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厂内银行后车间(部门)班组经济核算的一些做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434页(5484字)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一般都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管理。有些大型联合企业则是实行总厂(公司)、分厂、车间、班组等四级管理,小型企业也有实行厂部、班组二级管理的。厂内银行的核算体系应与管理体制相适应。实行三级管理的企业也实行三级核算,一般厂部、车间两级为专业性核算,班组为群众性核算。厂部、车间(部门)和班组的核算,组成了企业全面经济核算的完整体系。车间(部门)核算和班组核算是推行厂内银行的前提,如果没有车间(部门)、班组经济核算,厂内银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同时,厂内银行的推行也对车间、班组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车间(部门)经济核算的形式

过去,大多数企业车间的经济核算,一般只核算一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车间成本,或为厂部成本计算提供经济数据,既不核算资金,也不计算盈亏。推行厂内银行以后,车间一级就成为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休,每个车间就象一个小企业一样,在厂部统一领导下,以收抵支,自计盈亏。车间根据全厂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要求,编制自己的生产财务计划;在厂内银行开设帐户,一切内部经济往来都通过厂内银行进行结算;配备相应的核算人员,建立核算组织;正确核算资金、成本和内部利润,作为提取分成和发放奖金的依据;对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等等。

为了加强供销部门资金、费用的管理,供销部门和生产车间一样,独立核算、自计盈亏;对于一些只有费用开支的科室等部门,则按费用定额进行控制,不许超支;如有节余,则按一定比例计提奖金。

车间(部门)经济核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车间(部门)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核算和考核;二是与厂内各有关单位的经济往来通过厂内银行进行结算。车间(部门)核算的形式,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管理的条件和业务的繁简等情况,目前大体有以下两种:

(一)完全型核算形式。车间(部门)既核算资金,又核算成本费用和内部盈亏。厂内银行则对车间(部门)的资金、成本费用等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从生产经营过程看,自原材料采购到各生产环节,以至产品销售的生产全过程的结算关系,都纳入厂内银行控制和监督之下。有的企业还将专项工程资金和职工医疗福利费用也纳入厂内银行控制范围。

(二)不完全型核算形式。一般有资金型和费用型二种。资金型厂内银行一般要求二级核算单位单独计算盈亏,生产经营中所有收支,都通过厂内银行进行结算。有些大型联合企业为了节约资金,减少在工商银行的贷款数额,成立了“内部银行”,对所属企业的资金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作法有利于减少资金占用,节省贷款利息支出。大型联合企业的厂内银行一般分为二级,即公司(总厂)为一级,企业(或分厂)为一级。企业内部经济核算体系则为公司(总厂)、企业(分厂)、车间、班组四级。费用型厂内银行只核算费用开支,厂内银行根据核定车间(部门)的成本费用定额进行控制和监督。从生产经营过程看,不完全核算型厂内银行不控制、监督生产全过程的资金,而只控制各生产环节的资金或部分生产部门(如基本生产车间)的资金。这种核算形式在资金管理上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条件,向完全型发展。

以上两种核算形式,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加以应用。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可采用第一种核算形式;条件较差的可先采用第二种核算形式,待条件成熟时,再向第一种核算形式过渡。小型企业一般可采用第二种核算形式,也可以创造出其他更为适合小型企业的、有效的核算形式,做法可以多样,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

在会计核算的方法上,目前也有二种办法。一种是单轨制核算,也叫单一制核算或合并型核算。这种核算方法就是把厂内银行、企业财会部门与车间(部门)的会计核算结合起来,把三者融为一体,设置一套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即在原有的工业会计科目基础上,加上一些关于厂内银行业务的会计科目,成为一套核算体系,做到上下互相衔接。例如,车间占用的资金由厂部通过厂内银行如数转给车间,车间的一切经济业务统由车间进行核算,并按期上报会计报表,厂部进行汇总转帐。汇总时将内部价格差异和内部利润抵销后即为全厂的资金实际占用数。这种核算方法上下一致,互相衔接,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便于进行日常的奖金费用的控制,有利于加强管理核算。另一种是双轨制核算,也叫分离型核算。这种核算方法是在不打乱财会部门原有核算的基础上,另外又组织一套厂内银行与车间(部门)的会计核算体系。车间(部门)核算资金、成本、利润并考核其经济效果,厂内各核算单位之间发生经济往来,都通过厂内银行进行结算,但与财会部门的会计核算不发生直接联系,车间与企业财会部门的核算关系不变。这样,就形成两套帐并存的局面。这种核算方法,容易出现两层皮现象,是其不足的一面。

二、车间(部门)经济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在采取完全型核算形式下,车间核算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一)产量指标。以两种形式反映:一种是以实物量反映,即车间经过加工制造,可提供的零部件、半成品或产成品数量;另一种是按劳务量计算,如机修等,只提供劳务的车间,一般按定额工时计算。产品产量的计算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按照产品设计要求或内部合同规定,已经完成一定生产工序的产品或半成品,没有完成生产的不能计入产量。(2)经验收合格符合规定质量要求,并办完成品入库存手续或半成品移交手续的,没有验收合格入库的不计入产量。(3)产量应按实际清点过磅或丈量后的数量计算,不许采取任意估计等办法。从厂外购入的产品或半成品,未经过本车间任何加工,一般都不能作为本企业的产品产量计算。

(二)质量指标。在产品质量核算中常用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返修率、废品率、产品等级率等。提高产品质量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成本指标。车间成本要素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废品损失、车间经费等六项,将企业管理费分摊给各车间负担的企业,还应包括企业管理费。车间成本项目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劳动消耗指标、原材料消耗指标和车间经费指标三个方面。

(四)资金指标。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个方面。流动资金是推行厂内银行进行车间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

(五)内部利润指标。这是推行厂内银行加强车间经济核算,反映车间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内部利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产品或半成品的计划成本为标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的差额,即为内部利润(或亏损)。其计算公式:

内部利润=产成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产成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另一种是在计划成本之外加上一定比例的税金和内部利润作为内部的计划结算价格,编制计划时同时给车间下达利润指标。采取这种办法计算实际内部利润的公式是:

内部利润=产成品计划单位价格×实际产量-(产成品实际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税金)×实际产量

上列公式中计划单位价格中包括一定比例的税金和内部利润。

以上两种内部利润计算方法相比较,采取第二种方法更能有效地调动车间(部门)的积极性,可以促使其既抓产量、品种、质量,又抓资金、成本、利润,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如长春工程机械厂就采用这个办法,过去机修车间只是保证完成本厂的机修任务,实际内部利润计算办法后,除保证完成本厂的机修任务外,还主动到各部门、各单位去找活干,承担了一部分维修以外的生产修理任务,从而增加了内部利润。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各车间(部门)的内部利润相加,其利润总额并不等于全厂的实际利润。这是因为:(1)车间(部门)的内部销售价格是按厂内计划价格计算的,而厂部对外的销售是按实际价格计算的;(2)厂部的利润总额中,包括营业外收支等因素,车间(部门)的内部利润中则不包括这些因素;(3)在产销不平衡的情况下,生产实现的利润不等于对外销售实现的利润。因此,两者不可能完全相等。为了使企业领导心中有数,尽可能做到内部利润与厂部实现利润相接近,有的企业把营业外收支和价格因素也包括到内部利润中去,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车间经济核算一般应通过计划的编制、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分析、考核等几个环节进行。首先要编好车间生产、财务、成本等计划。其次,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正确核算,严格控制和监督。对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要通过内部销售结算和信息反馈,促进生产计划的圆满实现。对流动资金要在核定的资金定额范围内合理安排使用,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要向厂内银行申请贷款。车间经费要在计划定额范围内节约使用。再次,要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对于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还必须与奖励相结合,这是厂内银行与经济责任制相配合,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目前有的企业资金提取和分配形式是比照国家对企业采取的利润留成办法,对车间(部门)也实行内部利润分成。即根据车间(部门)实现的内部利润(或费用节约额)和厂部统一规定的提成比例减去未完成计划应扣除的比例,计算提取奖金。例如:某车间实现内部利润10万元,厂部规定如车间全部完成产量、品种、资金、成本、利润等计划指标,可提取内部利润的20%,每少完成一项指标扣减2%,如该车间品种计划未完成,其应提奖金数额为:

某车间应提奖金=10万元×(20%一2%)=1.8万元

三、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班组经济核算是企业以班组为单位,由工人群众直接参加企业管理当家理财的一种核算形式,是企业“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班组经济核算的组织应与生产班组相适应。一般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能够划清各小组之间的经济责任,并有明确的核算指标,一般不宜过大。(2)每个小组必须有一名熟悉核算业务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核算员,在班组内形成一个经济核算核心。(3)班组内的工人要尽量稳定。在一般情况下,班组核算的主要经济指标有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考勤和工时利用、费用支出等。

班组经济核算的日常工作一般包括:(1)根据车间下达的计划指标逐项落实到机台或个人;(2)核算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定期进行公布;(3)进行班组经济活动分析;(4)对计划执行结果,定期进行考核,并与月终计奖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罚。

班组经济核算的形式,目前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帐、卡、表核算形式。班组设置帐卡,根据原始记录按时进行登记。这种帐卡可以按班组、机台或个人分设。也可以按经济指标设置,还可以按产品品别分设。

有的企业为了随时反映班组工人生产活动情况,还采取核算板的形式,将主要经济指标按人或按机台逐日进行揭示公布。这种方法不仅能及时核算每人的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而且还有利于社会主义劳动竞争的开展。

(二)厂币核算形式。车间根据下达给班组的生产任务所需要的物料消耗和费用开支,按厂内计划价格折算成货币量发给班组厂币。班组还可以按生产任务将厂币发到机台或个人。班组凭厂币到车间领用材料,开支费用,月终如有结余,按节约额多少计奖。

(三)限额卡核算形式。这种核算形式一般根据班组每月核定的材料费用定额,发给限额卡,班组凭限额卡领用物资材料。车间按限额卡进行控制,超支不予支付。月终如有结余,按节约额计奖。这种限额卡一般按金额控制,也有按实物量控制的。有的企业也有发给实物票的,月终按实物票结余额和计划价格计算节约金额。

(四)计分核算形式。车间根据班组生产情况,按核算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计分标准,全厂指标为一百分。各分项指标则根据其完成计划好坏程度进行计分,并作为计算奖金的依据。

班组经济核算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拘一格。也可以几种形式同时并存。班组经济核算一定要同经济责任制和奖励结合起来,才能有生命力。

分享到: