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对标准化需求的趋势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标准化专业工程师手册》第397页(3879字)

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开始的,结果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如果说工业革命的结果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代替和扩大的话,那么新技术革命的结果将更突出对人类智力劳动的代替和扩大。新技术革命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对标准化产生深刻影响。

1.新技术革命的特点

新技术革命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高科技化

这场技术革命是由一系列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高科技是技术革命的先导和主体,对传统的科学技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领域大致可以分为5个方面:

①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的电子信息领域。

②高分子、精密陶瓷、新金属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制造技术领域。

③以遗传基因转换、细胞融合和组织融合等为基础技术的生物工程领域。

④以航天、海洋开发、原子能开发技术为基础的巨大系统开发领域。

⑤以数控技术、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管理为基础的全新生产系统的开发领域。

(2)科学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从科学发现、发明到实际应用的时间大大缩短,效益显着。以计算机为例,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只有三四十年时间,先后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代产品,性能提高100万倍,成本下降到原来的万分之几。特别是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一下子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生产、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又如生物工程技术,使培育优良品种的进程大大缩短。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几千年农业的发展比不上二三十年的发展。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对疾病的防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如今,新技术的发展在实验室停留的时间很短,不久就转变成实用技术,进而以商品形式投入市场,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技术产品普及之快,令人咋舌。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十多年的历史,1994年CD-ROM的安装量已从1993年1月的300万台猛增到1140万台。

(3)技术融合化,形成技术革命群

过去的工业革命,一般是在一个时期里某项技术得到发展,再推动其它技术的发展,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带动机械制造、采矿和运输业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却是一系列新技术几乎同时得到飞速发展,钱学森先生把他们称为技术革命群,它们交叉渗透、相互促进。机械领域与电子领域技术的融合,电子领域与化学领域技术的融合,机械、电子、生物领域技术的融合等等,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和新兴的产业,例如,生物工程技术是生物、化学、电子、材料、机械等多种技术的融合。

(4)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软产品价值倍增

由于新技术革命更突出对人类智力劳动的代替和扩大,因此软产品(相对有实体形态的硬件产品而言),如信息和服务等的作用越来越显着,价值越来越高。“信息革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标志。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产业信息化”,即生产领域的一切活动依赖于信息的正确采集、传递、处理、存储和使用,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计算机网络和机器人取代了相当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是“信息产业化”,即以信息为对象的产业,如信息处理业、软件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迅速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计算机程序设计者,人工智能机械开发人员,数据库专家等成为最抢手的专门人才。由于生产模式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转化,脑力劳动的软产品价值更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充分体现。

2.新技术革命对标准化需求的趋势

新技术革命对标准化需求的趋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1)要求标准化与新技术发展相适应,成为新技术发展的技术基础之一

标准化曾经作为传统工业的技术基础,公差配合、形位公差、标准螺纹、标准原材料等等为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一批新兴工业群出现,它们同样需要标准化作为发展的技术基础。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如果不开展代码、编码、制式、接口等的标准化,就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使用,信息产业也不可能形成。实践告诉人们,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当前不少新技术研究项目中,标准化是首先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要求加强“软件”标准化

新技术革命以生产更多的“软产品”而不同于以往的工业革命。如果说传统工业通过“实体”“硬件”的标准化而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话,那么,新技术的发展则更有赖于“软件”标准化。名词术语、概念定义的标准化,图形、符号、编码和代码的标准化,测试、试验和评价方法的标准化,程序、方法和接口的标准化等等,是很多新技术领域要求优先考虑的标准化内容。

(3)要求标准化适应多样化需求趋势

以往的工业革命中,标准化的主要形式是统一和简化,而且对最终产品的统一和简化往往占据了重要位置。标准化的这种作用曾经带来社会化大批量生产的明显经济效益。但是,人类也因此付出了代价,时断时续地抑制了多样化需求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多样化与标准化矛盾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渐丰富,多样化需求日趋强烈,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给人类实现多样化的愿望创造了条件。例如,柔性制造系统为经济地制造多样化的产品提供了手段。电脑辅助服装设计制造系统可以实现量体裁衣、款式选择、面料选择等。新技术革命要求标准化自身变革,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4)要求标准化适应新技术的产生、应用和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由于新技术发展得快、应用得快、更新的快,必然对标准化提出相应要求。首先,从新技术发展初期就要考虑工程化、商品化和标准化问题,以引导新技术发展,避免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在新技术领域不乏这样的经验教训,例如,80年代刚刚发展起来的高密度只读光盘,由于先期重视标准化问题,近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而高清晰度电视,由于在标准化问题上进展缓慢,至今不能在世界范围投入使用,造成不小浪费。其次,为适应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要求及时制定标准、及时修订标准、及时废止落后的标准。

(5)要求标准化适应新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新技术革命的特点之一是技术革命群,各种技术相互渗透,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其它技术的渗透。另一方面,宇宙开发、海洋开发、地球环境保护,人体和生物体奥秘探索等等,无论是技术活动的对象,还是技术活动的本身,都具有大系统、“巨系统”的性质。标准化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综合化、系统化发展趋势,重视“接口”部位的合理协调和优化,处理好系统层次结构关系。

(6)要求标准化适应市场的国际化和技术发展专业化、分散化趋势

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变小”:通过电脑网络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各方面的信息,可以进行各种经济、技术、文化活动。曾经阻碍人类交往的语言障碍,也正在被功能越来越强的翻译机所打破。人们考虑问题的范围大大扩展,“世界通用”成为一种追求的目标。新技术使得产品可以适应现存世界的不同技术体系(计量体系、制式等等),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更容易打破,国际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因此要求标准化国际化。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智力劳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及网络的出现,使科研、生产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变得更细,某些集中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显示出“负效益”,例如,在集中供电中,用户支付费用中29%是电力生产费用,64%是巨大的输电网设施和管理费用,而且一旦电网出现故障,影响巨大。随着新技术(高效新能源)的发展,将有一种发展分散型电力系统的趋势。这种分散的趋势反映了事物的辨证发展规律。这就要求研究专业化、分散化条件下标准化的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新技术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