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骨伤科手册

针刀疗法

书籍:骨伤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54页(2047字)

一、针刀疗法的适应症

1.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创伤等外伤性因素引起的软组织粘连、挛缩及无菌性炎症,尤以粘连范围窄,有固定痛点的效果更好。

2.骨-纤维管道卡压综合症,用小针刀经皮对引起卡压的软组织进行切割,可缓解、改善临床症状。

3.对滑膜炎与腱鞘囊肿,应用小针刀将囊壁刺破或切开有治疗作用。

4.部分骨质增生性疾患。

5.创伤性疾患后遗关节内粘连。

6.四肢骨干骨折畸形纤维愈合早期,可使用小针刀对骨痂进行切割,再辅以手法重新复位。

二、针刀疗法的禁忌症

1.凡有发热症状的患者。

2.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或全身情况较差者。

3.施术部位有重要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

4.患有血液病者,如血友病。

5.骨折畸形愈合骨痂已经完全骨化,不宜用小针刀折骨术者。

三、针刀疗法的操作方法

1.确定进针点

(1)割治软组织疾患,一般以最敏感的压痛点为进针点。

(2)软组织卡压性疾患,以卡压部位为进针点。

(3)滑囊炎或腱鞘囊肿以囊肿突出的表面为进针点。

(4)骨质增生性疾患、关节内粘连,应在X线片指导下,小针刀直达病所。

(5)骨折畸形纤维愈合需行折骨术者,在X线监视下,以原骨折线为进针点。

进针点的选择还应结合患处的局部解剖结构予以考虑,避免在重要神经、血管部位进针,小针刀的刀刃方向应与神经、血管走行方向一致。

2.进针方法

确定进针点后,用胆紫做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术者用拇指在进针点的皮肤上向其深部组织用力挤压,使皮下的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向两旁分离,然后将小针刀刺入皮下至病变组织内。进针时术者以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三指抵压在皮肤上作为支撑,以控制进针的深度,防止进针过深超越病灶,损伤深部的组织及器官。

3.割治方法

(1)纵行疏通剥离法:当粘连、瘢痕发生在肌腱韧带附着处引起压痛时可以使用。

(2)横行剥离法:适用于肌肉、肌腱、韧带与骨面发生粘连引起压痛。

(3)肌筋切割法:适用于肌肉与韧带、韧带与韧带发生粘连;腱鞘炎、腱鞘囊肿;肌纤维、筋膜紧张或痉挛;骨-纤维管卡压引起顽固性疼痛。

(4)铲磨削平法:适用于关节边缘骨刺、骨赘出现的粘连压痛。

(5)通透剥离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粘连板结,无法进行逐点剥离时使用。可在粘连板结的软组织上逐点进针,或纵行疏剥,或横行挑拨,直到软组织松解。

(6)骨痂凿开法:适用于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功能,且骨痂未完全骨化者。可在原骨折线处,用小针刀穿凿数孔后,再行手法折骨。

四、针刀疗法的注意事项

1.施术前应常规检查小针刀柄、刀刃部,发现有裂隙、卷刃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刀具。

2.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对施术部位及邻近组织结构要非常熟悉,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

4.禁止粗暴及盲目操作,以防针体折断及卷刃。

5.针刀疗法操作时,可发生晕针现象,参照针灸学的有关内容处理。

上一篇:注射疗法 下一篇:骨伤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