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和财务报告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79页(11345字)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基本分类,确认会计要素不仅有利于依据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标准和方法,而且可以为合理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和设计会计报表提供根据和基本框架。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项:

(一)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仅和其他权利。这种经济资料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可以导致将来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企业通常将资产用于生产能够满足顾客欲望或者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由于这些产品或劳务能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愿意为其付款,从而能够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入。不符合上述定义的货物,不是企业资产。

某些资产,如产品、厂房和设备等都有实物形态。但是,实物形态并不是资产的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有些没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权,如果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且是为企业所控制的,那它就是资产。因此,资产划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

有形资产,可依据它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和周转方式,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是由于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在现在承担的将来未来向其他单位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责任,它将导致企业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外流。

由于企业的债务一般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法律规定的要求,这种偿付债务的义务,在法律上可能是强制执行的。因此,虽然举债是企业筹资的一条好渠道,但是举债人一定要谨慎,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具有破产的可能。

负债根据偿付期限,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是指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所有负债后的数额。

根据净资产所形成的原因分类,所有者权益分为投放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了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取得会导致现金流入企业,或者使企业其他资产增加或偿还债务减少,取得营业收入是企业取得经济利益的根本途径,能否获取收入也是判断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最重要的标志。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会计上将企业取得的营业收入划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类。

(五)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它反映了企业由于销售或生产货物、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现金流出或其他资产的耗用或负债的承担。

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当期收入与当期成本、费用、损失的对比结果,具体讲就是企业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税金与附加费,加减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后的数额。利润是考核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指标。企业实现了利润,除扩大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补充企业职工集体福利外,要作为投资回报,向投资者分配。如发生了亏损,需要寻求弥补亏损的方法及资金来源,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就会发生萎缩。

二、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书面文件,包括会计报表主表、附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企业应按会计制度的规定,按期编制会计报表,向当地财税机关、开户银行、主管部门报送。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应同时报送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上市公司还应按证券管理部门的要求,公开其会计报表。

1.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

编制会计报表是为了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务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会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包括:

投资者。对投资者而言,通过对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重点了解其投资的完整性、投资报酬、资本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政策等。

债权人。对债权人而言,通过对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重点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了解其债权的保障及利息的获取,以及债务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按期偿付债务。

政府及其机构。对政府及其机构而言,通过阅读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作为决定税收等经济政策和国民收入等经济资料的基础。

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通过阅读会计报表,了解企业发展趋势、经营活动的范围,为选择投资和贷款方向提供依据。

虽然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会计报表信息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需要了解企业全面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

事实上,会计报表本身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上述会计报表使用者为经济决策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因为会计报表主要是说明过去事项的财务影响,而不一定提供诸如人力资源、企业背景、企业文化等非财务资料,这些非财务资料在经济决策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大部分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其财务资料的主要来源,并基本上能够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要。

2.会计报表的作用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会计报表通过一定表格及附注的形式,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特别是财务收支方面的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将分散的信息,加工成系统的信息资料,传递给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部门通过财务报告,可以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检查、分析财务成本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地发现经营活动中的问题,迅速作出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也可以利用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为未来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提供准确的依据,促使企业计划和经营方针更为合理科学。

(2)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会计报表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及时掌握各企业单位的经济情况和管理情况,便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如国家财政部门可以利用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是否节约使用资金,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各银行可以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情况,监督银行借贷资金的使用,促使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报表,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和考核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情况,从中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运行作出准确的决策,为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节和控制提供依据。国家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检查和评价各项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为有关部门制定和修订政策提供依据。

(3)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业与社会上各方面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企业的外部形成了投资者、债权人组成的与企业有着经济利害关系的集团。这些投资者和债权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直接从中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为了进行投资等方面的决策,需要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作为投资、信贷、融资等决策的依据。同时,一些投资者还需要通过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了解企业的情况,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会计报表的分类

会计报表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动态会计报表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资金收回的报表,如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从企业资产总量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反映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

按照会计报表的编报时间,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其中月报要求简明扼要、及时反映。年报要求揭示完整,反映全面。季报在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方面,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

按照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可以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单位报表是指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帐薄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汇总报表是指企业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

按照会计报表各项目所反映的数字内容,可以分为企业本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企业本身会计报表各项目数字所反映的内容,仅仅包括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合并会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一般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数字,通过编制和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团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按照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内部报表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开的会计报表,内部报表一般可以不需要统一规定的格式,也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外部报表是指企业向外部提供的,供政府部门、其他企业和个人使用的会计报表。

4.编制会计报表的一般要求

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资料。会计报表的便于理解、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和全面完整,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报表及时提供给使用者是信息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我国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就是便于理解、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和编报及时。

(1)便于理解。可理解性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所理解。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是为广大阅读者使用,以提供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务信息资料,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因此,编制的会计报表应清晰易懂。如果提供的会计报表晦涩难懂,不可理解,使用者就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也毫无用途。会计报表的这一般要求,是建立在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阅读会计报表的能力基础之上的。

(2)真实可靠。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外提供的报表主要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者对信息资料的要求,便于使用者是根据新提供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判断。因此,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必须做到真实可靠,如果这些财务信息不真实,甚至提供假的信息,这样的会计报表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由于错误的信息,导致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相反的结论,使其决策失误。

(3)相关可比。相关可比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并具有可比性。如果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资料能够使使用者了解过去、现在或者未来事项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并为使用者提供有关的可比信息,则可认为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相关可比。

(4)全面完整。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会计报表只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各方面对财务信息资料的需要。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全面完整,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填列,凡是国家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编报,不得漏编漏报。企业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

(5)编报及时。信息的特征是具有时效性。会计报表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才能有利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使用。否则,即使最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报表,由于编制、报送不及时,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说,时过境迁的会计报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关信息资料,对市场的变化情况作出及时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会计报表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并及时报送传递给有关方面。

5.会计报表的内容

会计报表主要目的是为使用者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为其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会计报表需反映的内容应是能为使用者所用的信息,对大多数报表使用者而言,共同需要的财务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料。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受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控制的经济资源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资金结构的合理程度、资金流动性、偿债能力以及企业适应其所处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料,有助于预计企业的综合能力。

②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能力的资料。企业经营业绩特别是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对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供预计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判断企业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能力和新增资源利用程度的能力的资料。

③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会计报表通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某一期间内的投资和理财活动的全貌、了解企业取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方式以及现金流出的合理性等财务信息。

6.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通过提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了解权益的结构情况。资产负债表还能够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等。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有帐户式和报告式两种,帐户式的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项目列在报表的左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在报表的右方,从而使资产负债表左右两方平衡。其格式如图表6-1所示。

图表6-1

资产负债表(帐户式)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自上而下排列,首先列出资产的数额,然后列出负债,最后再列出所有者权益的数额。其格式大致图表6-2所示。

图表6-2

资产负债表(报告式)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帐户式。目前,工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图表6-3所示。

图表6-3

资产负债表

补充资料:(1)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____元;(2)已包括在固定资产原价内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____元;

(3)国家资本____元;(4)法人资本____元;

(5)个人资本____元;(6)外商资本____元。

7.损益表

损益表又称收益表或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损益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损益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放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损益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财务报表应提供的资料》中规定,收益表应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销售收入或其他营业收入、折旧、利息收益、投资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非常支出、非常收益、公司间重要交易、净收益。

损益表是通过一定表格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企业对会计报表的信息要求也不完全一样,损益表的具体项目的排列也不完全一样。但目前比较普遍的损益表格式主要有多步式损益表和单步式损益表两种。

多步式损益表中的损益是通过多步计算而来的。多步式的损益表通常分为如下几步:

第一步,从营业收入(或者销售收入)出发,减去(营业成本)销售成本,计算得出销售毛利。

第二步,从销售毛利中,减去营业费用(或销售费用),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三步,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营业外收支,加减特别收支,计算出当期实现利润,即企业税前利润。

第四步,从税前利润中减去所得税,计算出当期净利润。

多步式损益表的优点在于,便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利用多步式损益表有利于预测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损益表就是采用多步式格式。单步式损益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加总在一起,通过一次计算求出当期损益。在单步式下,损益表分为营业收入和收益、营业费用和损失、净收益三部分。营业收入和收益包括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和特别收入等收入。营业费用和损失包括商品支出、工资支出、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等。净损益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损益表对于营业收入和一切费用支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先后,不象多步式损益表中必须区分费用和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由于单步式损益表所表示的都是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所以便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

损益表是用于反映企业在报告期的经营成果的主要会计报表。在损益表中反映的净利润应包括哪些内容,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称为“本期经营成果观念”,一种称为“总括观念”。持“本期经营成果观念”者认为,为了便于本期与前期之间的比较,净利润只能包括本期正常经营所取得,而不包括其他所得。由于“本期经营成果观念”只将本期正常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列入损益表,而忽略了对本期影响股东权益的其他项目。因此,往往会导致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忽略没有列入净利润的其他项目的重要性,持“总括观念”者认为,在损益表中列入报告期影响股东权益的项目,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资料,使之能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及其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作出更好的评价,因此,需在损益表中列入所有报告期影响股东权益净增或去净减的经济业务。一些非经常项目,其中包括本期发生的非常项目、前期项目或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调整等,都应分别列入净利润。国际会计准则8——《非常项目、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的变更》中规定,企业由本期正常活动所得到的收入,在损益表中作为净利润的一部分。非常项目应计入净利润。每项非常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应分别列示。如果一个项目原属于企业的正常活动,但当由于某种原因使之金额反常或者很少发生时,该项目也不能认为是非常项目,而仍应将其列为正常活动所得收入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损益表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主营业务利润,主要指工业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成本、费用、税金以及利润;二是营业利润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加减除了日常工业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是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减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后的利润;四是净利润,即所得税后利润,其基本格式图表6-4所示。

图表6-4

损益表

我国目前采用多步式损益表格式,并以“总括观念”在损益表中反映的净利润的情况,但与一般的“总括观念”不完全一致,如我国的非常项目的分类与国际会计准则中述及的不一样,我国的非常项目是包括在营业外收支项目内的。

8.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又称资金表或者资金来源和运用表。它是根据企业一定时期内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据以分析反映资金的取得来源和资金的流出用途。而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之所以会发生增减变化,不外乎由于企业的投资及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因此,财务状况变动是以资金的来源(流入)与运用(流出)说明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投资及理财活动,以及其引起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财务状况变动表不仅反映每项资金的来源及其总数,而且反映每项资金的用途及其总数。这种来源称为理财活动,而用途则称为投资活动,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分析企业未来的奖金流量提供有关依据。

四、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基础

财务状况变动表能够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能够说明奖金变化的原因及其企业在报告期内的重要财务事项,并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奖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的会计报表。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首先必须确定其编制基础,即以什么资金概念作为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基础。用不同的资金概念为基础可以编制出不同类型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目前,对资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A.现金概念。这里的现金不仅仅指库存现金,还包括各种存款(下同)。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也可称之为现金流量表。

B.营运(或流动)资金概念。营运资金即为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额。

C.货币性流动资产概念。货币性流动资产概念中的资金指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应收帐款与有价证券,即只用这三个项目的增减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

D.净货币性流动资产概念。净货币性流动资产概念中的资金指现金、应收帐款与有价证券等货币性流动资产减货币性流动负债的净额。

E.全部资金概念。全部资金概念是以营运资金为基础,再补充其他不影响现金或营运资金变动的事项。

上述第一、第二种资金概念为传统的概念,用得较多。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是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另外再补充一些不影响营运资金变动的事项,与全部资金的概念相近。

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格式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基本格式图表6-5所示。

图表6-5

财务状况变动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