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227页(628字)

本病是人感染了棘球绦虫(犬绦虫)的幼虫(包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棘球绦虫寄生在、狼、狐的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或水源,被人或家畜食后感染而发病。

〔诊断要点〕

一、皮肤损害 为蚕豆大至蛋大或更大的肿块或结节,初起柔软而有波动感。陈旧性损害,由于虫体死亡,可发生纤维变性或钙化而变硬。若囊肿破裂,囊液被吸收,可发热、瘙痒,皮肤出现红斑、风团及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包虫主要侵犯肝和肺,则引起肝肿大、咳嗽、咯血等症状。也可侵犯脑、肾、心、生殖器官等组织器官,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三、补体结合试验 约80%阳性,皮内试验约95%呈阳性反应。

四、活组织检查 找到虫体可确诊。

〔治疗〕

手术摘除损害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时应防止囊肿破裂,不宜进行囊肿穿刺。

〔预防〕

防止狗粪污染手、食物及水源;消灭病犬,其尸体应焚烧或深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