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托蒽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402页(945字)
【别名】:二氢蒽二酮
【作用用途】:
为蒽环类抗肿瘤药。分子结构与阿霉素相近,但对心脏、血常规和消化道的毒性均较阿霉素低,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肿瘤药物。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染色体复制过程,特别是使细胞阻断于G2期,可杀灭任何细胞周期的癌细胞,增殖与非增殖细胞均受抑制。本品还存在电性结合,故作用略强于阿霉素。其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和阿糖胞苷。本品静脉注射后,立刻分布到体内各组织中,主要以原形经胆汁通过肠道排泄。肾功能受损对米托蒽醌的排泄影响不大。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有较高疗效。对胃癌、肠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肝癌和肺癌也有效。
【剂型用法】:
粉针剂:10mg/支、20mg/支。每次10~12mg/m2,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需30min),3~4周1次。①急性白血病:每次4~12mg/m2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d为1疗程,间隔2~3周再重复下疗程。②恶性淋巴瘤:每次12~14mg/m2,3周1次。治疗中应根据骨髓功能情况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①暂时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到最低值均发生在用药后8~15d,一般可在第22d恢复,对红细胞的急性毒性较轻,多个疗程后可有轻度贫血。②消化道毒性为恶心、呕吐、口腔炎和黏膜炎等,但比阿霉素少而轻,停药后可恢复。③本品可致脱发,停药可再生。对皮肤组织刺激性小,但偶见注射局部发生红斑或轻度水肿。④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仅3%,较阿霉素少见而较轻,偶见暂时性心电图ST-T段或T波异常,心力衰竭极罕见,主要发生于原来用过阿霉素的患者。但本品引起的心脏毒性是可逆的。
【注意事项】:
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②本品虽心毒性少而轻,但对有心脏病患者应慎用,使用本品期间应定期查心血管功能和血常规。若发生心力衰竭,可用洋地黄或利尿药等治疗。③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并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④国产品不含防腐剂,药液应于24h内用完。⑤遮光室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