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辛
书籍:实用儿科药物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410页(677字)
【别名】:长春花碱酰胺,癌的散,去乙酰长春花碱酰胺
【作用用途】:
系半合成的长春碱衍生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M期,干扰增殖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最终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其作用较长春碱和长春花碱强数倍,三者之间无交叉耐药性。静脉注射后分布于脾、肺、肝、周围神经及淋巴结中,血清清除率为VCR的3倍,主要由胆汁排泄,约有10%由尿中排出,用于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生殖细胞肿瘤、头颈部癌和软组织肉瘤等。
【剂型用法】:
粉针剂:1mg/支、4mg/支。每次3mg/m2,用0.9%生理盐水溶解后缓慢静脉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周。如与其他抗肿瘤药联合化疗时,剂量酌减,1疗程连续用药4~6次。
【不良反应】:
其毒性介于长春碱与长春新碱之间,神经毒性只有长春新碱的1/2,表现感觉异常、深反射消失或降低、肌肉疼痛和肌无力,神经毒性与剂量有关,停药后可渐恢复。骨髓抑制较长春碱轻,但较长春新碱强,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其他可有脱发、发热、便秘、静脉炎等。
【注意事项】:
①治疗中注意观察血常规,近期用过长春碱类或鬼臼类药物者,若再用本品可增加神经系统的毒性。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本药可致畸,故孕妇禁用。③防止药物漏于血管外,否则可致疼痛、坏死、溃疡等。静脉滴注时需6~12h滴完。
上一篇:净司他丁
下一篇: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