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216页(4187字)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喉头、口腔而咯出,包括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出血。所谓大咯血,是指每日咯血量在600ml以上,或咯血速度甚快,在12小时内出血量达500ml以上,或一次出血量在300~500ml者。此外由于咯血导致窒息或需要紧急输血来维持有效血容量者,也可视为大咯血。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急诊,特别是大咯血,常威胁病人生命,病死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病因】 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

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较少见的有支气管腺瘤、支气管结石、支气管黏膜非特异性溃疡等。

2.肺部疾病:肺结核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次为肺脓肿、肺炎、肺栓塞、肺吸虫病和肺外伤等。

3.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引起咯血最多见,其次为左心衰竭、肺水肿、肺栓塞等。出血多因肺动脉高压、肺淤血、肺水肿所致。

4.其他: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由于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出血,并常伴有全身出血倾向。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结缔组织病、白血病、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诊断要点】

1.判断部位:首先判断血液来自何部位,是呼吸道还是消化道,即对咯血与呕血进行鉴别,见表4-3。

表4-3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通常先有喉部发痒或刺激感,然后咯出鲜红色血液,或者因咳嗽、咳痰,随痰咯出鲜血,血常与痰相混;也有全口均为血液,且内含小气泡,无痰相混。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在100~500ml为中等量,在600ml以上(或1次300~500ml)为大量。

2.详细询问病史:病史询问对诊断十分重要。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反复咯血,有杵状指者多为支气管扩张症;青少年午后低热、盗汗、乏力、轻咳或咯血者,则考虑为肺结核;年龄大于40岁,吸烟指数>400年支,有刺激性咳嗽、痰血,顽固性胸痛,则考虑支气管肺癌;起病急、高热、胸痛、咳嗽、咯脓痰伴咯血,多为急性肺部炎症或脓肿;除咯血外同时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应注意血液系统疾病或流行性出血热等。

3.体格检查:系统进行体格检查有助于诊断。掌握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判断病情的轻重;鼻咽部及口腔有无溃疡及出血以判断出血部位;注意检查皮肤、关节有无出血情况,有助于考虑血液疾病;心脏异常扩大,出现细震颤、杂音及心音改变等异常变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根据;又如杵状指(趾)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患者等。

4.实验室检查:急性炎症如肺炎、肺脓肿等可有白细胞总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痰液中查到抗酸杆菌可诊断为结核病,痰的细菌学培养可了解肺部炎症的病原菌,肺癌的痰瘤细胞阳性及肺吸虫病的痰中虫卵阳性等均有助于诊断。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及血块收缩时间等检查,有助于血液病的诊断。

5.X线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判断肺部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部位及范围,或者可发现心血管的异常。某些病变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结石、肺癌、肺血管疾病等,还需通过支气管碘油造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等检查为进一步发现病变提供诊断。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窥见气道内有无肿瘤、肉芽肿、溃疡及出血情况,并可通过组织活检、刷检、吸取分泌物或灌洗液标本,进行病理学、微生物学检查以协助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还可确定出血部位,有助于指导紧急手术止血治疗。

7.其他检查:如疑为心血管疾病,需借助超声心脏扇形扫描、心导管检查等。

【处理】

1.一般处理

(1)休息:仅少量出血者(痰中带血),应适当减少活动,注意休息;中等量以上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不宜随意搬动或转送其他医院。病人宜取患侧卧位,避免血液溢入健侧肺内。出血部位不明确者,可暂取平卧位。

(2)镇静:对情绪紧张或烦躁不安的病人可适当选用镇静药,如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钠等。

(3)镇咳:剧烈咳嗽者,适当给予镇咳剂,如口服可待因、咳必清等。

(4)输血:因持续大咯血而出现循环衰竭或休克时,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但不宜输血过多,维持血压在12.9~13.3kPa(90~100mmHg)即可。

(5)加强护理: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告知病人有血涌上时应尽量轻咳,将血排出,以防血液滞留呼吸道内,造成窒息或肺不张。

2.止血措施

(1)止血药物应用

①垂体后叶素:将5~10U加入20~40ml生理盐水或25%葡萄糖液缓慢静注(10~15分钟),或用10~20U加入5%~10%葡萄糖液250~500ml,中等速度静脉滴注。注射时密切注意病人有无头痛、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出汗、胸闷、腹部不适、排便感觉、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如有上述反应,应减慢注射速度。高血压、冠状动脉疾患、心脏病及孕妇忌用。

②普鲁卡因:对不能应用脑垂体后叶素者,可选用1%~2%普鲁卡因5~10ml静注,或150~3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用前需做皮肤试验。

③止血敏:250~500mg/次,每天2~3次,肌注或静滴。

④安络血:10mg肌注,2次/日,或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

⑤抗纤溶药物:6-氨基已酸4~6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止血芳酸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2次/日,或3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

⑥维生素K:维生素K110mg/次,1~2次/日,肌注或静注。维生素K34~8mg/次,2~3次/日,肌注。维生素K34~8mg,3次/日,口服。

精蛋白硫酸盐:50~100mg加入25%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1~2次/日,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2小时,或按每天5~8mg/kg静脉滴注。

(2)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达到止血的目的。方法是强的松30mg/d口服,1~2周为一疗程。肺结核咯血病人与抗痨药物同时应用。

有条件的还可采取以下止血措施:经纤维支气管镜止血,人工气胸,支气管动脉栓塞等。

3.外科手术治疗:经以上各项内科治疗措施仍不能迅速止血,且出血部位已确定,无心肺功能不全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

4.原发病治疗:如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或肺脓肿的抗炎症治疗,肺癌应采取化疗或早期手术等。

5.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咯血由于失血过多致命者较少,而由于窒息致命者并不少见。因此,对窒息的认识与抢救是防止突然死亡的关键。如咯血病人突然感到胸闷难受、烦躁不安、端坐呼吸、血液咳出不畅,或在大咯血过程中咯血突然停止,并唇指发绀,呼吸急促,上腹部可有吸气性凹陷,目瞪口张,精神滞呆且有窒息现象,应立即抢救,措施如下:

(1)立即进行体位引流,排出支气管或气管内积血。如卧位时,将患者头颈部及上半身向下,取头低脚高位,或倒置45。~90。,以利排血。如牙关紧闭,应撬开牙关,去除口腔内血块,拍击背部,以利血块排出。

(2)必要时在直接喉镜下做气管插管吸出血块,或用支气管镜吸引血块。在紧急情况下可做气管切开,从套管内吸出血块,解除呼吸道阻塞。

(3)给氧吸入,浓度宜高,速度宜快,或加压给氧。

(4)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

(5)必要时人工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如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复术。

(7)窒息解除后,应继续各种相应治疗措施,如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注意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和再度大咯血。亦可转院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