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的疗程如何分期?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会工作手册》第418页(1636字)
整个疗养过程可分为三期:适应期、治疗锻炼期、训练巩固期。
(1)适应期。疗养员入院之初,为了适应新的外界环境必须调整自身原代谢过程、神经系统功能、激素的分泌、酶的活性、免疫反应等,使机体的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种适应期的长短因疗养员的年龄、体质、神经型而异,一般需要3~5天。如果在此期间立即进行自然物理因子的治疗或人工理疗,势必加重机体的负担,使病情加剧。所以在适应期内,疗养员只能充分休息,作一些户外散步等轻微活动,不作理疗,不参加医疗体育锻炼。为了使疗养员尽快地适应疗养院的社会环境,医务人员应向病人介绍疗养院各方面的情况和院内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可以利用适应期了解疗养员的病情、思想情况、性格和爱好、详细地检查身体,确定诊断,制订治疗计划和护理计划。经过充分休息和介绍情况使疗养员能适应疗养院的环境。
(2)治疗锻炼期。疗养员经3-5天充分休息,机体基本适应了疗养院的环境,即可以按照医师制定的治疗计划开始进行治疗和体育锻炼。在各种疗养因子的作用之下,机体代谢调节的障碍可以逐渐得到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激素的分泌、酶的活性和免疫功能逐渐增强,病情也日益好转,精神和体力也逐渐充沛,两个月左右疗养效果达到高峰。所以此期订为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疗养员接受疗养因子治疗,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即疗养反应。反应症状的轻重分三度:第一度反应表现为全身不适、精神兴奋、头痛、睡眠不良、疼痛加重、血压上升、白细胞轻度增多、血沉轻度加快、血浆蛋白成分及各种代谢发生变化。第二度反应比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渗出——增殖性变化,一些器官和系统出现功能性改变,反应性升高,糖皮质激素功能下降、免疫反应增强、白细胞数增加,核左移、血沉加快、血浆蛋白和代射指标的变化更明显。第三度反应的本质是病理过程被激化,机体对疗养因子反应加剧,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增多、血沉加快、代谢明显改变。出现第一度反应时不需要任何处理,3-5日后自然消失。出现第二度反应时应对治疗剂量和方式加以改变,数日后即可消失。出现第三度反应时治疗即应停止。
(3)训练巩固期。为了巩固疗养效果,使疗养员在出院后疾病不致再发,并能适应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必须从心理上、生理上、社会上(职业和工作)进行训练。此期订为半个月左右。如疗养员为脑力劳动者,在此期间可以使他们摹仿其原来的工作方式,做些脑力活动,如:看文件、搞写作等,时间由短而长;如疗养员为体力劳动者,可让他做些原来的劳动,由医务人员掌握劳动量,以不疲劳为限,劳动量逐渐增加。患消化系统病的疗养员可放宽对饮食的限制,对胃肠进行训练,使其逐步适应原来的食物种类。患呼吸道慢性病的疗养员可进行日光浴、冷水擦浴、照射紫外线、太阳灯等,以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患风湿性关节炎的疗养员,患病部位可用冷水摩擦和紫外线照射,使局部肢体适应寒冷的刺激,消除过敏反应。外伤后遗症的疗养员应在治疗锻炼期就开始肢体的功能练习,防止造成残疾。有残疾的疗养员要得用假肢和矫形工具进行生活活动的基本训练和职业性劳动训练,使其出院后尽可能做到生活自理并能做些有益于社会的生产性工作。疗养员在接受训练的同时应增加体力活动量,以增强体质,增加耐力和劳动能力。
因社会心理因素而致病的疗养员,要加强心理治疗,尽力消除其思想上的症结,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提高适应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总之,疗养过程中的这个时期,对于巩固既得的疗养效果和提高疗养院的社会效益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要学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做好疗养过程的这段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