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长沙》浅感

作者:寂寞先生_8438449 时间:2020-04-07 10:48:22 知识问答

小说家而言,历史仅是个传递思想的载体。他们对于某些历史事件会带着主观的情感去娓娓描叙,对某些历史问题只作象征性地回答。在众多的历史剧或是历史小说,均是借助某些历史事件,讲一段故事,警醒着世人"死亡不是结局,遗忘才是终点"。

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仅是大人物的历史。无论史学家亦或是小说家,他们更乐于去为大人物著书立说塑造丰碑,在这过程中顺带为一两只小人物着些笔墨,以衬托那些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怀。而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只为一个数字或一个“某”字定格在历史书上。残了,死了,无关紧要。反观芸芸众生,记住为小人物悲痛者,仅仅其亲朋好友而已。他们的故事也许更精彩,却极少人理会。

倘若一部小说或者影视剧能跟随小人物的欢欣悲痛,借助他们的口目去还原一段历史事件,说出要说的话,表达还有的情,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

显然,孔笙导演的《战长沙》就是这样的作品。它故事新颖,视角独特,见微知著,无论是从选角、布景、配乐亦或是剧情来说,都算是一部不落窠臼的良心剧,像一朵高贵的牡丹,鹤立于乱象丛生的影剧业,淡雅却又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全剧以胡性家族在七年战乱的长沙的颠肺流离为线索。用平和的语调,讲一个平实的故事,没有石破天惊的爱恨情仇,也很少英雄慷慨就义的豪迈,更多是平淡生活中琐碎小事,却能望见的质朴人性。

避开史学家的眼球,《战长沙》写的是战乱中你和我,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圣母心肠,在烽火硝烟弥漫的年代,谁都面临死亡,谁都逃避死亡,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活着,是最大的祈愿。这一大家子,他们是平凡的人,平凡得像我们的邻里,最终被逼做了不平凡的事。

作为观众,我们只能杵在一旁,看战火燃尽了最初的幸福美满,一步步将胡家推向支离破碎。他们越平凡,便越有撕人心肺的力量。与其说,生活气息浓郁的战长沙是一部抗战剧,倒不如说,这是一部以真情撼动人心的反战剧。

一、三个男人

1、顾清明/二姐夫(霍建华饰):剧中主角,年轻英俊,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出身簪缨世家,留学德国军校,家中独子,父亲为早年蒋介石"上位"的经济资助者,是蒋介石都要礼让三分的人物。顾清明虽生逢污浊乱世,却清高孤傲,宁折不弯,对同僚的贪污腐败嗤之以鼻,对消极怠战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人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命如草芥,他却是幸运的,有权势通天的父亲,使得在军队里得到格外关照——成为了一名上不了战场的军官;他又是不幸的,空有一身报国的武艺志向和为国捐躯的军魂决心无处施展,也只能运送伤员、整理物资、传递战报。许多人因担心上战场而哭天抹泪,顾少爷却为设法上前线冥思苦想以致终日愁眉不展。有人说顾清明的无畏到底也是一种天真,因为还未学会害怕;我倒认为这是一种成熟,作为公子爷,本应平安富乐一生,他却选择弃商从戎,并非心血来潮,是斟酌熟虑之果,至始至终未变过。倭寇不除,何以为家。成为一名军人后,有些职责早已深入骨髓,不必言说。顾清明前期是一名军人的存在,后期作为胡家二女婿,在姐夫牺牲后,肩负起照顾胡家的责任。

2、薛君山/姐夫(任程伟饰):姐夫是个复杂的角色。他精明、市侩、势利、圆滑、世故,鬼点子多,敛财手段一流,对上级可以恰到好处地阿谀奉承,能在战乱中趁势发小财、谋小利。姐夫没有文化,却能将八面玲珑的社会残渣败气发扬利用,顺势利导,成为长沙地头。他还是一个惜命贪财的兵痞,用威逼利诱的下三手段抢来了知书达理、贤惠淑雅的姐姐当了妻子。从此对她无微不至地体贴和死心塌地迁就,甚至爱屋及乌,对姐姐一家也掏心掏肺地讨好。姐夫是保安队长,穿着保安服却收着保护费,是城里小贩奸商的绝对克星。战乱的年代,民不聊生,残垣断壁,百废待兴,他却能拾掇到强砖硬瓦的大房子把娘家人安顿得妥妥帖帖,养活了所有人,成为胡家人的顶梁柱,此刻姐夫是幸福的,有他深爱着的姐姐,有一个温暖的家。

姐夫也是一个集能力与责任于一身的男人,对待市侩奸商,他魔高一丈,从不手软;对心腹弟兄,他高义薄云,两肋插刀;对待胡姓娘家,他责无旁贷,尽心竭力。面对姐姐时,他骨子里是自卑的,总怕她瞧不上他,所以对她及娘家人百般迁就无怨无悔,成了理所当然。姐姐对他刚开始只是感激,后来要变成了爱,用姐姐的话来说:"他不是一个好人,却对我很好"。

姐夫也有致命缺点和暗彩的一面,但他和姐姐的爱及对娘人的责任,足以让观众都喜欢到彻底包容的地步。任程伟本身是话剧演员,功底扎实,演技富有弹性,塑造角色活灵活现,张弛有度,令人称道。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3、胡长宁/岳老子(杨新鸣饰):胡长宁是姐夫的岳父,一城文化领袖,却又似鲁迅文章中的"孔乙己",是旧时"犬儒"的代表。作为剧中的笑点,岳老子行为做派与胡家人格格不入:自身四体不勤,家中五谷不问,鄙视兵匪,不屑粗鲁人。爱酒爱戏,家务无能,掉书袋,张口便大谈“气节道德”,除了教人认字,一无所长。性格胆小懦弱却总臧否世道,对姐夫的敛财手段睥睨不齿,却无可奈何,最终不得不妥协;与姐夫偶有争执,却很少能说出个所以然,总以"你不懂得长幼尊卑!"结语,时常活在文人乐趣和圣贤教诲里。举手投足间,旧时文人唯唯诺诺和酸腐之气氤氲其间,十足逗趣,令人捧腹。

有诙谐的一幕:二女儿订婚之日,作为胡家唯一本家男人,他却光顾着国父诞辰,穿上大褂离家而去。不得已,姐夫只能追上半道而截:

"岳老子,今天是你女儿订婚日,上哪去啊?"

"今日是国父诞辰,我作为学界代表上台发言,不可不去啊。"

"今天是你女儿订婚之日,家中没有一个男人,就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你也不能去!!"说罢,拉拽着岳老子往回走。

"女儿订婚重要!难道国父诞辰就不重要吗?!你心里只有家庭小惠,何曾有过民族大义!大街上拉拉扯扯,成何体统!你到底还有没有长幼尊卑?!"岳老子拼命抵抗,声嘶竭里地呐喊着,无奈力不足,被拖着走。……

文人气节是个莫名的东西,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坚不可摧。

二、两段情恨

1、爱情/亲情。

两者看似相互独立,实含千丝万缕的联系,持久的爱情终究要演变成亲情。故而,我将之置成一体,言说些拙见。

剧中爱情不少,但我唯对姐夫的爱情情有独钟。姐姐与表哥同是优秀大学生,两人志趣相投,互生情愫。在外人眼里,他俩青梅竹马又门当户对,似乎缔结鸳盟顺理成章,而此时的姐夫对姐姐早已始于姿色,陷于知理,忠于贤淑。那一年,抗日在即,进步学生示街游行,身为保安队长的姐夫领命镇压,利用职务之便,将血气方刚、年少气盛的表哥囿于囹圄。面对姐姐的求助,姐夫以释放表哥为条件,趁势利逼强娶,成了胡家的大女婿。从此,他撑起了娘家——用自己的双手:娘家房屋被毁,他让娘家所有人住进自己的大房子里。看着小姨子、小舅子因为分得一间大卧室而兴高采烈得手舞足蹈;看着岳老子因为一屋子的美酒、戏曲影碟而乐不思蜀;看着奶奶和岳母脸上露出了欣慰感激的微笑;看着妻子如故的知书达理,贤淑雅德……此刻,姐夫是幸福的,同时也明白,此后的家,不再是妻子说得算了;不再是他与妻儿的浪漫满屋了;不再是他轻松工作就能糊口了。家中的开销多了,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姨舅子学习上的,一家十几口。岳老子微薄的工资,顿显苍白无力,姐夫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乐在其中,他深爱着妻子,爱屋及乌,有责任去爱娘家人,去爱家里的一切。负担很重,却是个甜蜜的负担。

因为有了姐夫,奶奶和岳母可以安心地含饴弄孙,安享天伦;因为有了姐夫,岳老子可以家中柴米不闻,忘我于戏曲美酒;因为有了姐夫,小姨子可以率性不改,随性而为;因为有了姐夫,小舅子可以在调皮捣蛋中学着长大;因为姐夫,姐姐可以幸福地在家相夫教子,貌美如花……

文夕大火,姐夫被视作纵火犯,被利用、被调查。当他从拘留所出来,看见街角胡家开的施粥铺,脚步一下子慢下来。他轻轻地走近,看着忙碌的胡家奶奶,眼神一下子就柔软了。他站在那里,像孩子一样露出欣喜而温暖的笑容。奶奶为孙女婿准备了一大桌子佳肴,姐姐为丈夫端盆洗脚,他竟靠摇椅上,抱着亲爱的儿子,徐徐入睡了。此时音乐响起,一幕幕姐夫日常谈笑奔波的画面幻灯片般慢悠悠浮现,姐姐看着丈夫,目光柔情似水,慢慢地,轻轻地为他盖上薄被,令人感动,令人欣佩,更令人心碎,此刻的姐姐对姐夫,早已将感激变成了爱情。姐夫十三岁出来打拼,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爬到今天的位置,半生孤独,直至遇到了姐姐,他倾其所有地给了她全部。然后,他有了一个家,家中有你有我有他。这是家的感觉,温暖、温馨,言语再多,也显得苍白无力。这一刻,作为观众的我早已泪流满面,一个用生命诠释爱的男人,用精明撑起一个家,用坚强面对苦难,用所有的柔情包裹他所爱的人们,他就那样鲜活的站在那里,像一个铁人,你明知他不完美,却还是被他打动,油然生出钦佩,想亲切地叫一声“姐夫"。谁说人世间没有真爱,只不过真爱最终都升华成了亲情。

2、家恨/国恨

剧前半段轻松幽默,惹人发笑。忘不了姐夫用精明手段耍得奸商团团转的诙谐场面,忘不了岳老子面对姐夫“有理说不清”的词穷模样,忘不了姐夫在顾清明前插科打诨撮合小姨子的俏皮说辞,忘不了岳老子骂天骂地骂政府的逗趣神态……这一幕幕萦现在观众面前,像一茗茗清茶令人回味悠长,似一首首老歌让人百感温馨。

剧后半段悲凉凄清,催人泪目。姐夫的牺牲让人猝不及防,惊醒了许多观众的少女心,我们一面讨伐编剧的无情,控诉着何不让姐夫走得悲壮些;一面又折服于编剧的真实严谨,他淡化了主角光环,使其“泯然众人”,且与“众人”同等接受并经历战争的残酷。战争非同儿戏,它骤然降临,摧毁一切,常使人措手不及。

此后,接二连三的“曲终人散”接踵而至……姐姐夙夜思夫,恍惚终日,而后投了河;岳母不舍白发人送黑发人,病死塌上;奶奶风烛残年,不忍拖累小辈,终于上吊自尽;小舅子身经变故,拾起长缨保家卫国,慷慨就了义;岳老子拒绝出任日本商会会长,窝囊半生的他在发言台上唱了一出最惊鸿的戏,唱得慷慨激昂,唱得亢奋人心,绕梁三日。这一腔,穿透时光,穿透历史……

此刻的编剧是值得同情的,深爱着笔下的每一位人物,却又无法掌控他们的命运,当我们回过头重新慢慢咀嚼时,仍能揣测出编剧意犹未尽的家国恨:

文夕大火前,国军有感不敌日军破城,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不给其留一物一资,欲纵火焚城,弄得城民人心惶惶,茶饭不思。最后城中起火,军民自乱阵脚,使得日军又逼近十里,长沙城岌岌可危。可恨的是,抗日在即,国民政府自顾不暇,张皇失措,顾此失彼,纵火事件最终不了了之,成了无头悬案,令人啼笑皆非。

衡阳保卫战,国民党第十军淤血鏖战四十七天,以死伤一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六万人,战功卓著。战至最后友军却消极甚至放弃支援,导致六千多名伤残军兵困死于城中,缺水断粮。1944年8月8日,为保住六千个生命,军长方先觉率残兵败将投降日军,后自杀未遂。正如方先觉所说:“走到这一步,今后的路会很难,但我们没有对不起党国,是党国对不起我们……”

编剧在这两点上没有轻描淡写带过,而是浓墨重彩于大火中百姓的反应场面和投降前后的发展,镜头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每一个军民身上,既能看清全貌,又能捕抓细节,全程缄默无声,无声胜有声,又似欲言又止,余味冗长。

小说家总是感性,此刻的编剧无论如何用旁观淡然的语言去伪装,我都能从字里行间中嗅出他对国民党的软弱无能和腐败无情,深恶痛绝的国恨味道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战士前方浴血,后方却消极怠工,优柔寡断浅尝辄止的支援方式,岂不惹人恼恨。长沙保卫战是国人的耻辱历史,而尊重历史的方式是乐观直面它,而非悲观逃避它。我想,这也是编剧要说的话。

对于家恨:我们憎恨于逍遥法外的文夕纵火犯,我们怨恨于后来恩将仇报的小黑,我们厌恨于早前顽皮幼稚的小舅子,我们憾恨于因为妒忌心害死了儿子,曾经逼疯了妻子的姐夫……

全剧对日军的正面描述极少,然而剧中人的每一次陨落,都会让人由心底加深对日军侵华行为的憎恨。且尽量客观地表现真实的历史,不制造矛盾,不刻意煽情,却更能激发共鸣。

三、一些感悟

第一次写剧评,观点难免有些浅显牵强,这与生活的阅历及个人职业有很大的关系,我本身就属于不谙世事的那类人,亦不是专业人士,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加以评说,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随心,写得是我的一些观后感,如此而已。此文花了我一个礼拜的时间,期间细看了一遍,又蜻蜓点水式断看了十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受,唯一相同的,就是那颗沉重得愈演愈烈的心。

我认为,《战长沙》如此能引起共鸣,最主要是它立足于民族大义,却在赞扬人性美;它在导人向善,而非宣泄仇恨,这是别出心裁的一面。几年前看过易中天做客《实话实说》的节目,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

崔永元:“易先生,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学历史有什么作用?”

易中天:“不能用实用主义去看待历史,否则易造成牵强附会地以古鉴今和强行与个人生活对号入座。”

……

易老师的思想深度绝非我能达到,但我仍誓死捍卫他的观点。仅就抗战史而言,历史带给我们除了历史本身,更多的应该是导向人去感恩生活,通过熟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远比将它实用主义化更能“实用”些。

数十年前的往事被历史的浩浩长烟驱散了,在和平年代,一切都已经过去。或许,往事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也无须得知,又或许,这些往事正埋藏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里,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逝者已矣,新的生命也正在茁壮成长,这就是人的韧性。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