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下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与数据处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纳手册》第133页(1630字)
会计要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就必须运用特有的方法,对大量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
数据处理是把记录下来的事实加工整理成有用信息的过程。数据处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
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是数据处理的第一步,它关系着输出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收集一般包括数据判定和数据记载两项工作。数据判定是指在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有意义、能够正确描述事件的数据,把这些数据输入处理系统,同时排除那些不能真实描述事件的数据。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确认实际上就是这里所说的数据判定,即在企业发生的大量经济业务中,以能否用货币计量为标准,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筛选,将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输入会计核算系统;不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筛选淘汰掉。数据记载是把所需要的数据记载下来,可以记载数据的介质称为数据载体,会计上的数据载体就是会计凭证,通过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将数据从原始凭证过入记账凭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是分类的过程;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则是通过加工进行了信息转换,由一般经济信息转换成会计信息,并且改变了数据记载的形式。
2.数据校验
数据校验是指对记载过程的数据进行校验,以保证完整和正确的数据进入处理系统。在会计工作中,是通过对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完成的,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表明通过审核的经济业务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3.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是指通过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把收集好的数据转换成信息的处理过程。数据加工过程一般包括分类、排序、核对、合并、计算、比较、选择等工作。对会计数据的处理一般也包括这些工作。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通过会计科目的完成对经济业务的分类;通过复式记账方法完成信息转换过程;依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连续、系统地反映某项经济业务,实现对会计数据的排序;定期将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与日记账等核对,保证会计数据记录的正确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等进行计算,以保证资产、损益价值的正确;通过再次确认,选择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数据。
4.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或把最终结果传送给用户。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企业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并报送给有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5.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指将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程序存储起来,以备调用。由于数据的收集和传输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相同数据在不同处理过程中需要重复使用,因此,有必要将数据存储起来。会计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时间不一致,而且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大量的会计数据均要存储起来,以备将来使用。会计数据是存储在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有关的备查账簿中的。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看出会计核算与数据处理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这样说,会计核算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处理程序,是运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对经济业务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出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