束子女,不得做违反朝庭律法之事,如果被查,定严惩不贷。”皇上看着众臣说道。

“皇上英明。”文臣武将下跪。

此事告一段落,文臣武将又在朝堂开始议事。

两恶霸、三纨绔,此时吃着羊肉串,喝着酒,陪着翠婆婆,正在商量着铺子合并的事。

第二天,状纸撤了,合作谈好了,全京都津津乐道此事的百姓,傻眼了。文臣武将有的懵了,有的傻了,有的笑了,更有的直呼上当了。

京都工行换牌兄弟工行,明晃晃的告示贴在两铺子门口,瓷砖上市了。

第三天,还没等定国公张愚,和工部尚书姚培找儿子质问,忠仆义弟的话本子流行起来了。

说书的、唱戏的,依此为据,改成了评书和戏曲,传唱的京都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关键是这话本子的女主,是四十年前的神女,且被人传颂,虽时过境迁,但都知道此女,经商天赋如有神助。

此事愈演愈烈,说书的、唱戏的,那叫一个声情并茂,尤其是丫鬟受刑,江湖人士惨死,那表演的真是淋淋尽致,直叫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忠义之人,更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残酷之人,更没想到,世间还有,为了利用自己的儿子,竟让儿媳与他人行苟且之事,矛头指向谁,大家心知肚明。

…………

“招财,去门口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这宅子。”苟得利吩咐道。

此时,主仆二人和翠婆,来到城西以西,他养病的废宅子中。

“是,少爷。”招财应声出去,顺手还抄了一根棍子。

“翠婆婆,喝茶。”苟得利给她倒了杯茶,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破凳子上。

“得利,来这里做什么?老身问了你一路,你一个字都不说。”翠婆婆喝了口茶,好奇的问道。

“已经过去三天了,我相信京都百姓,都想知道话本子最一句: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天雷地火起,且看报应谁?”

“得利,今晚、今晚他们真的能遭报应?”翠婆婆激动地抓住了他的手问道。

“翠婆婆,他们今晚不但能遭报应,而且还是您老人家亲手,为他们敲响丧钟。”苟得利说道。

“真的吗?”翠婆婆疑惑道。

“当然是真的,翠婆婆跟我来。”苟得利说着,扶着她来到一个院子中。

“这、这是何物?”翠婆看着一个奇奇怪怪的庞然大物,停放在院中,待她走近,发现还有轮子。

“翠婆婆,您家小姐,可曾向您说过汽车?”苟得利问道。

“说过,这就是汽车?”翠婆婆围着汽车慢慢的转着。

“是的,这个是军用汽车,您家小姐说的,是民用汽车。”苟得利说道:“军用汽车就是军队专用,有钱都买不到,民用的是可以花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