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伯虎写过一首诗,叫《红拂妓图》。"杨家红拂识英雄,着帽宵奔李卫公。莫道英雄今没有,谁人看在眼睛中。"隐于暗处的女子身子里有旁人察觉不出的能量。一切强弱、善恶、美丑,泰定或不安、平顺或混乱、安洁或黢浊,都被安如眼里,投进心里。比如,红拂巨眼识穷途,得爱大丈夫。
关于《红拂夜奔》的故事自小便听人反复讲说。彼时,因年纪尚小,内心事事尚不周全,只记得她是一名仗义女侠。飒爽果决。至于红拂身体里所隐藏的更多的力量与秘密我并不能获知。也不能领会她的爱恨情愁里的悲慈与智慧。我以为,她只是江湖里独来独往的一朵罂粟。曾经。
后来,读到林黛玉在《红楼梦》里写的那首叫做《五美吟》的诗。她说了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五名女子。题红拂的那一首是这样写的:"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前面四名女子和红拂放在一起,明硬之气锐减,漫出来的气场亦忧弱哀伤了许多。
红拂,本名唤作张出尘,是江南女子。但因南朝战乱,后随双亲流落至长安城。生活极端窘困之时,姿容俏丽的红拂,被迫沦落风尘去讨生活。哪有女子会甘愿,若是俯首低眉,甘心靠拢声色,那么内心隐忍之痛必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她若是还有好的念想,那么首先,她得活下来,亦得让老朽双亲活下来。
但是红拂到底仍旧不是寻常的烟花女子。没有人知道她喜读前朝史文兵书与战策,心中对自己自有恪求。风尘欢场断然不能成为她的归宿,她心里时刻记着这一条。于是她寻得一切机会向别处走,并最终辗转来到司空杨素府里作侍婢。因手执红色拂尘,后被人唤作红拂女。
而另一处,那个男人正在涉过慢慢烟水往她身靠近。这是彼此之间灵犀一点的默契。虽此时尚未出水而露,却早已在冥冥当中,为两人牵引聚首。只待良辰。
那时,三原县的李靖通兵法谋略,文武双全,心怀大志。隋朝建国之后,他前往长安,寻路报国。到长安之后,他欲投到杨素门下。但此时的杨素已经年岁已沧,惟想依红偎翠闲云野鹤安度晚年,早无志向。虽然杨素看得出李靖的心诚意坦与满腔热忱,但也只能赞他一句之后便将他淡淡地打发回去。
李靖不是能就此甘心安稳度日的。他天生就是作这乱世刀光剑影里的英雄的。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世代为官。隋名将韩擒虎是他的舅舅。自幼他的军事才智便十分突出,加上他进取心十足,勤操武练,长得仪表魁伟。韩擒虎曾称赞外甥李靖道"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他大约也是自知有王佐之才,于是,亦绝不愿耽于平庸,将己埋没。
就是这一回。他一眼认定他。有一些彼此之间是具备磁场的。那磁场力亦是强大不可遏制的。稍稍一牵引,红拂一眼看穿了李靖被阴霾的光阴雪藏起来的王佐之才。她也一眼认定了他是她掌纹流转的背后所暗喻的后一半归宿。她分毫没有被别处的春光氲染了眼。有一些人,往往确认彼此的时间只需要一刹那。
红拂女是聪明、决绝、心思缜密并且智虑长远的极品女子。她知道在何时作出何样的选择与举动。在她看见杨素成全了沦落为他的十四侍婢之一的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丈夫的破镜重圆的约定时,她就知道总要有一回,被成全的事情将轮到她去做。那么事不宜迟,就是这一日。于是她断然决定当日夜奔李靖。
关于这一段,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有一处记载。"靖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靖启视,则紫衣纱帽人,杖一囊,问之,曰:'杨家红拂妓也。'延入,脱衣去帽,遽向靖拜,靖惊答之,再叩来意,曰:'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故来相就耳。'"
她是这样认定他,于是她知道,这一回她定然不能错失了他,因有时,一错失,永不再来,一别即是永远。他就是她托付终身的乔木,一点不错。红拂容色倾城亦心怀抱负。
李靖"观其肌肤仪状、言辞气语,真天人也,靖不自意获之。愈喜愈惧,万虑不安,而窥户者无停履。"彼时,他尚前途未卜,她并不能从他处迅即得到分毫。她来追随他,别无贪图,只求真心一枚。李靖英明睿智,自然分辨得出城府心计与一枚真心的区别。
壮志未酬的男人最孤独。李靖心里必然因她宽慰。得此红颜,他理应心里具足。她将自己赠予他,赠予的还有砥砺。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收留了她。当晚两人便解得鸾佩入得红绡结发为夫妻。果断决然。
红拂在杨府的遽然消失当然会引起风波。所以《智囊全集》又记,"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将归太原。"
杨素追捕红拂是形式。派人四处追索红拂女下落不过草草过场的戏码,擒红拂已非杨素本心。他需要自圆其场。他会有心放掉红拂,这一点早已被红拂预料在心。所以她行事时,自是更加稳笃。
自然,纵红拂有料事蕙智,但若失了杨素的容谅,她依然不能得其心之所望。因此,她内心对杨素想必是有一些恩重之心的。因他的宽谅容宠,她才能得自由,得真爱。而杨素此一刻的庄重稳妥,也为他自己添了几分柔情的血肉。可感可触,令人赞赏。
这一场夜奔的意义对于红拂这名曾沦落烟尘的女子,何等郑重肃穆。而至于她对于李靖的情意,此处已无需斟酌。它显然足以担待起她的生命之重。再没有比这更重的了罢。十指相扣闯天涯,是这一对风尘侠侣的映照。在波澜壮阔的天地里,一对亮烈的芒线穿越山川河流,抵达生命的远处。
诗词作品当中涉及红拂的数量并不多,但就只是这零星几首却足足将她推入人眼,不能被漠视。她自有一种摄人的气场沉在历史当中,被编织进文字里供后世观阅。仿佛,她一早就侯在那里,等下一次的遇见。
乱世出英雄。后来,李靖重新投奔了反隋的李渊。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这是唐太宗评价的话。他终于将自己的才,发挥到极致。他是成功的男人,当立为后世榜样。而她,红拂,则成了一品诰命夫人。
人生如大戏,你唱罢来我登场。一场一场又一场。而这一出,唱来唱去,到最后竟只有这红拂女抢尽风头。情景如是,真好比李商隐的那一句"月中霜里斗婵娟"。在这场爱情戏里,她就是一盏月。
但在这一段爱情里,李靖这个男人是如何自处的这一点太重要。如若他少去一点刚直,或者少去一点忠诚,或者少去一点执着,或者少去一点感性,或者少去一点冲动。她区区一个弱女子又如何能将这场戏唱得如此出彩。水袖甩开尽落尘埃。她低眉敛目得尽喝彩然后悄悄跟着她的男人离开了舞台。
她的慧眼是得了他的温柔才能变得红光满场。妙目生烟霞,清瘦减梅花。此生与君老,红拂手中葩。她与他的爱情,破釜沉舟尽得温柔。好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