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的基本状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第487页(1501字)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繁荣和发展祖国的灿烂文化,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扶济,患难与共的关系。1840年以来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共同抗击内外反动势力的历史。太平天国革命就是一个有汉、壮、回、苗、瑶、侗、彝等各族人民共同参加的伟大运动。抗日战争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抗战。解放战争也是在中国各民族人民一起参与下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中国各民族平等友爱、互相合作,共同建设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各族人民又以极大的努力,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繁荣、祖国昌盛而勤奋劳动。
中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经过识别已被确认的其余民族还有55个。由于汉族人口最多,所以习惯上把其他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状况的特点是:①人口数量很不平衡。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以上。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余万人。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8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15个民族。其他22个民族的人口从几千人到几万人不等。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2300多人。②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从全国的情况看,汉族虽然主要居住在内地和沿海各省市,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但基本上都是交错杂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有汉族,有些地方还占多数。而少数民族除了都有一定的聚居地区外,还有2000多万人口散居全国各地。全国97%以上的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共同居住。我国的云南省是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有25个民族居住在该省。③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虽然不大,但居住地区的面积却很大,仅自治区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90%以上,达45亿亩。我国的五大天然牧区分别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和川甘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水力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林木蓄积量占全国总蓄积量的51%。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些物质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祖国实现四化,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④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有53个民族都使用本民族语言,21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深厚的影响,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门巴、裕固、土、普米和纳西等7个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有傣、德昂、布朗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保安、塔塔尔、东乡、撒拉、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10个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景颇、拉祜、傈僳等族的一部分群众。俄罗斯族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东正教。在独龙、怒、高山、鄂伦春、佤、景颇和珞巴等一些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我国各民族的节日、娱乐大都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特点鲜明,他们的衣着服饰丰富多彩,饮食、居住、婚丧、禁忌方面的习俗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