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至于那个甜美的梦境,就让它永远成为梦境吧,即使有自己喜欢的人,有喋喋不休的絮语,有触上嘴唇的温度,还有永远不会再见的,温柔的面容。
1
可是下山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依然麻烦和费事儿。前期修路时架好的所有绳索、冰锥、铁镐、雪锥等等全部都需要拆卸下来打包带走,还有AC,C2等几处营地帐篷的拆除,及剩余物资的整理。陈西风和登山协作们因为运输法国籍的老外伤员有所耽误,导致前期撤营的主力反倒是登顶组的这几位,还好专业的救援队已经及时赶到,将外籍伤员及时接走。陈西风等人与夏迪这边汇合时,所有人也都是累得精疲力尽了。天公又不作美,气候开始恶劣起来,因此撤营工作更是缓慢,这一拖就四五天过去了,包赟还在ABC望穿秋水。
牦牛工们也上到ABC等了两天,开始变得不耐烦,说超出约定时间,牦牛的草料已经不够了,就想溜之大吉。虽然达瓦出面板着脸说了几句什么,牦牛工们才勉强在ABC等着,但还是跑包赟这儿商量,要求加钱。加就加呗,包赟倒不太在意这些,心想:“只要林峰,嗯,只要大家,早日回到ABC,顺顺利利赶紧下山返京,加点钱算什么,大爷我乐意。”
所以,当林峰等人分拨分批地终于下到ABC和包赟汇合之后,包赟那颗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砸在地上,然后便从此不离林峰半步,亦步亦趋地跟着,各种嘘寒问暖。就连从ABC往大本营BC的下撤,也是自告奋勇一定要和林峰一组,让同样身为哥哥的夏刚,都好一阵嘀咕,怀疑自己对夏迪是不是太不以为意。
至于夏迪,他做为这一堆人中英语水平比较突出的人选,却被自己的同伙们推出去,做为中法友谊的桥梁,下撤途中不得不和另一位法国籍的小伙在一起。原来受伤的老外是他的同伴,他们二位崇尚自主登山,一贯单刀直入,从来无意带任何高山协作和帮手。已经征服过好几座名山,也曾经在珠峰邮局和夏迪西风有过一面之缘。此次在AC附近发生意外,呼救时还好陈西风等人施出援手,现在受伤的同伴被专业救援队接手后及时转移下山了,他只好暂时与陈西风和夏迪等人为伍。
但是下撤并不轻松,ABC往BC方向下行,海拔渐渐平缓,但路程反倒是各个营地之间最长的一段,至少得花好几个小时,而且因为中间有绒布河的两次阻拦,也非常容易迷路。法国小伙有一个超大的背包和一整袋的纤维袋食品,,因为牦牛工不肯给法国小伙运东西,这回是加钱也不干了,声明不在合约内,另外牦牛的草料本来就不足,压根就不堪重负。夏迪只好和法国小伙轮流抱着或者拎着那个纤维袋,再互相都不甚情愿地交流着英文,真真苦不堪言。被这纤维袋的拖累,夏迪和法国小伙走在整只队伍的最后面,队伍早就走得杳无影踪,两个人顺着玛尼堆和牛粪的标记,一步一捱地走了很久,晚上十一点的时候,终于坚持不住,听着耳畔的绒布河湍流不息的轰鸣声,觉得半夜过河太危险,干脆停下来扎营,打算休息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